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能不能直接上大排量重机车,用自己的骑车经历对准备骑摩托享受骑行乐趣的伙伴说说

摩托车新手能不能直接骑650或更大排量的摩托车。现在结合我两年来的亲身体会,写一点负责任的东西,希望对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有实质性帮助。
先抛出负责任结论:不适合,非常不适合,绝对不适合。
这个问题是我从18年底接触摩托车以来一直好奇和关注的问题,期间不断的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文章和评论,当然是看到了各种五花八门的言论,莫衷一是。
其中有些有责任心的良心文章,也说了不适合,但基本只是说动力太大,动力过剩,车重较大,座高较高等等,但这些到底会让一个新手遇到什么危险,至少是较大的困扰,没能从“设身处地”的角度加以详细阐述,看完还是不明白,甚至产生了“不服”的逆反心理。
为了让大家知道我是认真写这篇东西,我先讲下我个人骑车的经历,交代下这篇文章的背景。
本人从小接受的教育(从老师到家长),再到社会舆论(我小时候还没有互联网,舆情不那么铺天盖地,是你能实际接触的到各种人),都对摩托车进行最极端的妖魔化。到什么程度呢?“要想死得快,就骑用脚踹”。其它的相比之下就不值得再提了。这个是偏定性的言论。更严重的是还有定量的数据(无法查证,只是直说我受到的灌输),北京第一批买摩托车的2万人已经都因为骑摩托走了(93年左右的言论)。天哪,这两个言论相互依托,相互支撑,严谨!!!
一上来啰嗦这么多,不进入正题,还真的有必要,因为和我想说的事情也有递进关系哈。
因为以上教育和熏陶,可想而知,本人完美错过了青年时代的摩托车生涯,甚至也一直有种看法:骑摩托的都是亡命徒!
极端吧?事实就是这样的,我当然不能代表所有人,但肯定也非常有代表性。
你是什么样的人,总有一个你逃不掉的爱好等着你,咱们逐渐步入正题。
我开始骑摩托车,是机缘巧合也绝对不是巧合,18年开始,我老婆开始关注摩托车,会时不时的和我说起摩托,主要是看见一个摩托停在某某地方,好漂亮啊。看见有人骑个什么什么摩托好帅啊,诸如此类。我也开始关注摩托车,和老婆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从来都是冲动派+实干派。
18年10月底和老婆一起报了京宝驾校,我俩是同期学员里练习最认真的,练习小时数至少是其他人的3倍以上,当然,回报是我俩18年11月20号,在京都府驾校考场表演+教科书级别通过科目2和科目3考试。同期109人考试,挂了20来个,实在是彻底挂,考官想放点水都没有余地的那种。过得比较水的也大有人在。
车当然早就买好了,在店里上好牌照很久了,期间没有去摸过,为了不摸干脆忍住了不去看。
第一辆车是光阳赛艇250,一周后又买了豪爵铃木DL250,一个月不到又买了嘉陵600侉子。到18年12月中旬我俩手里3辆车了。





20年7月订了本田CBR650R和川崎Z900,9月3号CBR650提车,11月27号Z900提车。今天是2020年11月30日。注意这几个时间点,650提车三个月,Z900提车3天,因为我1年以后再来写这种文章的时候,已经不记得换大排的痛点了,因为痛点发生在几天内,所以会对新手有真正的帮助。

后面就直接切入正题,250排量的车,对新手友好,最推荐。
如果因为从没骑过摩托,上来买个125、150其实不是很有必要。不得不说下摩托车分类,咱们这篇文章是讨论排量的,所以不提功能分类了,咱们直说按排量分类。各种排量分类里,我个人比较接受的说法是:“250以下工具属性为主,250以上娱乐属性为主”,这个可以从各厂家的销量和在大街上观察就足够了。
我精心选择的两辆两轮都是250排量,并且车重都在200公斤左右,动力足以让新手体验骑行乐趣,但是又能够驾驭。车的个头都比较大,分量都比较重。座高都在800左右。大羊的坐高数据不高,但落脚感受基本等同于820坐高。
目的明确,老婆和自己一人一辆,一起玩,有重量,有座高,将来换大排不需要在车重和座高方面适应。
现在来看看我的5个摩托车的数据对比(嘉陵600是三轮就不参与对比了)
坐高都在800左右,车重都在200公斤左右,主要区别就是动力
DL250是25匹,赛艇250是21匹,本田CBR650R是76匹,川崎Z900是117匹


