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虽然扎染今年很流行,可是扎染产业还有一堆有待解决的痛点问题......

2021-03-11 20:28 作者:冷芸时尚博士  | 我要投稿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引言


课题:扎染产业的痛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畅想
参与:冷芸时尚1群群友
时间:2021年2月13日
庄主:Emma Jiang-上海-Merchandiser

庄主、跟庄副庄主简介



扎染的定义 & 普通消费者对扎染的认知如何
扎染的定义,一般在专业上来说就是一种纺织品染色工艺,即上色的一种工艺。下图中的扎染服装是之前我同事在扫街时看到的一个款式。这件衣服就是用的扎染和胶印组合的款式。这种组合工艺用在运动风的休闲款上比较多。

(图片来源: 庄主同事街拍)

扎染是市场很喜欢的一种工艺。我们外销美国超市的货,一年扎染的量能达到100万件。扎染具体的操作流程,是用线、绳对织物进行紧固的结、系、捆、绑、缝扎, 然后放在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能够使得织物产生染色不均,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织物上即可显现出奇特的彩色花纹。扎染的过程和最终的呈现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根据扎染操作的定义就能看出这是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工艺。但在行业发展上,现在已经没有多少能够成熟掌握整套扎染工艺的工人了。并且因为扎染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化学污染,使得扎染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和限制。同时,我认为其实国内普通消费者对此工艺关注度偏低,只重视成衣上的最终成衣呈现效果。




1.扎染在中国的简易发展史以及特色产品
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染色记忆。我在这段时间恶补之后发现,扎染古语称为"绞缬"。在秦汉时期是被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所掌握的, 后来到唐才在中原地区广泛普及的。关于扎染的流程和方法建议看《扎染工艺与设计》这本书。扎染在秦汉之后的几千年也不曾有过技术上的升级,因此扎染是一种真正古老的传统工艺本体。

(图片来源:《扎染工艺与设计》)

这是唐代出土的四瓣花扎染纹样,很精美。染料最开始是矿物染,后面是植物染,现在就是合成染料染。但是工艺却越来越简单了。现在产业上基本上就是折叠捆扎法,其他的缝扎、道具扎基本在大规模的产业生产上是看不到的。


2.扎染在其他几大洲的简易发展史以及特色产品
事实上,扎染不是只在中国才有,在世界各大洲都有其特色的扎染工艺,其中亚洲和非洲的扎染工艺尤为著名。

在东南亚,泰国,柬埔寨、巴厘岛、苏门答腊等国家都有扎染,基本都是采用卷绩扎、缝绕扎的技法。此外,印度也是我们主要的扎染产品的竞争对手。在印度也有着完整的产业链,而我们在印度的日常着装,比如披肩、腰带、抹胸等服饰中也随处可见扎染工艺。在亚洲,日本的扎染也有其独到的风格特点。有很多日本的传统纹样都是设计师们设计的灵感元素。其实日本的扎染自唐代传入,以特色鹿胎缬成为扎染制品的主要技法, 直到现代日本扎染产品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图片来源:《扎染工艺与设计》)

此外,扎染工艺应用得比较多的就是非洲了。非洲扎染特色以植物、动物、人物纹样最为生动。例如: 南非马达加斯加---双色扎经染为特色。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扎染目前在国内的主要产业集结地区、以及各地区的特点。自从2014年左右的环保要求开始,扎染产业就从广州转移到长三角地区了,然后由于成本因素现在又转到山东等中原地区了。

按照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产业集结地区来看,目前面料扎染我们可以在浙江绍兴来做,而成衣扎染则可以在江苏淮安和山东枣庄或者江西南昌等地来操作。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和贵州等省虽然也有扎染出品,主要还是以设计师作品居多。作为产业来看,云贵等地的扎染产品实际产量比较少,价格也比较贵,但在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后,其图案会比较复杂,也更好看。这是我所了解到的,也许还有其他地区我不知道也未可知。

(图片来源:庄主同事拍摄)

上图中是山东枣庄的扎染厂,图中工人正在进行螺旋纹的成衣扎染。这张图中,白发的工人也说明了这一工艺目前面临着无人传承的艰难现状。总体而言,国内的扎染产业的从业人员均是中老年为主,基本很难找到年轻的新鲜血液了。

国内各主要产业集结地区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浙江绍兴:大多可以做面料扎染和成衣扎染,价格在中等水平,花型也可以炒作操作稍微复杂些的图案,但是中间商比较多,需要特别加强品质控制,否则会严重货不对版。交期是比较可控的。

