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业解读+福利回馈】中科大2022年创新班考试的重要通知
今年科大初试因为疫情有很大的改变,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也的确是很多的无奈之举,今年的主要改变:
1、全面线上考试,这次史上第一次全国线上考试,也是考虑线下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还是决定了全部线上。当然这个里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状况,部分地区无法安排线下考试,如果部分线上部分线下,方式不同试卷不一样,就可能出现多种分数线,就更难保障公平了。
2、初试分两次考试,这也是首次把初试分成两次考试。初试一相当于一个初步筛查。
昨天石老师给大家简单做了一个政策解读,为了让大家看的更加明了,小编特别给大家整理了一下重点,详情如下
01
关于今年考试形式的变化
简单概括就是以下几点:
(1)最大的变化就是初试采用线上考试,考试又分为初试1和初试2。其中初试1是6月12日,通过初试1之后,初试二暂定15-16日,具体细则科大还在紧急讨论。
(2)有学科竞赛一等奖及以上奖项不用参加初试1,最终选拔只看初试2成绩,奖项加分也是加在初试2的分数上。
(3)前1%的兜底政策目前只针对初试1,就是说如果你们省没有一个考生通过初试1,那么100人中第1名进入初试2。(说不定初试2的细则中还会有)
通过这几点我们能看出,科大也是很纠结的,轻易学校不会选择全国线上的,因为线上难以把控招生整体质量。但是疫情情况摆在这里,所以学校是拖到了最后时间才确定了线上,既然选择了线上,为了招生质量,学校的初试2无论从试卷还是考试流程细则,都会更精细,会比21年的广东,20年的北京更加科学细致。
02
关于初试一、初试二的目标分工有何不同
先说结论:初试1是为了快速初步筛选,筛选掉学校绝对不需要的学生,减轻初试2的工作量,从而让初试2可以更加精准细致。初试2才是重头戏,相当于以往的初试。
从一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初试1的目的是快速筛选。不让一等奖参加初试1,是因为学校不想错杀任何一个有希望考上的同学。那么减轻工作量之后,初试2无论从监考、阅卷各方面都会更准确从而提升整体的选拔质量。
03
初试一的难度、题型如何?以及其他细节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了,我来给大家解读一下:
(1)难度:我看很多家长甚至网络上流传的都说初试1简单初试2难,这个是非常不准确的。因为初试1的目的是快速选拔,如果出一张高考压轴难度的试卷,哪怕比高考难一点点,都很难快速选拔出想要的学生,因为没有区分度。所以结论是:初试1会比初试2略简单,但是想要简单很多是不大可能的。具体难度可以参照15-17年的科创数学试卷,大概是这个难度,试题难度梯度较全面。
(2)题型:虽然去年广东线上考的都是大题,但是这里不排除会考填空的可能性。因为既然是快速选拔,填空是最快最方便阅卷的方式了。(毕竟要在1-2天完成初试1的阅卷)这几年北大还出现过考不定项选择题,而且每个选项都精心设计了,不完整做出来很难选出正确答案。但是考虑到科大这次事出突然,没有时间去精心设计每一道考题,所以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题型相对来说不重要,题型只是一种表达形式而已。做好两手准备,如果有填空,那我们练的足够多了,平时教的猜答案等诸多技巧都派的上用场,如果纯考大题,我们也不怕。
(3)其他细节:至于这个很多东西我也不能明说,只能点到为止,举个例子吧:比如初试1既然是为了快速选拔,那么命题、阅卷和很多方面就难免不如初试2细致,那么这个时候字迹排版就会变得尤为重要了……(我平时课上反复强调字迹排版,现在知道重要了吧) 所以字迹排版好的同学,好消息。字迹不好的同学,抓紧练习吧,说不定这几天练习字迹排版比你看书提分都快……
04
初试一选拔多少人的问题
预计会保留1200-1800人。因为首先要考虑到初试2的容量,这个人数再分几个考区的话,初试2的监考工作量还可以接受。同时根据我们以往对科大所有考生的了解,很多同学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6000考生中至少一半以上都是难以适应科创试卷的,分数会很低。再从数学角度来说,考生的水平是个正态分布,初试1就算刷掉多半的人也不会影响考生质量。再加上有竞赛奖项不参加初试1的同学,差不多就是这个情况了。所以啊,怎么答卷才能让自己不被划分到“一定不需要的学生”这一栏呢,这就尤为重要了。
05
关于初试二的难度和形式
我刚刚说了初试二是属于最终筛选,作用=以往线下考试。那肯定会比去年、前年的线上更要精细的,不论是从出卷子还是阅卷上,还是考试的过程都会如此。我们从科大现在还没有把初试2的细节发布出来就知道了,科大考试细节还在打磨,学校也希望选拔出更好的同学来。
然后初试二的难度应该不会很低。仔细研究科创近7年是试题,会发现试卷有一个变化:前几年(15-19)科创考试是柔和的,是有基础题送分题的,有一个严格的一个梯度分布的。后来逐渐开始减少基础题,到去年(2021年),干脆这个梯度分布就消失了,直接起步就是中等题,已经没有什么送分题了,所以说这是个趋势。科大的初试2,今年难度也不会简单的,具体的难度,可以参照一下21年的后面四大题的难度,基本上大差不差。初试2有可能和前几年线上一样没有填空题,应该也是一个以大题为主。应该就是我们线上模拟考那个形式,我们线上的模拟考是根据前几年自己学员还原的细节来的,练好这个到时候初试2怎么考大家都是成竹在胸的。
06
线上考试证明题多还是计算题多?