再说下我俩换大排前,250级别的骑行水平。我和老婆平时通勤,娱乐,中短途旅游等用途彻底放弃汽车,都是摩托,汽车只用来跑非旅游目的的大长途了。
期间老婆原地倒车1次,我4次,俩车我们根据心情轮换着骑,老婆更喜欢DL250,所以以她骑DL250为主。
我们周末跑山,节假日小长途,不算很多,基本正常频率吧。土路,碎石路,草原路都骑过较长距离。
认真练习过金卡纳,水平是老婆把DL250大撑压弯的时候蹭地,稳稳的绝对不摔。
在山里压弯时候太极限,把赛艇底板和排气管蹭地,被反弹回来不会摔,也是我老婆干的(但是严重外抛到对向车道,对面正好有车,俩人都停住了)
换车原因很简单,这俩250就是练习骑车,适应未来的大排用的。
应该说这俩250我俩都能非常自如的骑行于各种常见路况了,超车动力不足等问题也随着能力提升更为凸显了(比如在山路有足够视距时,超越前方车辆需要较长时间,这个是比较危险的)。换车吧。
站内视频:北京虹井路跑山
现在说说新手直接上大排问题出在哪。其实250,650,950排量之间,我选的车都是200公斤左右,车重一样,坐高都差不多,核心的区别就一点,动力。先别急着骂我废话,我会解释这个动力差距到底有什么问题。核心就一个词:“容错”!!!!!!!!
我想打一屏的“!”来让大家关注这个词,对说别的都不在点子上,关键就这一个词:“容错”。
再说精确些,右手油门容错。
别的都不是问题,比如刹车,我敢保证在相同时速下,250刹不住的地方,两个大排肯定能刹住。这是个提升,没问题。
大排需要右手精确,250真的无所谓。
先说CBR650R,被评价为平顺的无聊的四缸大排,我俩基本可以平滑过渡。我在一次市内路口掉头时油门没控制好,过程有点吓人,当时油门不知道为什么给大了,然后弯道圣经里的8种SR反应一个不差全来了,差点冲上马路牙子,然后是一条河(当时在承德市区),还好最后勉强拐过来了,但我横跨了3条车道,没被撞算运气吧。
不过我没有之前将近2年的骑车经验的话,那次绝对是不小的事故。
这个车因为总体调教线性平顺,从250过渡到大排,我个人觉得比较合适,但是还是不适合新手直接上。至少那4次倒原地倒车发生在CBR650身上,费用至少在2万以上,完全没必要。还有就是也许能在路况、用车环境比较如意的情况下安全骑行,但意外随时会发生,对,就像我那次普普通通的掉头,事后也多次反思,到现在都没明白当时为什么会控制不好油门。不管你觉得多有把握,总会犯错,这时候能救你的不是技术,而是车辆对你的错误操控的容忍度,对了,就是容错。根据墨菲定律,只要有可能出的错,就一定会发生。650还有一点容错能力,车当时速度超过预期,但大角度压车还能压过去,没有冲到河里。
Z900 27号提车,然后去贴膜,回家路过修地铁的工地群,差点出大事故,运气好,最终结果是一次原地倒车。当时是1档,经过满是坑的两个连续直角转弯后,后轮不知道压到什么,突然打滑,车直接倒向右侧,TC启动,车立起来了,这时候因为动力大,我的身体向后仰,导致右手又带了一次油门,后轮又滑,向左倒,TC再次启动,车又立起来了,我当时身体重心还是向后倒的,这时是在一个丁字路口,我这一侧是红灯,这时候已经到停止线了。后面就是整个人大脑一片空白,车直着冲进了路口里面,在即将撞上马路牙子的时候我给停住了,然后当然是原地倒车了。
这次没被绿灯一侧的车撞到,只能归结为运气了。仔细分析事情过程,TC两次启动挽救了摔车,但是,强大的动力导致我身体仰到后面被动加的一把油门,动力真的很夯,之后一直没机会把身体重心拉回来。当时的情况,换650有相当概率不发生后仰加油门,换250可以绝对保证不会重心后仰,油门到底也不会。但Z900手抖一下就会。
站内视频:川崎Z900 2021款白色 提车当天失控摔车 对这头野兽要小心应对才是
亲身体验。
以前在网上看到很多视频,内容大概是老外在什么大空地上,新手练习骑摩托,突然油门很大,然后车最后肯定要撞到什么以后才完事,一直对这种视频好奇,松开油门不就好了吗?怎么会这样呢?自己终于试了一次,结论是,那个时候你松不开,为了不从车上掉下去,双手抓紧车把是本能。
起步也是需要很大容错率的,油门小了熄火什么事都不会发生,别害羞,别理会后面的车按喇叭,再来一次就好。如果是油门给大了,自行到网上找类似事故的视频吧,多严重的后果都有可能。你已经连续两个路口熄火了,被很多人按了喇叭。那下一个路口起步时油门给大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250,大了就大了,大概率没什么可怕的事情,但是大排量就不一定了。
有人可能会说,老哥,你岁数大,精力不济,协调性不佳,你遇到的都是你个人问题,不具有代表性,至少我20出头没你那么笨。好吧,我日常爱好健身撸铁,格斗,乒乓,羽毛球,游泳,除了乒乓现在很少玩,其它每一项都是日常,体能和协调性、反应速度是超过绝大部分身边的小伙子们的哈。
暂时觉得适应大排的过程就是适应右手微动来控制油门的过程,什么急速和压弯都不是任何问题。除非你是故意突然大油门,任何意外的加油幅度都是很危险的。因为大排不容错,排量越大越不容错。
先写这么多,以后想起重要内容再补充。
和大家预告下下一篇专栏文章,也是大家很关心的,Z900和本田CB650R该怎么选,这个问题还能接受。还要很多人问Z900和CBR650R该怎么选,这其实已经有点关公战秦琼了。
不过因为我手里的车正好是我自己的Z900还有我老婆的CBR650R,那我就给大家来一次关公战秦琼试的对比吧,等我再把两个车都多骑一段时间,一定认真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