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巨物恐惧症 当你望向那片山川原野 —— 虚拟世界的美与浪漫 其二十三

2023-06-20 16:20 作者:谎言家hyj  | 我要投稿

巨物恐惧症


1.何为巨物恐惧?

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应该称作巨物恐惧而不是“恐惧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达到所谓症的程度,就像我们在网络上随意检索就能发现的,如果达到了恐惧症的程度的话,那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同时还会伴随着许多可怕的症状,包括但不仅限于晕厥、恶心、四肢无力、流汗等等会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生理症状。

严重的可能天空上飘过一片巨大的云彩都会使我们产生所谓的恐慌。巨物恐惧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只是停留在意象中的被客观事物有序或无序编织而成的主观意识产物,他和恐惧二字所表达的源头相同,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是我们无意学习或下意识作出的情感反应。

巨物恐惧,从狭义上来解释的话这是对于巨大事物的恐惧。害怕任何相对于我们而言显得巨大的物与人;从广义的角度上来看,它也代表着对于巨大事物的好奇心

这里的狭义与广义分别代表了有着巨物恐惧的两类人。

已知的恐惧他来自于哪些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已知的事物。比如说菜刀,煤气

未知的恐惧都来自于那些我们个人生活经历中的已知的未知

这个已知的未知也不难理解。他所表达的是那些其实已经被我们接收并接受但同时又被我们所遗落或故意遗忘掉的信息。其中就包括了类似于像不堪回首的过去、被迫害或迫害他人的经历等等

前者,已知的恐惧,我们非常好辨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而后者,未知的恐惧,则通常会被我们自己隐藏起来,不仅仅是隐藏起来,他更是会成为一种实在的想象,绵延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其中就包括了我们今天的话题,巨物恐惧,就属于未知的恐惧,或者说是未知恐惧造成的许多结果中的一种。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接下去的话题将要从未知恐惧下的概念性内容细分到具体的某一种恐惧的根源上了

大家肯定都听过一句话,尼采的: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这句话之所以被传颂了这么久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囊括了种种意象,其中不仅仅有着脱离我们生活的哲学性内容。更有着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

就像我们正在聊着的巨物恐惧这么一个话题一样。同时这句格言似的话,它还有着一种疯狂的特质,这种疯狂并不来自于文学的泥沼,而是来源于我们自己

在座的各位肯定都遭遇过一类情境,就是会在生活中碰见一些背面看上去非常帅气、美丽动人,但是转到正面以后这会叫人大失所望的人,许多地方都喜欢用俗话或俚语打趣的来形容这类有着美好侧影和背影的人。

比如我们中国的背影杀手、日本的bakku—shan

这类的挖苦多少都有些卑鄙,幸好不是我们今天主要谈论的内容,因为实际上在哲学领域里或神学的研究当中,也有着这种背影杀手的出现。只不过他针对的不是人,而是在我们人类历史长河当中,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神明


2.理性之恶

有一类哲学观点说:人们通常都崇拜于神明的背面,那些神明所代表的美好,但如果我们洞见到神明的正面时,迎接我们的只会是无边的疯狂。

针对于这类哲学观点,许多后世的解释都在它们的先驱——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演变成了一种对于宗教的批判,以及向愚昧开炮的借口。但究其源头,我们会发现这类哲学观点所想要是强调的,并不是与宗教相关的内容,它恰恰并不是针对于宗教与愚昧的理性话术,他想要反省与警示的恰恰就是理性自身,他所想要拆穿的是,在理性光辉下的犹如宗教中魔鬼一般的邪恶,一种用理性来进行装扮并加以掩饰的恶,想要对我们加以警示的则是在理性光辉下的,我们身处其中却浑然不知的危险

关注时事的观众应该都注意到了一最近的一则新闻,有家长为了能够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加从容与平和的应对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考试而刻意隐瞒了这个孩子的姐姐已经车祸离世足有1月之久的事实。

无疑,在这个事件中的家长们一定会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他们克制感情,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争的最重要的东西,但是在我们刚刚提到的那一观点当中他们便成为了用理性伪装,被理性所裹挟的恶。

在现代学者,著名精神分析师雅克拉康的口中,这是人类现代文明生活的悲剧性所在。而在齐泽克的眼中,这是事件展开并开始转进了与演变的接口,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东西,它叫做“伪装”

不要觉得这些内容与我们今天的巨物恐惧这个话题无关,因为我们上面所说到的那一哲学观点,以及接下来要聊到的伪装,其实都与巨物恐惧,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3.伪装

伪装,也有哲学家、比如乔治米德,称他为扮演。他所指的是:我们会秉持某种坚定的信仰和理念,进行一种类似于舞台戏剧一般的扮演行为。

就此我们会发现,在我们现代社会下,在提倡理性的大环境当中,进行一种伪善的扮演。要相较于十七世纪,甚至是中世纪而言,要更容易缺失所谓的罪恶感。

其原因就像我们上面说的那一观点一样,古人所崇拜的是神明的侧影或背影。而现代人则认为看穿了神明的本来面貌,自然、所谓神性或使命一类的道德枷锁,就无法在我们现代社会的文化环境当中,起到所谓的决定性的作用了

