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赛博朋克的未来,不能只有“朋克” | 公开课

2020-12-14 19:39 作者:未来事务管理局  | 我要投稿

上周课程笔记
科幻完型手册12期主题:动了人类奶酪的赛博格——赛博朋克


我们几乎不能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去精准定义“赛博朋克”,它更多的是一个综合了多种形式的新媒体领域的类型。

 

而“赛博”一词来源于控制论,本质是把人嵌入系统内,并从系统的角度重新定义“人”。人对于技术,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其中清晰的一个组成部分。

 

威廉·吉布森在《神经漫游者》中创造了“cyberspace”一词

在《赛博格宣言》中,作者唐娜·哈拉维认为,当技术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人自身时,“性别”这一话题就不再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状态了。

 

假如一个人把自己的身体改造成机械,那如何定义ta的性别呢?

 

电影《攻壳机动队》

“两性”的概念随之模糊。传统的观念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受到挑战,而是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世界从“0和1”或“黑和白”的模样, 变成了彩色的图谱。

 

在作者看来,“赛博”将是人类全新的、颇具潜力的思考方向。而我们,需要去思考技术如何改变人类对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仅仅考虑人类如何使用技术。

 

当然,“赛博”也从具体的生活日常层面带来了可能性。

 

甫澄创作的短篇小说《山中有灵》,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思考角度。

 

小说讲的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女人把机器人当成自己的丈夫的故事。在这篇小说中,技术并没有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风俗人情依旧,读者也感受不到所谓的“高科技,低生活”。

 

我们需要意识到,技术也许并不会颠覆我们的生活,而是会完善我们生活。

 

我们不能只有“朋克”。我们不能一提“赛博”就“反乌托邦”,停留在英语国家80年代所创造的“赛博朋克”的价值观、审美观里。

 

1982年电影《银翼杀手》

我们应该追溯到60年代,回到本质问题上,去思考人和技术的关系,去思考赛博会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生活情景。


我们需要所有创作者去寻找“赛博”的一切可能性。

......
想获得完整内容,请加未来局接待员微信(faa-647)入群,关注每周三晚的直播。
【往期课程笔记】


文字整理 | 思敏


赛博朋克的未来,不能只有“朋克” | 公开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