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人类,你对历史一无所知!【回应争议】

转移冲突=回避
平衡概括力,可观赏性,解释力
解决问题也不是探讨话题本身
正面面对=纠缠问题
问题不会在它发生层面得到解决,要去看本质
超纲处理,彻底消除
什么是历史?——历史哲学
什么是哲学?最方便的定义:哲学是二阶追问
一阶追问:面向直观的对象,比方说现在几点?这是个什么东西?
二阶追问是,什么是几点,什么是点,什么是时间?
历史:对过去所发生事件的一系列叙述
追问:什么是事件?文艺复兴是不是事件?它是否客观发生过?还是我们的主观想象?是不是客观的?主观的?是不是相对的?
历史观的问题?
三阶追问:纯哲学领域,对“本质”的本质的认识,对认识本身的认识
从具象到抽象,抽象之后再抽象
越抽象越具有概括力,解释力,越底层


古典阶段泰勒斯到亚里士多德,研究对象与本质的关系,近古典阶段,柏拉图到笛卡尔,休馍,康德,讲认识论,人能否认识这个世界,讲主体和对象的关系,从怀疑世界变成了怀疑人本身
历史哲学的本体论:思潮哲学,观点:我们可以从一系列的历史事件里面,找到本质,规律,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历史观,尤瓦尔赫拉利的故事驱动的历史观,都属于思潮哲学,他们都认为一系列现象背后有一个确定性的本质
历史哲学发展之后一定会怀疑历史本身,历史真的能认识世界吗?真的能客观反映世界吗?
出现了,分析历史哲学,批判历史哲学
著名论断:所有历史都是思想史,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历史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历史不具备任何客观性和解释力
最夸张的说法:中国没有历史,中国的历史最多只有60年
认识论就是怀疑人生
认识论的问题是第三阶已经达成共识的一个问题,在近代已经解决掉了
其的结论:
因果律存不存在?B一定是A导致的吗?谁能证明B一定是A导致的?谁能证明某一个东西的出现是来自于这个原因呢?
对于因果律的讨论是认识论的核心
从二元论到因果论

二元论是偏本体论的认识论,但是你未对认识进行讨论就认为世界是这个样子?,对二元论的讨论转变为对我们认识世界方式的讨论,最经典的是经验论,理性论
法国理性和英国的经验论
那他们两个的讨论互有来往,基本上对方都抓到了彼此的软肋
经验主义者攻击理性主义者说你们没有办法发现新知识,即便你们有欧式几何,但是你们发现不了一个苹果,因为苹果来自于我们的经验,我们对认识这些东西的归纳提炼出来了苹果这一个概念,所以我们能发现新知识,理性主义者攻击经验主义者说归纳法本身是无效的,因为你永远没有办法证明世界上没有黑天鹅,所以归纳法是暂时有效的结论,他一定有破溃的那天。双方都抓到了彼此的软肋,但是谁也说不了谁

直到休馍,他直接把因果律这件事情搞清楚了当然不是搞清楚了,是搞没了,他直接证明了因果律不存在,你之所以觉得太阳明天还会照常升起。是因为你是愚蠢的人类,如果你走到时间的尽头,太阳不会照常升起,对吗?你之所以觉得2点之间直线最短,是因为你是个愚蠢的三维生物,你如果是八维生物,那就不知道什么最短了,所以也就是严格讲,就是,人在绝对意义上永远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那只火鸡,通过归纳获得的经验不靠谱,通过演绎获得的理性也不靠谱。那就没有办法愉快的聊天了,因为因果律本身他不靠谱,人类没有办法获得任何知识

所以这个时候康德出来说,我服我,我退一步,我认识不到的,我不认识了,物自体不可知,彼岸世界我就不管他了,但是在我的有限理性里面,因果率它绝对存在,不仅存在,而且它是先天就存在的。他绝对是一个铁律,因为如果没有因果律,我们就没有办法认识这个世界,因为任何存在对于有限理性的人来说,都是空间上的相聚和时间上的相继。这里面都有因果律,不存在一个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尾的东西,好,在有限的理性里面,我们还是可以正常的生活。这个就是古典哲学对于认识论的一个阶段性的结论,拿到康德的这个结论就已经够了,这个结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点,第一个这个世界我们没有办法真正的认识到第二个,在我们能认识到确定能认识到的有效范围里面,因果律存在。

