麦克托米奈TA专栏:踢中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本译文为原创,原文及图片均来自TA网站及网络,不得商用。欢迎各位看官转发、收藏、点赞三连!
作者:Scott McTominay,The Athletic,2021.6.18
译者:小炒肉

读者朋友,你好呀~看到标题点进来的你,可能是想了解一下苏格兰输给捷克的那场比赛。但篇文章这个专栏不是消化艰难的失利之地,关于比赛的讨论我们会在更衣室内闭门进行。我这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比一场比赛的内容更有深度。
我想就中场球员在当代足球比赛以及本届欧洲杯的作用,提供一些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希望通过谈论我的经历,能够引起你的思考。
首先,我要小声抱怨一下:在当今足坛,好像每个球员都必须得有个固定的位置。例如人人都在问,博格巴是什么位置?他哪里都能踢吗?答案是当然可以的。对他这种实力的球员来说,踢哪个位置都没问题。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球员也是如此,他们都无需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个位置上。

我展开来说一说:就算踢双轴驱动(双后腰)阵型,也没有规定后腰球员不能前插。从来没有哪个教练说过:“哎呀,他俩的位置必须落得很深,严禁乱动。”足球不是这么踢的。而且那些仔细看了比赛、认真分析战术的人们能够看出,每个球员在球队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双后腰阵型中,两名后腰并不会每时每刻都回撤得很深来保护防线四人。
双后腰的主要作用在于构建阵容体系,两名中场球员在较深的位置上可以通过传球或带球突破来引导由守转攻的过程。
如果使用三中场阵型,那么就需要再增加一位更具进攻意识的球员。在433阵型中,8号位和10号位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与左右边锋一起进入禁区,使得整个阵型既有纵深、又能拉开宽度。边锋前压吸引对方防守球员注意,为8号或10号球员留下了施展创造力的空间,让他们掌控局面、无中生有。无论是反击还是阵地进攻,前锋球员一旦被孤立那么局面就会很难,这时就需要两名中场球员顶到8号位与其取得联系,一名中场球员回到6号位稳住阵型。

评论员总说:“某某队正在输掉中场之战。”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有点过时了。可能在看台上或电视机前的球迷看来,某位中场球员确实拥有更高的球权,但如今更多的时候是前锋回撤到中场要球、做球。中场区域的技术含量大幅提高,与过去人盯人战术的“中场绞杀”风格已有不同。现在很少有球队延续那种传统的战术,可能利兹联和阿斯顿维拉是例外——那两只球队依旧使用人盯人的伐木战术,谁更能禁得住硬桥硬马的踢法,谁的赢面就更大。
很多时候,尤其是当中场球员从后场展开进攻时,上前压迫你的是对方的前锋和内锋。对方中场一般不会与本方中场直接对垒,他们更在意如何干扰我方的10号位和前锋后撤接球,而此时我方边锋已经吸引了对方双中卫的注意,使得对方中场球员感到腹背受敌。
球员们在场上知道自己在中场踢得好的时段有哪些,但有时从电视上看就没那么明显。我看录像从来不看全场——我用不着听评论员的解说,哈哈!但在比赛结束后,我会在数据分析师的帮助下通过各种不同的网站反复观看我所有的剪辑。每场比赛中控球和无球的片段都会剪辑出来,供我们研究,可以全面地了解哪里需要改进和提高。和数据分析师一起看剪辑就更好了,他可以帮你标画出重点。

一线队教练麦肯纳和卡里克在曼联拥有很大的影响力,技术总监弗莱彻也是如此。人们不清楚这几位教练抠细节的程度,就算球迷们仔仔细细地定眼观瞧,能够注意到的细节也不及教练们的一半。
比如,可以向前输送发起进攻、却转身回传后防;接球时的姿势以及传球的角度,这些细节都会被教练们揪出来反复强调。通过这种方式我在上述这些方面已经有所改进,但我还想继续进步。关键在于日复一日的练习与改善,不断地提醒自己:“你接球的动作对吗?肩膀是朝前的吗?”
话说回来,比赛时中场的情况经常会出现变化,很多球队在90分钟内会改变多个阵型。我觉得这可能是德系教练带来的风潮。作为一名球员来讲,转换阵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每20分钟一变阵,真是要命。所以主帅总会优先选择适应能力强的球员进入主力阵容,并且在场上安排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能够迅速识别和引导阵型变化的领袖球员。曼联队中的马奎尔就是这种观察入微的球队领袖。

