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搜神记(五十)
297,来季德
司空南阳郡人来季德,已经入棺等着下葬了,忽然又现出原形,坐在祭床上,面色服装声音,还是象常见的那样。孙儿媳妇,他依次教导告诫,嘱咐的事情都有条有理。他鞭打奴婢,也都说得出他们的罪过。吃喝完毕,便告别走了。全家老少,悲痛欲绝。象这样过了几年,家里的人渐渐地觉得有点讨厌了。后来他喝酒喝得太多了,醉了以后原形毕露,不过是一条老狗,大家便一起把它打死了。接着大家去打听这条狗的来历,原来就是村中卖酒人家的狗。
298,王瑚
山阳郡人王瑚,字孟琏,任东海郡兰陵县尉。半夜时分,总有戴着黑头巾穿着白单衣的小吏到县府敲门,王瑚去开门迎接他,却又忽然不见了,象这样一直过了好几年。后来王瑚派人偷偷地探察他,只见一条老狗,黑的头、白的身体,仍象过去那样,一到县府门口便变成了人。派出的人把这情况告诉了王瑚,王瑚就把它杀了,于是敲门的事也就绝迹了。
299,犬异
桂阳太守李叔坚,曾给刺史当从事史。他家里有条狗,象人一样站起来走路,家里人说应该杀了它。李叔坚说:“犬马常常用来比喻君子。狗看见人走路,便模仿着走,有什么伤害呢?”过了一会儿,狗戴了李叔坚的帽子奔跑起来,家里的人十分惊讶,李叔坚却说:“它不小心误碰上了帽子,是帽带挂住了它的头罢了。”狗又在灶前保留火种,家里人更加惶恐不安了。李叔坚又说:“奴婢们都在田里干活,狗帮助保留火种,正好可以不再麻烦乡邻。这有什么坏处?”过了几天,这狗突然死了,结果李家一点儿怪异的事情也没有了。
300,青衣妇人
吴郡无锡县的上湖有条大堤。管堤的小吏丁初,每次天下大雨,总是去巡视堤岸。这年春天刚下过大雨,他就出去巡视湖堤。傍晚的时候回家,回头看见有一个妇女,全身上下都穿着青色的衣服,撑着青色的伞,在后边追着叫喊:“丁副官等等我。”丁初当时十分惆怅,心里想留步等她,但又起疑云:“本来从没有看见过这种情况,现在忽然有个女人冒着阴雨天气走路,恐怕一定是精怪了。”丁初便快步逃跑,回头看看那女人,追他也追得很急。丁初因而也急匆匆地走,走着走着和那女人的距离变远了,回头看那女人,竟自己跳进湖中,扑通一声,浪花四溅,衣服和伞都飞散开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只青颜色的大水獭,衣服和伞都是荷叶。水獭曾变成人的形状,多次用美色来迷惑年轻人。
301,鼠语
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中山国人氏王周南任襄邑县县长。忽然有只老鼠从洞中爬出来,在厅堂上对王周南说:“周南,你在某月某日要死去。”王周南急忙赶前去,却不答腔,老鼠便回到洞中去了。后来到了王周南要死的那一天,老鼠又出来了,还戴着帽子、头巾,穿着黑衣服,对王周南说:“周南,你中午要死了。”王周南还是不答腔。老鼠又进洞去了。一会儿它又出来,出来了又进洞,转了几个来回,讲了几次和前面相同的话。这时正好到了中午,老鼠又说:“周南,你老不答腔,我还能说什么呢?”说完,便倒在地上死了,它的衣帽也马上消失了。走近看它,与平常的老鼠没有什么不同。
302,安阳亭
安阳城南有一座亭馆,夜里不可以在里面住宿,如果在里面住宿,总是会死人。有一个书生懂得道术,竟在那亭馆里过夜。亭旁的老百姓说:“这亭馆住不得,过去前前后后很多人在亭馆里住过,没有一个能活着的。”书生说:“没有害处,我自能对付。”于是他就住在亭馆的办公厅中,还端正地坐在那儿读书,读了很久才休息。半夜以后,有个人穿着黑色的单衣,来到门外,呼唤亭主,亭主答应了一声。那人问:“看见亭楼里有人吗?”亭主回答说:“刚才有一个书生在这里读书。现在刚读罢,似乎还没有睡。”那人答应了一声便叹息着走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戴着红色的头巾,呼唤亭主,就象刚才那个人一样和亭主问答,也答应了一声叹息着走了。他们走了以后也就鸦雀无声了。书生知道没有人来了,就起来走到刚才那两个人呼喊的地方,仿照他们的样子呼唤亭主,亭主也答应了一声。书生又说:“亭楼里有人吗?”亭主就象刚才那样作了回答。书生就问道:“刚才穿着黑衣服来的是谁?”亭主回答说:“是北屋的母猪。”书生又说:“戴着红头巾来的是谁?”亭主回答说:“是西屋的老公鸡。”书生说:“你又是谁呢?”亭主说:“我是老蝎。”于是书生勉力读书读到天亮,不敢睡着。
天亮了,亭边的百姓来看他,惊讶地说:“怎么就您一个人能不死?”书生说:“快拿剑来!我给你们捉拿精怪。”于是他就拿着宝剑来到昨天夜里亭主答话的地方,果然发现了老蝎,大得象琵琶,毒刺有几尺长。又到西屋抓住了老公鸡,到北屋抓住了老母猪。总共杀了三个怪物,亭馆里的毒害就被平息了,以后永远也没有灾祸横行了。
303,庐陵亭
三国东吴时,庐陵郡治所的亭馆楼上常常闹鬼,在里面过夜的人总是死去。从此以后,过路的使者官员,都不敢到亭馆里留宿。这时丹阳郡有个叫汤应的人,很有胆气和武艺,出使来到庐陵,就到亭馆里住宿。亭吏告诉他这亭馆不能住,汤应没有听从。他让随从回到外面住宿,自己只拿了一把大刀,独自一人住在亭中。
到三更已过,忽然听见有人敲门。汤应远远地问:“是谁?”外面的人回答说:“是部郡从事史前来互通信息。”汤应让他进来,他说了一番话就走了。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象刚才那个人一样来敲门,说:“郡守前来互通信息。”汤应又让他进来,这人身穿黑衣。这两个人走了以后,汤应认为他们都是人,一点儿也没有猜疑他们。转眼间又有人敲门,说:“部郡从事史、郡守前来拜见。”汤应于是怀疑了,心想:“这夜里不是拜访客人的时候,而且部郡从事史和郡守,也不应该一起来。”他知道来的是妖怪了,就拿着刀迎接他们。只见那两个人都穿着华美的衣服,一起进了屋。坐定后,自称郡守的便和汤应谈话。话还没有说完,部郡从事史忽然起身绕到汤应的背后。汤应便回过头来,用刀对面砍去,砍中了他。郡守便离开座位逃了出去,汤应急忙追赶,到亭馆的后墙下,追上了郡守,向他连砍几刀,汤应才回去睡觉。
到天亮,汤应带了人前去寻找,看见有血迹,便按血迹去找,把两个妖怪都找到了。自称郡守的,是一头老猪;自称部郡从事史的,是一只老狐狸。从此以后,这亭馆里的妖怪就绝迹了。
卷十八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