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4.17.9 国民经济军事化

2022-08-22 06:19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9、国民经济军事化[i]


  垄断资产阶级攫取高额利润的手段之一是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国民经济军事化就是将国民经济转上战争经济的轨道,相对地甚至绝对地缩减日用消费品的生产,而大量地进行着武器和军需品的生产。

  资产阶级国家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目的,是企图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对抗性矛盾,逃避经济危机,准备对外侵略,使垄断资本家们获得高额利润。

  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预算支出中军事费用占着极大的比重,而国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耗费在军火生产上。以美国来说,它的军事费用在1950-1951年占预算总支出的59.2%,1951-1952年占70%,1952-1953年占73.7%;国民收入中用作军事费用的部分在1950-1951年是11%,1951-1952年是16.7%,1952-1953年是21%。

  国民经济军事化使工人阶级和劳动大众遭到更沉重的掠夺和剥削。资产阶级国家为了应付庞大的军费支出,就增加税收、发行公债、实行通货膨胀,而且还因为将大量生产资料耗费在军火生产上,因而使日用必需品的生产缩减,价格高昂。这一切重担都压在全国普通居民的身上,它使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降低,农民的收入减少。

  但是另一方面,垄断资本家们却从国民经济军事化中获得了庞大的利润。因为他们从国家接受了大量的利润优厚的军事订货,从国家预算中得到源源不断的贷款和补助金,获得了国家在原料、材料以及技术力量和技术情报方面的有利的供应。而且在军火工厂中,资本家对工人进行着特别残酷的剥削。

  国民经济军事化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内,它能够刺激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推迟经济危机的爆发。因为经济军事化将一部分生产能力转到军火生产上,暂时缓和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紧张矛盾,同时也会暂时引起虚假的经济繁荣。但是经济军事化并不能消灭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相反地,它在暂时促进工业生产增长的同时,必然要为更深刻的危机准备条件。这是因为经济军事化一方面拖延着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膨胀起来;同时另一方面,军费支出归根结底要由广大的劳动者来负担,而赋税的加重和物价的上涨进一步降低了他们的购买力,大大缩减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228页。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4.17.9 国民经济军事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