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陈忱:戒断反应

2023-10-11 16:37 作者:陈忱90后作家  | 我要投稿

戒断反应(abstinence reaction)指当有机体停止使用某种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后,所出现的一种特殊心理症候群。

戒断反应的机制是由于人在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反弹。生物和医药学上来讲,不同的药物所致的戒断症状,会因药理特性的不同而不同。这通常表现为与所使用的药物作用呈现出相反的症状。比如酒精戒断后,人就会出现兴奋、失眠,甚至癫痫发作等症状。

失恋其实没那么痛

举个最简单的,生活中与戒断反应相关的情绪:失恋。人失恋后,就会出现多巴胺分泌减弱,快乐感减弱,人的精神意志陷入松弛、低落等状态,从而导致情绪不佳,甚至想要自杀等恶性情绪。

戒断反应的治疗方式,通常是缓慢撤除成瘾药,同时有针对性的预防戒断综合征,做到对症处理。所以,大家通常以为失恋是情绪反应,是恋人离开自己被抛弃所导致的种种缺憾心理。其实是因此而带来的,体内多巴胺浓度的突然降低,且低到了无法自持的低谷里,从而让人体感觉非常不舒服。

因此,客观而言,一段恋情的结束,也许并没有你想象中那样让你痛苦,实际上有可能是多巴胺分泌减少在作怪而已。而一旦失恋或被分手,多巴胺分泌机制被打破,人就会如同戒毒一般痛苦。所以,生物体机制决定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使人能够很冷静地分手,也架不住身体产生种种激烈反应和不适应。

理性人通常会强迫自己去放手,并接受感情已结束的事实,以此来抑制情绪的起伏。所以,如果一个人的理性足够强大,理智足够强壮,那么情绪与失恋创伤会很快被瓦加。

但感性人则完全相反,感性人会不断假设结果、不断分析缘由、不断乞求对方再给一次机会,以便维持自己的多巴胺分泌常态。实际上,这些行为只是你的大脑在给你希望和要求,让你为了维系多巴胺分泌常态去努力,本能地想要避免毒瘾发作的可怕后果而已。

回忆你的恋爱过程,你会发现,与恋人亲密互动,如交流信息、相互拥抱等,都会引发自己多巴胺的分泌,久而久之,这种化学物质的分泌,就与亲密爱人之间的亲密互动,建立起了条件反射的连接。而失恋后,就注定这一刺激源不再会接收到正常的反馈愉悦信息,人体的多巴胺水平就会持续处在一个较低的状态。

但是我们的大脑长期以来都习惯了之前多巴胺带来的快感,突然中断,就会带来如同戒毒一般的戒断症状,而明显表现出的状态,就是精神萎靡、情绪不稳、感觉不开心等。这也是一种心理上戒断反应的过程。

心理戒断反应的治疗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首先,个体需要对自己的成瘾行为或物质有清醒的认识,并且有强烈的戒瘾意愿。其次,个体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和戒除成瘾行为或物质的依赖性,而药物治疗可以缓解心理戒断反应的症状。最后,个体需要接受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心理戒断反应是成瘾行为或物质戒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了解心理戒断反应的原因和影响,对于个体戒除成瘾行为或物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专业治疗和社会整合,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摆脱成瘾行为或物质的困扰,重获健康和幸福。


陈忱:戒断反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