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钉剧场~朝迟暮归74
74.祸乱萧墙
冷炎双目看向段鹏举,脸上浮起一丝笑容说道:
“大总管别介意,冷炎这就走。”
闯进室内的少年正是现行回京的冷炎,他自遇上那个形似庄主的马背上的身影,就一路跟随,直到进了天都,才追丢了。
于是,冷炎就想着先去见见在天窗担任统领的师兄韩英。
他来的时候明明打听好了,好几个天窗都说韩统领是一个人在;怎么自己一来,却看到大总管也站在那儿,还和统领一左一右,面对站着。
冷炎退出屋子的时候,韩英和段鹏举相互看了一眼,都觉得这事儿有点儿蹊跷。各处的暗桩是不允许没有上报就私下相见的,冷炎今天这般做派,已然犯了天窗的规则。
一时间,刚刚两人之前那股子硝烟忽然没了,都各想各的,韩英思索着怎么保,段鹏举则在回忆冷炎这颗桩是打在哪儿的。
室内突然的安静并没有引起两人的注意,而室外的冷炎却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了,他停住脚步,笑脸也在他走出屋子行到院内的时候像变脸一般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
他这一趟跟随凌王去平兴郡本没什么,只是在遵照凌王的意思去了解十一皇子的时候,得到一份大大的“惊喜”。
冷炎在见到离境的一瞬间就发现了不对劲儿,原本严肃的脸变成了温和。十一皇子的侍卫是一名出身四季庄的天窗,冷炎自是认识的;可眼前见到的这一位,是自己不认识的。更令他惊讶的是,昏迷的十一皇子的面容竟然和四季庄那位死的不见尸骨的小师叔十分的相似。
不过,冷炎很清楚,那不是小师叔。
记忆中的小师叔样貌他其实不是很清晰,在尚未被派往凌王身边的时候,他在四季庄就常听师兄弟们说,庄主有嫡亲弟子十九名,却只有师弟一位,虽与庄主差不多的年岁,却淘气如孩童,师兄弟们称其为小师叔。
只是,在大庆与瓦剌的那一场大战中,小师叔身陨,庄主十分伤心,每至小师叔身陨之日,便会闭关数月;故而大总管严令弟子不得在庄内讨论,避免引起庄主伤怀。
这位昏迷的十一皇子面容看起来尚未及弱冠,分明就是一名少年,就年龄这一点,就不符。按理说十一皇子逃婚平兴郡这也就几年不到的时间,怎么身形面貌变化那么大么?还有就是,那名侍卫虽看似正常,可他那有着细微的皱起眉头却显示出其内心多少有些紧张的。
冷炎越想越觉得疑惑,那侍卫究竟是谁?不,应当是说,这两人究竟是谁?
刚刚闯进去的时候,两位师兄貌似起了争执,那自己现在要不要告诉韩师兄这点儿发现呢?小师叔的事情兹事体大,不论是生或死,都是一记重磅,还是,暂时再看看,别说的好。
他定下心思一扭头,脚步迈开,索性先去安排凌王回天都的准备。
大庆天都的构建是以太极殿为宫城正殿的“建中立极”的建制。
何为“建中立极”?
