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的节奏?时间操纵?空间操纵?

剪辑
- 一次故事的诠释
- 可以把一个故事重新建立起新的秩序的,可以让故事重获新生
- 一部普通的好莱坞电影大约有1000至2000个镜头剪辑在一起,有些动作片甚至多达3000个镜头或更多
- 可视为一个镜头与下一个镜头的调度、结合
01:48
- 切接(cut)
- 一个镜头瞬间取代另一个镜头
- 光学效果(optical effects)
- 以一个镜头慢慢地取代另一个镜头
- 淡入(fade in):将一个镜头由黑画面转亮
- 淡出(fade out):将一个镜头的尾端逐渐转为黑画面
- 叠化(disslove):将一个镜头的尾部画面与接下来镜头的开始做短暂交叠
- 划接(wipe):一个画面由其边线划过银幕取代原先画面
- ……
*具体关于剪辑手法的介绍将在下期视频中细聊
03:43
- 每一个镜头都有其长度,也就是说都有其呈现的时间长短(shot duration)。而剪辑,正是决定着每一个镜头的长度并拼凑起来,控制了剪辑的节奏(rhythmic)
- 剪辑越来越长的镜头会让影片的步调节奏变慢,而越来越短的镜头则会加快节奏
- 一旦控制了剪辑节奏,便控制了观众所闻所见和思考的时间
- 可以通过慢节奏的剪辑让观众沉下心来看一段文戏
- 也可以快速剪切镜头来让观众投入到紧张刺激的动作戏中让观众无暇思考发生了什么
- 直到今天,节奏一直被视为剪辑的基本要素之一,特别是动作片、广告片或音乐录像带(MTV),都会运用快速的剪辑来塑造令人紧张兴奋的高潮
05:46
- 不同的叙事结构,例如顺序、倒叙、插叙等形成的不同叙事观感
- 剪辑可以“压缩时间”,通过剪辑来改变故事时间的长度,省略式剪辑(elliptical editing)
- 以传统“标点”(punctuation)镜头变化,用一个剪辑手法来打断过程,表示某些时间被省略
- 使用空镜头(empty frame)
- 用过场(cutaway)
- cutaway也可以用于延长故事时间
- 在cutaway的部分塞入更长时间的镜头
- 使用重复动作的镜头,也就是说把同样的镜头或是同样动作的镜头多次使用,或者把上一个镜头结尾的动作在之后的镜头中再次出现,使用重叠剪辑(overlapping editing)的手法
07:34
- 通过剪辑,电影可以让空间中的任何亮点通过其类似或不同之处与其他镜头连接起来
- 先以一个镜头建立起整个空间关系,然后再接一个部分空间的镜头
- 先给一个一群人的中全景镜头,再接一个人的中景镜头
- 交代出空间和人物的关系了
- 现在的观众已经如此适应于剪辑,导致观众已经下意识地认为两个连续镜头中的空间一定是有联系的
- 给一个开枪的镜头,再给一个中枪倒地的镜头,即使这两个镜头可能完全不是出现在一个空间里的,观众也会认为这个中枪倒地的人是被上一个镜头中的那支枪打中的
- 给一个舞台上的镜头,接下来的镜头不论是满堂喝彩的观众还是喝倒彩的观众,我们都会默认为第二个镜头是对第一个镜头的反应,并默认为这两个镜头的空间连贯性
- 库里肖夫效应(Kuleshov effect)
- BV1514y1N7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