有家长问证明题多还是计算题多,这个给大家分析一下,如果说初试1,应该是一个计算题偏多的,因为这样能考察基本功,同时从阅卷的角度上去考虑,证明题阅卷难度是大于计算题的。为了快速筛选应该是计算题多。
关于初试2就不一定了,因为初试2的目的就不是为了阅卷快,其实教授们是很喜欢证明题的,出卷子的时候,出卷教授是没想过阅卷的事,他没经过阅卷的折磨。教授喜欢证明题,是因为通过一些证明题,他能判断你判断一个孩子思维严不严谨,能力强不强,适不适合做科研,所以计算题证明题应该是都有的,不必过于纠结。
07
科创考试数学物理难度,是不是数学比物理难
我们从两方面来说:1)用事实说话,科大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比物理难,从15年到20年,都是数学比物理要难的多的多,只有21年的时候物理难度上来了,数学仍然比物理略难一点点。那我的感觉,物理难度去年拔高了这么多之后,学校不会轻易的降下去,可能会调整一些,但是想要降到20年以前的难度估计是没戏了。2)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科研的基础是数学,数学功底是决定你任何学科的一个基础,所以学校更关心你的数学基础这也是合理的。相对来说,学校更注重你在科研上能走多远,这很大部分取决于数学能力,这是不可避免的。
总体来说,我的判断是数学比物理要难一些,物理难度也不会很低,今年我们平时训练和上课的题目难度,物理已经调整难了,够用,不用过分担心。
08
对竞赛生有好处还是有坏处
关于竞赛生,大家也是从两个方面说
1)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觉到,学校近年对竞赛生越来越青睐了,第一个改变是最早只有数理化竞赛一等奖加分,这两年生物竞赛和信息学竞赛也加分。今年所有一等奖不用考初试1,为什么?因为不想错过你,把所有竞赛生留到初试2。
2)从考试安排上,竞赛生面临的是初试1选拔上来的同学,他们的字迹排版和各方面都是经过一轮筛选的,竞赛生没有这个筛选,尤其是很多竞赛生字很丑,这点我是知道的,那如果你竞赛又没有那么优秀,比如生物化学信息学竞赛的,数学物理并不占优势。又或者学数学竞赛的,你的物理试卷看起来很普通,物理竞赛生的数学卷子看起来也很普通,那这个时候你的字迹排版会影响到你的分数。所以说这个选拔考试的这个流程,竞赛生大意不得。
如果不是竞赛生怎么办,我们的同学不用担心。经过这半年的训练,你的答题水平和写在试卷上的东西,是不输竞赛生的,有的同学答卷比竞赛生还漂亮,阅卷老师会觉得你就是竞赛生。
09
初试二是否会有变化,是否出现大学内容
这个问题其实我很久以前就解答过,我的观点是不会,因为即使初试2,和以往的目的还是一样,是为了选拔人才,科大是不会考你没学过的知识来欺负你的,那样选拔出来的人未必聪明,只能说明他学过而已。学校更看重的是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同学才更有潜力。
10
关于分数线的事情
其实关于分数线这个事情,其实没有见到试卷就说分数线,是个很扯的事情,但还是说一下我的看法。初试1分数线不重要,你看选拔多少人由科大的决定,科大也不知道分数线是多少,只知道自己想选多少人,到时候再划线。
关键在于初试2,去年10分的加分,在80分的分数线面前占的比例过大,所以我觉得科大希望把分数线向上调一些。但是也不希望到130,140这样,这样10分加分比例又过小。我觉得科大最理想的分数线是100到110,但毕竟分数线又不能人为控制,出卷老师希望他这个卷子你能考100,结果大家考不到100,那能怎么办呢?其实去年就是这个情况,学校希望分数线略微下调,结果没想到大家都考炸了,只能分数线80了最后。
11
关于是否有人考试作弊的事情
这个我只能说,不能绝对的排除,因为这个世界上什么样人都有,什么样极端的人都有,而且在这个能考上科大少年班这个巨大的利益面前,或许有极端的人铤而走险。但是我要跟大家说的是,这种极端的事情大家千万不要去做,想都不要想。科大对于这方面,尽可能去把控的比较严格了,一旦出现可疑,宁可错杀不放过。网络掉线,或者考试中有人进入房间,哪怕只是父母不小心打开门进入,全部视为放弃考试资格的。第一年的时候,北京第一次考,当时很多人因为网络不稳定等各方面原因不理想。最后宁愿不招人也不勉强。所以说我觉得大家调整心态,不去管这些,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12
关于心态、水平和接下来的应对
我觉得大家这个心态要调整好,科大通知刚出来的时候,我一直在看家长群和学生群里的聊天,很多同学和家长比较焦虑,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质疑安排的合理性。或许真的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科大已经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了,这一点大家要相信。这个时候尤其是不能影响考生的心态,不管怎么样,这都是最好的安排。
至于水平,都已经学到了今天,过多的担心也是没用的。总体来说呢,我是不担心的,不管考试形式怎么变,我的学生们水平肯定还是在的,经受过这么多的题目和试卷的洗礼,我们今年的最终录取结果肯定也不会比往年差!既然以往每年都能考上60人以上,相信今年也可以,甚至更好!既然如此,那大家就安下心来,把最后的几天时间利用好。至于一些可能的新同学,也不要懊恼之前,把接下来几天做好尽可能的提分,尽力就好!尽可能的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