山东枣庄:只能做成衣扎染,目前不能做面料扎染。成衣扎染的花型也只能做简单的花型。但是价格比绍兴要便宜一成左右,交期有延期的情况,需要不定时抽查进度的。

江西南昌:目前也是只能做成衣扎染,也是偏简单的螺旋形等形状。价格比枣庄的还要便宜一点,交期需要长期派人跟踪才能有所保证。花型也是需要专业人员跟进才能在大货中尽可能的有保证。

江苏淮安:目前能做些复杂的成衣扎染和扎、吊混合工艺产品,面料扎染目前还不能做。价格比绍兴要贵一到两层,但是质量比较有保障,交期也基本可控。

最后我再来说一个比较特别的产地,广州。广州曾经是全国服装的重要生产地和集散地,以上所有的特点在广州均能包含。环保令之前的广州可以说是扎染的最佳选择,面料、皮料都能染,图案和花样也有很多选择,质量和交期也可控。但是环保令后,广州基本上只有涤料的面料扎染还有完整的产业链存在,成衣扎染基本上是很少了。




1.扎染特性

扎染特性:扎染在工艺上分为扎结和染色。扎结过程是决定最后染色效果的关键。扎结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有以针线缝制为主的扎结方法:平缝扎、折缝扎、卷缝扎、根缝扎、叠缝扎等。

(卷缝扎纹样:图片来源于《扎染工艺与设计》)


(2)有借助于道具的扎结方法:帽子扎、包物扎、波纹扎、夹板扎。

(3)有通过织物的折叠捆扎形成的扎结方法:石纹扎、卷扎、鹿纹扎、抑扎等(产业使用最多。(产业操作时的重点:织物整理、染色时间延长用来防止里层未上色, 还有就是熟练的工艺分解流程的复刻)

(卷扎纹样:图片来源于《扎染工艺与设计》)

选择的扎结工具与材料, 扎结时用力的大小, 织物扎结的松、紧等,都没有量化或规范的界定,所以个人经验尤其重要。这就是专业扎染师傅的重要性了。

染色方面:选择的染料类别和染色工艺要与织物类别相对应。就是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染料要区别对待。设计上需要规避的,门襟上可以采用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的花纹...寻求一下均衡感...可以在图案设计上下点功夫的。

扎染纹样都具有一种不规则的、朦胧的、浑然一体的,变化的晕色效果。就会说永远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扎染作品。随意、洒脱、形色无定,追求时尚、个性化比较强,所以近来受到追捧。


2. 扎染痛点
扎染痛点也很明显:价格贵、大货成品质量不可控。在和芸友讨论时,社群中的设计师小伙伴也提出了这一痛点。

(图片来源:庄主截图)

虽然我们现在因为有数量优势,价格的问题目前还不是很大,可以用量来把价格压下来,但是大货成品不可控确实是很大的痛点。





关于这个痛点,我们目前的解决方案一般考虑从染料方向、花型方向、从业人员的技术素养方向以及产业链整合方向考虑的。

一般来说现在大货不可控的情况表现在:样品出来要的效果了,但到大货大批量生产的时候就又是状况百出了,这就是没有试小床的结果。如果每个货都做小床实验了,扎染花型的大货成品也是基本都在差不多的范围里,那么基本各项,尤其是颜色不会出现很大偏差。很多工厂现在为了省时间或者省钱,都人为减少了小床实验。

关于材料,能够进行扎染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1)棉类:直接染料、还原染料、活性染料、天然植物;
(2)丝、毛类:用酸性染料;
(3)涤类:分散染料。

目前所有染料只能对一种成分上色。比如涤纶人棉混纺,只能上涤纶或者人棉一种色,另外一个成分就是白的,最后成品颜色会有毛乎乎的感觉。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面料特性来选择染料,也是降低成本,减小污染的解决方案之一。

花型方向 (着重要考虑花型稳定性),大花型,小花型,横扎,竖扎在扎染成品上的稳定性都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大花型在面料扎染上可以稳定大货,但是换上小花型就要滴管扎, 那就是工费和交期成指数级别增长后变成大货完全不可操作。这个花型方向就是需要设计师有专业背景知识去在设计阶段规避生产上的不可控性了。可以这么说...比如有的花型只适合做成衣扎染,不适合面料扎染。成衣扎染价格大概率是比面料扎染贵的。