对己有,我记得,我对于休馍这方面所说也有过怀疑,因果为何为因果?理性证明,就绝对可知?哪些如同太阳照常升起的绝对判断,是否只是人在有限时间里得出的不靠谱东西?这个叫真实世界?这个叫客观世界?人本身固有的局限好像远超出其能够认知的范围?本身带来的认知偏向,好像就足以将真实掩盖,真的可知?何为经验,何为理性?人又如何于真实?又如何生存?怀疑,质疑,不可知有
第三阶段,修仙下凡来到凡间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内心会变得更强大,我不是开玩笑,这个很重要的一个结论就是,你从理性上能认识到这个世界没有是非黑白,有你也认识不到,第二个没有是非黑白,只有各种各样的视角,机位,不同的焦距,不同的滤镜,不同的分辨率
哪个更有用。那个就对你有用,所以你不会有很多底层的纠结,平和的心态,希望保持到我们的评论区去面对各种各样历史观争论
因为底层的,客观的世界,我们认识不到,所以我们会得出结论,就是一定有分歧,没有分歧是不可能的,好,这个我们接受
第二个,因果律对于我们来说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思辨历史哲学的一些说法就成立,比如说马克思的说法,黑格尔的说法,包括挑战应战的学说,包括我们用的这个尤瓦尔赫拉利的故事推动历史的说法,他们虽然在底层是无效的,但是他们是有用的,对于人类来说他们是有用的,所以我的视频也是有用的

有什么用?
因为故事推动世界这个史官,它会导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虚无主义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某种自由,当然有些人面对虚无主义就直接这个葛优躺了也有啊
我为什么非常推崇尼采呢?因为尼采的学说是标准的积极虚无主义,就是因为没有意义啊,所以我们创造意义,这种积极虚无主义其实会给你很多积极性,驱动力和掌控感,这是第二重要的观点
第一重要观点是什么?我们先来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世界是虚无的,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积极的尺度是什么?你可以无条件的无边界的积极吗?无边界的积极就是纳粹
大家知道纳粹的学说和尼采的学说是有非常明确的渊源的。
边界在哪里?我们来回过头来讨论二元论的问题,我们之前讲过二元论是绝大多数人有意无意存在于自己心中的世界观,因为他简单,符合直觉,而且可以帮你简化世界,但是二元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一个,它被过度简化了,我们说主观的精神世界,客观的物理世界中间其实还有一个巨大的世界被我们所忽略了,这个世界叫观念真实世界,它来自于虚无,但是它却落地成,很客观很实在的东西,我们现代文明所有的复杂性都来自于中间这个我们认识不清楚的地方

公司是主观的是客观的,钱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股票是主观的,客观的?国家,民族是主观的,还是是客观的,当然中华民族一定是客观的。有些松散的联邦制国家就不那么客观,韩国有一个导演叫李沧东,还拍了一个非常好看的电影叫《燃烧》,是反映底层青年的一些人生困惑,是个悬疑片啊。其中这个男主角跟男二号在对话的时候,他讲述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台词,他说所以说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谜语。我觉得说太对了,故事讲到一半你没有听懂,他就是一个谜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中间的这个观念真实世界,它就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这是为什么我非常推崇《人类简史》的原因,因为里面有很多叙事的,角度都是从观念真实世界切入的,所以解释力很强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处理和这三个世界的关系,直觉上的处理方式基本上全是错的,我们认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控制能力是最低的,其实是最高的,科学的发展是外向性的,至少在早期是外向型的,所以我们很快的就累积了对自然规律的把握能力,我们都可以把人送上月球了,但是不一定可以让人顺利的走出他的心理阴影,所以我们对这边的控制能力以为自己很高,其实很低,以为自己是可以上天下地的孙悟空,其实就是一个骑象人,不知道自己脚下有一头大象,然后最惨的是中间这一团谜语,我们对他完全无能为力,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底层的焦虑感,无力感,因为我们在很难去改变的地方死命的做,我们在明明已经被理性探索了很远的地方,却心安理得的保持蒙昧,对这一团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很容易很顺利的搞砸所有的事情

所以在我看来,这些理想和现实差距就是无知的内涵。
那接下来就只剩一个问题了,就是我们应该怎么办?简单归纳就是知识和信念。通过各种各样的知识,自然科学的知识,人文科学的知识,内向型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的知识,我们能去除蒙昧,知道这三个世界,我们三元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加入积极性的空间,但是知识不能解决积极本身的问题,积极本身的问题要信念才能解决,说白了就是你要有方法论,也要有世界观
其实这也是我做看本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想通过一些简洁啊,优美的结构,然后把一些同时知识组合起来,然后通过视听语言去包装它,在里面我一定会夹这一些观点和态度,然后其实是有输出世界观,输出价值观的意图,其实,上一期视频已经非常明显了,表面上在看这个历史,其实我们在讲的是某种世界观,不然尼采就不会出现好了

一定要超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