每支球队都需要有个“大喇叭”,这点很重要。我用狼队的康纳·考迪为例,他全场比赛都在叭叭叭,声音大到不行。即使有时说的内容并不一定正确,但依然要保持对比赛全身心的参与,多多沟通是为了队友能够发挥得更好。这也是我想继续改进的地方。
B费就总是在与队友沟通,有时用词也很强烈!但布鲁诺就是布鲁诺,他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毕竟实力在那摆着呢。我们在曼联做得很好的很多事情,都是他作为核心引领起来的。他的功劳最大。加盟球队后的第一天,他就一直刻苦修炼,在场上全力以赴。B哥热衷于与队友竞争,你可以在场上将他狠狠地铲翻,也可以互飙垃圾话,但他会依然爱你。B费从不心存芥蒂,这是真正红魔的标志。
我就很喜欢与对手飙垃圾话。上赛季巴黎圣日耳曼做客老特拉福德时,我和内马尔发生了一些冲突,最后他抓着我不放。大家都能看到他当时已经有点上头了,我们一直在飙垃圾话——用那些不入父母之耳的词语。其实这也是享受足球、享受比赛的一部分。他只想击败我,而我只想阻止他。

从八九十年代的篮球巨星身上——乔丹、伯德等等——,我们看到过这种风格。他们每场比赛都说垃圾话,但谁也不往心里去,而在当今体坛,大家都更容易被言语伤害。无论使用何种战术,我们的目标都只有一个——取胜。如果能用语言扰乱对手的注意力,那这就是公平竞赛的一部分。
这就是那场比赛中与内马尔产生冲突的全部原因。不过,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球员,下半场拿出了极其出色的表现,我们非常尊重他。他可能是我交手过的最具天赋的球员,纵使起过冲突拌过嘴,我们也要认真地尊重每一位对手,给予公允的评价。
对我来说,教练让我踢哪个位置我就踢哪个位置,没有特殊偏好。无论是6号位、8号位还是4号位,如今我都对这些位置有了深刻的理解。自我进入曼联一线队以来,我对战术层面的理解已经翻了几番。

有时我也为苏格兰踢三中卫,但这个阵型与双后腰有些许相似之处。有时在曼联,我也会回撤到后防线中央,与两名中卫组成三中卫,作为球队吹响进攻号角、向前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球队都有相似的战术变化。如果对手把我们的中路出球限制得很死,那么必须将后腰后置、双边卫前提至翼卫,拉开阵容宽度,保证出球的成功率。我们想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
一般来说,除非将要面对某只特殊类型的球队,每周教练给我制定的中场角色都是相似的,所以慢慢地我就会找到自己的踢球节奏。足球中最艰难的事情就是因为伤病打乱自己的节奏。我不会因为受伤而感到沮丧,因为伤病是无法避免的。相反,我会感到尴尬,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该受伤,队友都在看着我,个个带着“你是个每年能踢60场比赛的体格”的眼神。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不过对于靠身体吃饭的球员来说,小伤小病终究难以避免。

马奎尔把伤病处理得很好。他一整年都在为欧联杯决赛做准备,但最终遗憾地错过了那场比赛,但他仍然在更衣室内展现了坚强的性格,鼓舞了每一位队友,毫不吝啬地向任何人给予帮助。
希望他很快能够伤愈复出,进入英格兰的比赛阵容。我希望他一切都好,可当我们在赛场上相见之日,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之时(注:此文写于苏英之战前夕,该场比赛两队0-0闷平,小麦打满全场,马奎尔仍然因伤缺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