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今年这些高校招生专业大增
2021年高考已结束,距离成绩公布、志愿填报的时间越来越近了。那么在志愿填报前,除了估分,还要提前做好择校、选专业的准备。
相关链接(扫码查看高考查分时间及入口):

此前,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最新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今年共新增了37个本科专业,共有43所高校通过了新增专业的审批。车车发现,这些都是根据国家战略发展设置的特色专业,绝大部分将于今年启动首次招生。

37个新增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门类,都是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新设的国家最紧缺专业,其中专业数量占比最多的是工学,其次为农学。而在工学专业中,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七所高校依托强势的学科基础,在今年招生专业中新增了密码科学与技术。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新增3个招生专业,专业志愿之间不再设分数级差。
西南石油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陈奕宇介绍,西南石油大学建有成都、南充两个校区,均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学校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类)共有68个,涵盖理工管经文法教艺8个学科门类,其中有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是全国较早拥有本硕博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8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并设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陈奕宇强调,2021年学校新增招生专业有3个,分别是储能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精准培养覆盖电源、电网、用户、居民以及社会化功能性储能设施等方面,国家迫切需求的“高精尖缺”人才。人工智能专业旨在培养能在人工智能及相关落地场景(如智慧油田、智能化资产管理、智能医疗等)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配备硕士生导师,合理规划、量身订制、全程指导,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人才培养方案。
北京理工大学
2021年新增四个新工科专业,分别是:在信息科学技术大类招生的智能感知工程和密码科学与技术;在电子信息实验班招生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在宇航与机电类招生的智能无人系统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今年新增的智能采矿工程就是为顺应国家能源工业“少人、安全、增效”的生产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增的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目的是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陈遇春:集合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全面提升专业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交叉融合,形成一个复合型新专业,为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和未来农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吉林大学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追寻和守护历史根脉,此次有关高校还新增了相关专业。其中,吉林大学新增的古文字学专业将在今年首次招生,纳入到本科“强基计划”招生试点,这一专业将为考古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打破古文字学人才培养只在研究生阶段的局面,健全了这一基础学科本硕博士相衔接的完整培养体系。
华南理工大学
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被教育部和广东省列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试点,将把学校广州国际校区打造成全英文授课的校区,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国际化成长环境,探索国际化办学的新路子。目前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8个新工科专业,全部为前沿交叉学科。
据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目前面向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浙江五个试点省市和港澳台地区进行招生。在招生录取上,采取“6+3+1”的综合评价录取方式,放在提前批招生,也就是在普通本科录取批次之前。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 李正:“6+3+1”综合评价招生方式,就是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占60%、学校考核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来进行综合评价排名。没有被录取的学生也不影响普通批次的录取,多一次选择的机会。
汕头大学
汕头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苏俊枝称:目前我们正在建设东校区,我们会有20000学生的办学规模。加上校本部会有超过3万。目前我们前面两年也适当地增加了招生的计划,今年甚至今后一段时间扩大规模仍然是我们的一个计划。具体到今年的招生情况,主要体现在两个增加、一个扩大。
其中有一点是:增加了我们的招生专业,因为我们目前总共的招生专业,去年是41个,今年又增加4个,包括国际新闻与传播、生物医学科学、精神医学、眼视光医学,增加了这4个新专业,达到了45个招生专业。
广州软件学院
6月8日,广州软件学院对外公布了首个微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的招生条件和报名要求,并就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课程设置、课程主要内容和开设周期等进行答疑。据介绍,“微专业”一般开设5至8门课程。今年首个开设的微专业为“数字影视制作”,学制为一年,学分13学分。该为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有视频创作原理、数字音视频制作、短片拍摄与制作、数字合成与特效、文创创业创新创业等。
据悉,“数字影视制作”微专业的开设在广东高校尚属首例。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设有24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学校今年有三个招生亮点:
一是自2021年起在部分专业试点实施本硕贯通培养。
二是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三是人才培养制度的新变化,法学专业接受各专业符合成绩要求的学生转入。
大连理工大学
一、新增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主校区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合并为机械类招生;
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与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产权合并为工商管理类(经济管理实验班)招生。
二、调整专业
