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界是一座持续互相杀戮的巨大森林,但我保持单纯 @莎夏

2021-03-25 21:48 作者:邹小樱  | 我要投稿

《巨人》世界里,最单纯的人是谁呢?


我投莎夏一票。


在104班里,莎夏一直都是小透明的存在。直到猴哥降临,在墙里搞了一波无垢巨人内测,莎夏在没有立体行动装置的情况下回到故乡,为了救出小女孩而与巨人奋勇搏斗。


围绕着回忆杀,莎夏的人物形象这才丰满起来。


出身于猎人之家,在森林里长大。靠山吃山,父亲教她捕猎的本领,这一设定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黑暗森林”或“丛林法则”。乃至巨人袭来,小女孩卡亚的母亲因为腿脚不便落了单,而被巨人慢慢享用,吓呆的卡亚在一旁无法动弹;被莎夏救出时,不停地睁大眼睛在问:为什么村子里没有人来救我们?为什么丢下我们?


孩子,在森林里,我们都是猎物。面对捕猎者,比的是谁跑得快。面对巨人,远超人类的力量差距,我们不过就是只小兔子。这便是动物性。


莎夏当然是《巨人》里最具动物性的那一位。并非是说弱肉强食,也不止是莎夏在新利威尔班中不断用弓箭来输出辅助——我说的是她的“自然性”。


爱吃的莎夏对战斗抱着最简单的梦想:“战争结束后就有土地养牛羊,有足够的肉了。”把巨人赶跑之后,她想的不是什么看海、自由飞翔,而是退耕还牧,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类就是同类。莎夏是这么想的。这也让她和马莱厨师尼柯洛度过了一段美妙的时光:莎夏爱吃他做的饭,做这么香的饭怎么会是坏人呢?尼柯洛喜欢给莎夏做饭,吃饭这么香的人怎么会是坏人呢?


没有一点点预兆,莎夏就这么死了——在《巨人》里,几乎人人都必有一死,但莎夏的死实在谈不上轰轰烈烈,甚至有点儿……窝囊?当时贾碧还不是狙击王,感觉莎夏就是这么出其不意地在一个小鬼手下领了便当。


到了后来,我们才知,“莎夏之死”成为了重要的节点。贾碧杀死莎夏,她的仇恨之火由此点燃。再到那个“最后的晚餐”,谏山创设计了一波三叠的场景,莎夏虽已殁,但她的父母、家庭、朋友、厨子、贾碧——还有当初莎夏救下的小女孩卡亚全都入宴。紧接着——


因为莎夏的缘故,马莱厨子视乎莎夏一家为自己人;

贾碧觉得马莱厨子是自己人;

马莱厨子得知贾碧是杀害莎夏的凶手,一樽爆头(爆的是马尔科头);

贾碧才知道马莱厨子不是自己人,哪怕大家都是马莱人;

贾碧发现帕拉迪岛人和马莱厨子竟才是自己人。


在贾碧世界观开始动摇,说出“不恨我吗”时,把莎夏试做救命恩人、亲人的卡亚从背后飞起一刀——杀我姐姐!亏我当你是朋友!


这场描写,是莎士比亚式的,是当代最高级的戏剧作品。


在这里,莎夏的父亲还有一段莎翁式的雄辩独白:


莎夏曾是个猎人。

我从小就教她弓箭,在森林里射杀野兽来吃。因为那是我们的生存之道。

然而我知道时代已经无法允许我们继续采用相同的生存模式。所以我让莎夏离开森林。

后来,跟世界产生连接,成为士兵的莎夏,侵入别人的土地,攻击别人却又遭到别人攻击。

结果,原本想让她离开森林,反而让她踏进了世界这一座持续互相杀戮的巨大森林。

我认为莎夏会被杀害,是因为她在森林里徘徊不去。

至少要让孩子们离开这座森林才行。不然的话,就只会在同样的地方打转。

所以,背负过去的罪过跟憎恨,是我们大人的责任。


在各种主义横飞的《巨人》世界里,莎夏的父亲看起来是和平主义者。但是,和平为什么总是口号呢?让孩子们离开森林,可世界哪里不是森林呢?猎人生活的方式,不也是靠捕猎另一个物种而得以让自己延续?在《巨人》后来,已不再是“巨人”和“人类”两个物种之间的战争,而是不同种族之间的人类的战争。你逃得掉吗?


莎夏,真的太过单纯了。她救下卡亚的那一天,她对卡亚说的是:“沿着这条路跑,就会被拯救。”在莎夏说这话的时候,她其实也是怀疑的、充满了自我说服的。莎夏死亡的那一话,谏山创在最末写一句画外音:“得到跟失去的东西,依然无法取得平衡,但是路还是要继续走下去。”这句话呼应先前,你往前走,其实并不一定会拯救,但是你也得说服自己,也得走。


单纯的莎夏,并不去想这其中的理由。


世界是一座持续互相杀戮的巨大森林,但我保持单纯 @莎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