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言E语|攻略来袭,新旧对比!相同战役行动难度差异解析
本次《E言E语》来自玩家:帝国小伍长投稿的攻略战报
内容虽长,但干货满满
欢迎各位玩家在评论区和平讨论
免责声明:本栏目摘取内容均来自玩家,非官方观点

《将军的荣耀》系列作为E社经典的ip,给广大玩家带来了丰富的游戏体验和回忆。而在《将军的荣耀》系列中,往往也会出现在同一个战役剧本下,新老作品中不断更迭的情况。
今天我将从“将领、战术、补给”三方面,根据《将军的荣耀》(以下简称“将一”)和《将军的荣耀3:钢铁命令》(以下简称“将3”)中的不同体验,谈谈西线战场中,“威瑟堡行动”难易程度不同的原因。

【将领分配】
将领作为玩家提高游戏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分析战役的难度等级时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将一”的威瑟堡行动中,轴心国将领(包括霍特和邓尼茨)其强度普遍强于同盟国将领(包括亚历山大、克里斯蒂安和哈康),而同盟国方可堪一用的亚历山大不仅没有配置在其最擅长的炮兵单位上,还被系统放置在了地图左上角的小城中。(当然也有一定概率会出城南下)

而在“将3”中,交战双方的将领配置差异就更大了,伦德施泰特和斯图登特的综合能力就远远超过了与之对峙的盟军将领,更别提海上还有系统实力不俗的邓尼茨、以及雷德尔做支援。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盟国孱弱的陆军将领梯队,其海军的蒙巴顿虽可堪一战,但奈何要面对轴心国方面的两员海军大将,也是寡不敌众。
尽管两代《将军的荣耀》中轴心国的将领素质普遍优于同盟国将领,但从将领数目的差异上来说仍会给玩家带来不同的体验。(具体差异我会留在下一节“空降战术”一起做讨论)
【空将战术】
将领部分介绍完毕,接下来我们就着重讨论一下战术问题。两代剧本虽同为跨海登陆作战,但作战倚重的兵种却不尽相同。
在“将一”中,作战主力依然是装甲部队,尤其是配属了指挥官的中型坦克,坐拥高机动力的装甲步兵反而因为输出较低而居于次。
而在“将3”中,德军地面部队并没有坦克单位,其真正的作战核心是配置了将领的空降猎兵。这里就不得不对其中特有的特种部队buff做一下额外的说明:不同于“将一”中同一类单位的众生平等现象,“将三”的每一类单位都会因为配置特种部队而在属性上出现极大的差异。

具体分析:
白板的三编步兵只能进行徒步机动且基础移动力有限,但在配置了空降猎鹰团后,其战力输出不仅有所提高,而且能远距离空降作战。更为重要的是,这支单位将在特种部队的加持下免疫与游戏地图相关的特殊地形的debuff。
在“将一”的版图中,玩家的部队不仅需要完成从日德兰半岛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跨海登陆,还需要在一个较大的地块上同时完成两个方向的作战目标。
其中奥斯陆方向直线距离较近,大多数玩家也能够在规定回合内完成对奥斯陆的占领,然而西线的卑尔根距离玩家在南部的登陆地较远,而且驻军以战斗力较强的英军为主。(此时由于中部山区的阻隔,东西线北进的部队很难在挺进过程中相互支援,所以玩家就不得不对原本较少的兵力再进行一次分割使用。)
如何合理规划兵力分配,在保证战斗力的同时提高进军速度,就成了困扰玩家的一大难点。(毕竟英军主帅亚历山大有概率龟缩在卑尔根城内,若是轻装部队突袭将难以在指定回合内将其拿下)

除去对玩家的分兵考验,友军将领的路线问题也值得考究。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轴心国一方的将领实力较强,但奈何盟军前期的骚扰,在完成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登陆后,邓尼茨和霍特往往无法保持前期的进攻锋芒,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中道崩殂的情况,令轴心国本不富裕的进攻力量雪上加霜。
而在“将3”中,德军一大批精兵强将不仅帮助玩家回避了一代中多头进攻带来的的攻势减弱问题,还从源头上克服了地理空间对进军速度的影响。
一个简单的对比:“将一”中的主力部队需要在日德兰北部的海域集结登陆,完成整个过程耗费宝贵的几回合不说,还会遭到盟军海军的削弱;而“将3”中只要德军占领了日德兰半岛北部的机场,几支空降猎兵单位即可在少许回合内完成对挪威南部城市的掌控。随后直接进军奥斯陆即可赢得全胜(蒙巴顿在此期间大概率会被邓尼茨和雷德尔联合绞杀),也不需要考虑西线分兵的问题,容错率也高了不少。

【补给制度】
相较于“将一”中每回合只能为一个单位花费80点经济恢复有限的血量,“将3”中特有的编队招募和残血恢复机制对玩家而言就很友好了。这一点在玩家登陆挪威后显得尤其突出。
先说“将一”,在“战术”中我们提到此时既要保证分兵后的进攻力度,又要维持较高水平的进军速度,这时候如何分配唯一的补给次数就很让萌新玩家烧脑。玩家一般在奥斯陆方向并不会派遣装甲部队。此方向的核心——装甲步兵虽然有着可观的移动力,但是在攻坚时往往会显出疲态,倘若队友霍特不能及时打出配合,那么玩家想要维持住这一方向的攻势,就不得不把每回合唯一的经济血包浪费在此地,或者选择在南部的小城中刷几支新锐装甲步兵单位,彼时进军卑尔根的德军部队在面对英军战线时又会因补给不足而略显单薄。
反观“将3”,虽然前期的空降作战会给空降兵带来一定的伤亡,但由于后期占领敌军城镇较多,每回合收入充裕,且每支受损部队每回合均可通过花费5点经济进行补充或10点经济进行补编,这就保证了玩家部队在整体上作战的连续性,单支部队的作战续航能力大大提高,战场生存性也有所保证,不再依赖过去的暴兵流(添油战术),从而提高了作战的效率,缩短了战役进程。
【总结】
纵览全篇,两代版本的“威瑟堡行动”除了在战役目标以及地图大小上有所区别,更多的还是由游戏玩法上的变化带来的体验差异。新老机制对不同玩家而言都会有值得鉴赏或诟病的地方。
但无论如何,这些富有特色的游戏设计都是E社一步步成长的结果。在此还要特别感谢up主“南站台球”以及小E提供的帮助!最后,祝E社越办越好!
小E感想:
说实话,看到这份战报攻略的第一眼是非常震惊的:文字丰富,角度清晰,攻略完整,是真正属于E社的老玩家、真爱粉才有的认真和态度。对此小E也是对小伍长表示由衷感谢,非常期待你的下次投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