1.主校区“新闻传播学类(人文社科实验班)”调整为全“文科”招生,在“3+1+2”高考改革省份首选科目限“历史”,再选科目不限,在“3+3”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不限。盘锦校区“商务英语”专业在“3+1+2”高考改革省份首选科目限“历史”,再选科目不限,在“3+3”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不限,非高考改革省份招理科考生。
2.主校区日语强化类专业学制由5年调整为4年,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日语强化)专业学制调整为4年,按专业单独招生;金属材料工程(日语强化)专业调整为“金属材料工程(中日精英班)”,学制调整为4年,在材料类【含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中日精英班)】招生。
3.盘锦校区“知识产权”专业调整至主校区工商管理类(经济管理实验班)招生,调整后盘锦校区经济学类(经济与商务实验班)含电子商务、经济学2个专业,在“3+1+2”高考改革省份首选科目限“物理”,再选科目不限,在“3+3”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不限,非高考改革省份招理科考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招生政策新变化之一:新增“数据警务技术”招生专业,属于公安专业,面向全国招生90人。
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3590人,相比2020年招生总规模增加80人。2021年新增了5个本科招生专业和2个双学士学位专业,分别是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供应链管理专业、 “纺织工程+产品设计”双学士学位、“环境工程+工商管理” 双学士学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2021年招生信息发布会上称,今年北航本科招生录取政策有三个“不变”、三个“亮点”,其中最大亮点之一是新增虚拟现实、智能感知工程、智能飞行器、网络空间安全4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工科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今年本科计划招生4000人。
其中,智能感知工程专业依托北航仪器科学与光电学院,融合力学、交通和仪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虚拟现实专业针对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北航软件、计算机相关学科,承接医学、文化领域所急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依托北航网络空间学院,针对大数据安全、区块链安全、5G智能终端安全等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该专业课程涉及计算机、软件、工程力学等领域知识。智能飞行器专业则涉及信息、飞行器设计等交叉学科知识。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科大2021年共15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全部为中科院优势学科。其中理学专业7个,工学专业8个,包括心理学、人工智能2个新增招生专业。谈及设立原因,杨国强表示:“心理学的应用延伸领域广泛,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解决社会乃至全球性问题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人工智能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专业,已深入渗透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专业,并发挥着巨大作用。”
据悉,心理学专业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办,招收理科生。“我们的心理专业是以中国科学院的心理研究所来承办的,它是一个以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为主的一个专业,所以我们招收的学生还是理科生。”人工智能专业由人工智能学院来负责招生和教学。“人工智能学院是以我们的自动化研究所来主承办,跟计算机科学相关的一些研究所都一块来承办的一个学院。人工智能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科技骨干及领军人才。”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进一步加强招生专业(类)的优化与整合,2021年可能会增加3个——密码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储能工程。这三个专业都是2020年申报获得批准的。
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这也是全国首次开设的专业。山东大学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将由王小云院士领衔,该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密码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熟练掌握密码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成为能够适应国家和区域安全需求、引领科技发展,具备解决密码前沿理论问题、密码系统设计与安全性分析基本能力的一流复合型创新人才。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招生政策有几项新的变化:第一,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招生专业。第二,新增3个“双学位”招生培养项目:心理学(双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双学位,+ 心理学)、统计学(双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三,推出“国家优师专项”计划,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招生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师范类专业占学校本科专业的一部分,主要承担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的任务;更多的专业都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非师范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
2021年西北工业大学计划招生4300人。“比2020年增加100人,面向全国招生,大部分省份招生计划将有所增加,招生计划主要投向航空、航天、航海、材料、机电、信息等优势专业。”
据介绍,2021年西工大新增两个招生专业。“分别为海洋工程大类中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以及全国首个柔性电子学专业。”王克勤表示,近五年,西北工业大学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共新增了1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理为主,管理、经济、法学、艺术学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2021年也将加强对学校优势学科、新增专业招生计划投放力度。”
西北工业大学2019年起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2021年学校继续优化实施大类招生,更加强化特色培养,聚集优势,继续优化招生专业目录,形成了强基计划、本研衔接培养专项班、9个主要培养大类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为主的招生格局。”
东南大学
