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公司入局长寿生意,抢千亿蛋糕,一出好戏还是虚假繁荣?
资本市场从不缺少好故事。
去年的此时,“长寿”在A股是一门颇火热的故事,金达威、新和成、雅本化学、安琪酵母、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成员覆盖化工、医药、食品等多个行业,甚至有公司一连7个涨停,市场为之注目。据统计,目前该领域品牌超过500个,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今年年初的一份监管函更是为行业的野蛮生长刹了刹车。
年中将至,昔日的资本宠儿还香么,是一出好戏还是虚假繁荣?

“长寿”如何成为一门生意?
“我们正处在寿命飞跃的前夜,预计在2045年踏上永生的列车”谷歌未来科学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在接受《花花公子》采访时如是说,并将其称之为2045“奇点计划”。
此言一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有评论称其为“痴人说梦,科学怪人”。事实上,库兹韦尔曾因为成功预言苏联的解体和互联网快速扩张而声名大噪,这一大胆预言似乎也有了实现的苗头。
《MIT Technology Review》科学杂志在年初发表了“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时提及,预计在5年内可以从细胞层面解决老化,GeNad分子便是其中的重要物质。该分子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酶,作用于细胞ATP能量转化的三羧酸循环。这意味着给细胞发动机烧更好的油,增加“汽车”的使用年限。
2013年,哈咈大学遗传学教授戴维德在实验室少量提纯了该生物酶,其本人和80多岁的老父亲成为了首批“尝鲜”者,一段时间的食用后,相比周围同龄人年轻不少。一时间各类名商巨贾的电话求货的电话不绝于耳。直到16年,戴维德告知已经开始从我国“港基/因”公司采购实验原料时,这一情况才有所缓解。

据了解,我国酶工业先驱王骏先生正是在当年实现了该生物酶的规模化生产,并投产了100吨的工厂,将终端价格打下来了90%,应邀入驻多个电商平台,以满足国内日益剧增的需求。
看上这个市场的不止“港基-因”一家,到了2020年7月,据统计,有超过500个品牌涌入这一市场。
资本高密度涌入后的下半场
坐拥资本之便的上市公司自是不能错过这场盛宴。主业维生素生产的金达威20年,大张旗鼓涌入该领域,一时间连续7个涨停,为市场瞩目。如今,该公司市值高达270亿元,虽然相对高点近380亿市值缩水不少,不过仍相对20年初有翻倍的涨幅,也算是搭上了这场生意的列车。

刚刚过去的6月品牌混战,在一份销售榜单中并未看到该公司出现在前5名,名列前茅的仍是较早进入该行业的 “港基/因”。
据资深从业人员透露:“目前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因为单价高达千元,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会比较谨慎,不会轻易更换品牌,行业先进入者相对更有优势。”
不过尽管对于品牌来讲,竞争激烈越来越难赚钱,对广大消费者而言或意味着更加丰富的选择,更亲民的价格。
昙花一现还是广阔蓝海?
新近的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2.64亿,这一数据还将持续增加。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则在演讲中表示,“老龄化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知名投行Merrill Lynch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未来20年看好帮助人们“活得更长,活得更久”的公司,预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美元。
长寿市场的竞争即是相关产业的冰山一角,“以前是老人不富,富人不老,现在富人也慢慢变老了,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地产大亨孙宏斌以10亿元押注老龄化相关产业时如是讲。 “港基-因”亦对未来市场较有信心,近期投资了3亿元,升级了酶法工艺,进一步扩产以满足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

对于快速成长的市场,相关人士建议:市场前景虽好,但并不是所有进入者都能赚到钱,仍需谨慎;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现代生物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但仍需理性看待;这一新兴的市场,也应被合理规范引导,谨防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