从业人员方向:
这个行业还是需要更多的专业背景的年轻血液来进入这个行业的打版阶段的,同时还需要有能够分解步骤并能够处理成那种可以复制的工艺流水。但目前这个动作基本上没有扎染厂在做,基本都是打样一个版搞定设计师,大货则是依葫芦画瓢,能到哪儿是哪儿,缺乏真正的匠人精神。所以很多设计师要知道样品的所见并非是大货的所得。这个行业中,考虑工业生产对于健康的影响也是人才流失的因素之一。而环境污染或者从业者健康问题可以从染料方向来解决。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后面年轻的从业者数量我想也会提升。

而产业链方向的解决方案主要着重点还是小区域配套,一个地区如果有完整的上下游的产业链配套,那么订单一定不会少。




如果是在以前,想象用机器人来取代人类学习扎染工艺可能很难被想象。但现在,根据AI智能学习的趋势,我想很多人都相信未来,大部分工艺生产都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AI Motion—图片来自于凌云光技术参加2020数字人开发者大会的宣传)

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是指记录并处理人或者其他动物动作的技术。多个摄影机捕捉真实演员的动作后,将这些动作还原并渲染至相应的虚拟形象身上。这个完全可以复制一个专业师傅的所有动作进行记录,然后找工业机器人复刻出来,这样扎染的可控性一定是能保证的。还有3D数据化重塑—计算机模型, 完全也可以由计算机完成扎染工序分工(能复刻的工序分工),这样是不是也是一种可行性?除此以外,就是现有的产业机器大规模复刻的方向, 完全可以参考吊染和定位印花的思路去产生解决办法。


庄主总结

一、什么是扎染
1.扎染定义
扎染是一种纺织品染色工艺,就是上色的一种工艺。
扎染是用线、绳对织物进行紧固的结、系、捆、绑、缝扎, 然后放在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均,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织物上即可显现出奇特的彩色花纹。
2.普通消费者对扎染的认知如何?
只关注图案搭配,不关注具体工艺。关于用线扎出图案的工艺。

二、扎染工艺的发展脉络
1.扎染在中国的简易发展史以及特色产品
手工扎染:
秦汉时间在中原地区已有镂空版及染缬技术的记载,此后传承至今。
2.扎染在其他几大洲的简易发展史以及特色产品
东南亚手工印染艺术以蜡染为特色, 色彩艳丽,图案优美。17世纪盛行。
扎染以泰国、柬埔寨、巴厘岛、苏门答腊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卷绩扎、缝绕扎、技法最为普及, 用于披肩、束胸、腰带等服饰用料中。
非洲手工印染艺术以植物、动物、人物纹样最为生动。
南非马达加斯加以双色扎经染为特色。
印度手工印染艺术以扎染产业能够与我国的扎染产生竞争。
日本手工印染艺术自唐代传入, 特色鹿胎缬成为扎染制品的主要技法, 直到现代日本扎染产品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三、扎染目前在国内的主要产业集结地区、以及各地区的特点
就国内扎染主要产业集结地浙江绍兴、山东枣庄、江西南昌、江苏淮安和广州来进行特点分析。

四、扎染的特性以及目前所面临的痛点讨论
1.扎染特性:扎染在工艺上分为扎结和染色。扎结过程是决定最后染色效果的关键。
常见扎结方法:
(1)有以针线缝制为主的扎结方法:平缝扎、折缝扎、卷缝扎、根缝扎、叠缝扎等。
(2)有借助于道具的扎结方法:帽子扎、包物扎、波纹扎、夹板扎。
(3)有通过织物的折叠捆扎形成的扎结方法:石纹扎、卷扎、鹿纹扎、抑扎等(产业使用最多。)
(产业操作时的重点:织物整理、染色时间延长用来防止里层未上色, 还有就是熟练的工艺分解流程的复刻)
2.扎染痛点
扎染痛点也很明显:价格贵、大货成品质量不可控。

五、扎染痛点的解决方案讨论
1.染料方向 (环境污染)
2.花型方向 (着重要考虑花型稳定性)
3.从业人员方向 (新鲜血液)
4.产业链方向(考虑小区域配套的着重点)

六、扎染未来发展方向的畅想
1. AI Auto智能学习方向
动作捕捉(MOTIONCAPTURE)应用于工业汽车机器人的方向。
2.3D数据化重塑—计算机模型--完全也可以由计算机完成扎染工序分工(能复刻的工序分工),这样也是一种可行性。
3.Machine 产业机器大规模复制方向 --- 可以参考吊染和定位印花的思路去产生解决办法。



文字整理: 张怀楷
审核 : Cherika Chen
版式设计:Alex Li

End


虽然扎染今年很流行,可是扎染产业还有一堆有待解决的痛点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