2021年东南大学面向全国计划招生共4050人,并继续实行跨学院大类招生,学校将84个本科招生专业调整为15个大类、7个专业分别进行招生。其中生物医学工程类和生物科学类为2021年首次新设的招生大类。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选择相应的大类学习,经过1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特长,双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今年,东南大学新增智能医学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是学校结合学科特色与优势,针对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主动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显著成果之一。 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增机器人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生物科学、艺术史论、智能建造、智能感知工程等本科专业。目前,本科专业总数达到84个,覆盖11个学科门类。
西北农林大学
近两年,西北农林共新增七个专业,特色各不相同,如2020年新增食品营养与健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茶学、动物药学四个专业,2021年新增俄语、智慧农业、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
为了适应新高考改革,西北农林也调整了选考科目便于考生报考相应的专业,陈遇春表示,学校的新增专业和学生高考科目的选择相适应,考生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可以报考相应的新专业。在陈遇春看来,“对于农林院校来说,招生不仅仅是看分数,更重要的是要招到有情怀、愿意为未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的学生。”
陈遇春介绍,西北农林今年在招生方式上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学校“生物科学”获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将面向2021级新生选拔30人实施本研贯通培养,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个性化培养,自主选择,长效性实现自己的学术发展理想。
首都师范大学
首师大一直在打造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师范类专业是最具有特色的专业,学校在重点建设师范专业的同时,也在加强非师范类专业的建设。2021年学校结合学科和人才培养特点、以及社会需求变化等要求,新增3个实验班招生:历史学(教育部拔尖计划实验班)、生物科学类(实验班)、小学教育(敬修书院)(师范)。
其中,历史学(教育部拔尖计划实验班)入选2021年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实验班以培养具备浓厚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理论素养,具备扎实史学知识和交叉学科的学术积淀,培养立志勇攀国际史学高峰的专业人才;并将全面落实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和学术交叉融通机制,注重史学研究和外语能力的培养。入选实验班的学生将享受学习奖励金、出国出境访学、高保研率等优惠政策。
生物科学类(实验班)将在生物科学类中,招录实验班,通过增加双语课程、纯英文课程学分、增加科研立项和出境交流机会等方式,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生物科学类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均是“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另外生物科学专业为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生物技术专业获得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
小学教育(敬修书院)(师范)专业是以首都师范大学校友、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命名的。培养面向小学儿童、具有国际视野和未来教育家潜质的创新研究型小学教育人才。该专业实行全程导师制,大一学习阶段以“通识教育+导师专业引领”课程为主,大二学习阶段学生在小学教育六个专业方向(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科学、德育)中选择其一,开始进入“儿童教育+专业方向”课程领域的学习,同时开展各类讲座、研学、交流、研究等学术活动,为国内外学术深造与终身从教打下坚实基础。该实验班只面向北京考生进行招生。
山东农业大学
据介绍,今年学校结合新农科建设要求,新增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两个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理论和工程技术的专门人才,培养能够从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究、建模、设计、开发、服务等工作,具备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和跨学科智能化问题的能力。
数字经济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经济学知识、系统的管理学基础、并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在有关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从事相关经济分析、金融分析和行业管理工作,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综合性的经济管理人才。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高等学府。2021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几点变化:
1.取消专业级差。
2.调整四川、重庆两地的录取批次,公费师范生在提前批、普通类在本科一批(本科批)填报和录取。
3.新增两个基地班,基地班、试验班增至6个。2021年学校还新增了融合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新专业。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本科生4950名;材料与能源学院2021年首次招收本科生,招生专业为材料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功能材料);
2021年新增应用物理学(原子核物理方向基地班)、应用化学(放射化学方向基地班)、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招生。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2021年招生政策有几个新变化:
1.从2021年起,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按照大类招生培养,设置外国语言文学大类,分流专业包括:英语、英语(英西复语)、商务英语。
2.取消普通批次录取单科要求。
3.学校在传统省份多数专业文理兼收,在新高考省份多数专业不限选考科目。另外,学校今年还新增商务英语、经济学等五个专业。
武汉理工大学
今年学校新增网络与新媒体、储能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4个本科专业。
今年的招生专业(类)数量为38个,大部分专业实施大类招生。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共有98个本科专业,覆盖11个学科门类。工程学和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2021年学校新增4个专业:应急技术与管理、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智能材料与结构、运动训练(暂定2022年招生);对平行志愿投档进校的普通考生,符合学校本科招生章程录取条件且专业志愿服从调剂的条件下,承诺进档不退档。
高考志愿填报神器来了
你的高考成绩可以考什么大学?
可以上自己的理想大学吗?
成绩不好怎么填志愿?
快来试试高考直通车最新版本APP上线的志愿卡填报神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