即是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单一宫城连着单一的都城为轴线的“五门三朝”。
正殿也就是太极殿,是皇帝日常的主要朝会地点,大赦、大朝、新皇即位扽重要国事活动均在这里举行。
东西堂为皇帝个人居住所在,面见大臣家眷及皇室宗亲的朝会也在此举行;而东堂,则为皇帝另一处办公场所,非重大活动,一般的朝会等诸多事宜,都在这里。
由此,就形成了以太极殿为大朝,东西两堂为常朝的“东西堂制度”。
荣嘉皇帝在下朝后原本打算去西堂休憩,却心里一转念,回转銮舆去了东侧的御书房。这个时辰,子舒若回京,自会前来。
荣嘉皇帝在下朝后原本打算去西堂休憩,却心里一转念,回转銮舆去了东侧的御书房。
他心里想着,示意一众侍从退下,孙士也远远的在外室等候召唤,他一个人就这样半斜靠倚在案桌前,眼睛眯着,小憩。
几声轻微的脚步声令他睁开双目,他一抬眼便看见跪在地上的周子舒。
“臣,参见皇上。”
荣嘉皇帝看着跪姿笔直的周子舒轻轻的叹了口气,放松着自己的身体随意的说道:
“此处没有外人,那些繁文缛节,就免了吧。 ”
周子舒上前几步,递上一份帛书,放在案桌上,复回原位置站好。
荣嘉皇帝看着自己这个跟随多年有点儿类似故友的臣子,声音有些低沉的说道:
“朕,要知道汐儿的真正死因。“
他说完拿起周子舒放在桌上的绢帛打开,看来起来。周子舒在里面分了巫族与汐王两件事,荣嘉皇帝仔细看了汐王的,脸上似笑非笑,他的这局棋貌似扯出了一个不得了的人物。不过是一个后宫的贵妃,还想干预朝政,这殷家,该敲打敲打了。
荣嘉皇帝将手里的纸卷放在案桌上,坐到一旁的椅子上一边拨弄香炉,一边说道:
”情势审度,朕,更清楚。”
周子舒颔首退下,他心里很清楚;这位,怕是又有什么想法了。
太极殿正殿这一次的大朝会整个气氛压抑,只因为荣嘉皇帝收到了凌王上奏汐王死的奏章,任谁都看的出来帝王的不满,大殿的气氛压抑的,直到朝会结束,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三三两两的各自离去。
荣嘉皇帝站在大殿上迟迟未见有要走的意思,孙士不时的抬头看看主子,又低头站着,来回几次后,终于忍不住上前轻声说道
“陛下,都已经退朝了,您,还是回寝宫吧。”
孙士听到一声重重的叹息,仿佛将什么过重的包袱放下一般,连带大殿内的气压松了不少。
“生死无常啊。想当初就是在这个大殿里,汐儿和朕告别。那个时候的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如今,却只有一具棺木,回来了。”
“陛下,还是要节哀啊。”
孙士的劝慰之言荣嘉皇帝没予理会,他只是看着太极大殿的宫门外,仿佛那双眼可以提前看到外城,可不管怎么努力,他也只看到高高的,由灰瓦堆砌的宫墙。
赫连凌领着一队轻骑兵从平兴郡缓慢骑行了月余,终于到达了天都。本来轻骑行军只需不到半月的脚程,可他在出发前去了一趟汐王府,让汐王夫人郑氏带着刚满八岁的赫连廷与昏迷的十一皇子走水路先回了天都。
而他,要亲自带着他的五弟回返,就算要他独自面对回宫后的一切,他赫连凌,也不在乎。一辆木车将一身甲胄的汐王承载着,为避免因急速行军损伤遗体,轻骑兵的速度前进的非常缓慢却秩序井然。
大庆的皇宫沿用的汉人的建筑方式,赫连翊出身鲜卑,支持他的来自鲜卑部落,而汉族世家亦为其登基的助力。
赫连凌的生母就是这样一个被世家推出的孤女莲儿,献给了先帝赫连沛的大皇子赫连钊。赫连翊为其之故,登基上位,封为莲妃。因此,赫连凌的出身在朝堂的鲜卑士族一直颇有微词。
奈何莲妃长年不出寝宫,未见其有与任何外戚官员有所交接,且她只有一子。可就算连对其子赫连凌,生活乃至婚事莲妃也不会多加过问。这就导致五皇子与七皇子尽皆有了侧妃夫人,而这位四皇子,无父母之命,一直单身。
因着莲妃表现的对凌王的漠不关心,且不召见其子,就连凌王拜见也鲜少答应,这母子二人的关系随着凌王执掌帅印之后,形同路人。
赫连凌常年驻扎军营,少有回返天都,其母莲妃又与其关系僵硬,渐渐的,这朝堂世家方才少了很多针对赫连凌出身的声音。随着赫连凌战功卓越,后分封亲王,世家这才注意到凌王的厉害。
轻骑兵经外门,凌王骑在马背上远远的便看见了站在门口处的七弟、贵妃及一众殷家之人,他循礼下马问安殷贵妃,却见贵妃看也不看自己一眼,就扑向汐王的尸身。湛王来不及与凌王打招呼,紧随其后,双手扶着殷贵妃已经发软的身体,让她靠着自己不至于坐在地上,双目却瞥向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