从这里出发我们就会发现,刚刚所说到的那种扮演与伪装,几乎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甚至就连我们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似乎没有人能够逃离这种因理性而生,由理性而迸发的漩涡,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能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辨认出,或无意识的察觉到,他人是否在进行扮演,同时自己也能有意识的去进行,或无意识的顺从一种扮演

我们能清晰的辨认出一个人在扮演怎样的形象演绎如何的角色,以此来获取另一样东西。也能模糊的察觉到一个人是如何隐藏他暴戾的本性,洞见到他在隐藏自身的危险特质,因此许多哲学家社会学家。都喜欢将这样的交流称之为:一种在理性状态下的,被理性所限制于裹挟的无情感交互。

这种交互为我们现代社会所带来的益处是,他极大的减少了表象的冲突,那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带来了拉康口中的“实在界”也就是“实在的想象”,我们会通过想象去判定陌生的,甚至是非常熟悉的他人,在扮演与伪装下的真实意图,这种想象就像在法律上对他人进行有罪推断一样,无疑在这种理性的博弈当中、在这种理性的社交情境中,我们的心灵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影响的大小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父母,不因为别的,只因为父母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际,第1个对我们进行扮演行为的人,因此他们如何扮演,又扮演怎样的角色,几乎对我们在日后如何面对社交情境,以及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雅克拉康的镜子理论中,父母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是我们的模仿对象,我们对父母所进行的模仿,并不仅仅是行为上的模仿,还有着理解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内容。

比如我们刚刚说的那种扮演。起初,对于懵懂如白纸上的我们而言,这种扮演所为我们带来的是一种已知的恐惧。但当我们能够站起身子,能够识别镜中的自己时。这种在扮演游戏下的恐惧,就会被我们遗忘和丢弃了,成为了我们提到的未知的恐惧。

我们会理所当然的接受现状,会理所当然的接受与接受所有符合理性面容的负面情绪,这种负面的情绪就像父母总是会对我们所发出的抱怨一样“我辛苦工作就是为了改变你的未来……我曾几何时如何如何……为何你却是如今这般?……”

似乎所有经历了理性熏陶的人都会发出和接受这种在理性外衣下的怨言。因为他们在理性的外衣下似乎永远都包含着令人无法回绝的“善意”久久之类似于这样的怨言即使对我们产生了切实的影响,也会被我们浑然不觉的欲望或主动的丢弃掉

换言之我们大多数人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成长、习惯、被驯化的,然而那些被我们遗忘和丢弃的怨言,那些负面情绪实际上是不会随着时间消散的。它会绵延向另一些不可捉摸与难以追溯的意象上。比如巨物恐惧。

可能听到这,会有观众表示一头雾水,似乎这些内容与巨物恐惧乍听起来,并没有任何实质上的联系,那是因为我们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一件事情。就像上面提到尼采的那句话一样。

那些有关于伪装和扮演的内容,无疑就是一个凝望向深渊的过程。但我们却少了后半句,似乎深渊并没有理会我们的注视,我们只是单方面的望向了它。望向了父母、他人和自身的伪装与扮演

然而事实上却是深渊没有不理会我们的凝视,相反他时时刻刻的都在都视着我们。如同我们在注视着他一样,在巨物恐惧上,我们会发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我们遗忘的凝视着他人的扮演与伪装的恐惧。那些在理性外衣下的虚假善意,那些所谓的恶,汇聚凝结到了巨大的事物之上。我之所以无法察觉到惧怕巨大事物的恐惧来源于此

因为我们的理性告诉我们,他们本就如此,我们甚至无法断定,那份来自于巨大之物的恐惧,究竟是敬畏还是惊恐,因为理性混淆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一个不需要神明与信仰的世界,他们之间没有区别。

巨物恐惧的源头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恐惧

来自于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进行扮演中伪装的人,我决定了我们受其影响深浅的,这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了太多的负面情绪,而理性则不断的劝诫我们,这些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应当被接受和任何的常理,即使我们心理的本能对他们是抗拒或不解的,因此我们时常会出现一种窒息感和无力感,那些由不得我们反抗的理性禁锢了我们内心中最为真实的感受,于是我们也开始逐渐的将这些负面情绪与能量,转嫁到不可能之物上。

这些不可能之物就包括了我们想象中或现实存在的巨物,面对这些巨物,我们会自知或不自知的察觉到自身的渺小,这种渺小所带来的恐惧并不是刀、枪所会带来的危险,并不属于那种能够轻易分辨的已知恐惧。

他所带来的恰恰是在理性中无法挣扎,被裹挟与操控的感受,一种身不由己无法自主或无法获得自由的情感共鸣。

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切实地感受到深渊凝视向我们的冰冷目光

关于巨物恐惧,无论是广义狭义上的解释,其实都是一种我们在不自知的状态下,进行探究自我的过程 就像是在照镜子,无论是因为恐惧而沦陷 还是因为好奇而驻足,那些意象上的巨大事物,都会像一席划过的优美背影吸引着我们,我们会因自然的巨大感动,会因巨物的磅礴颤抖,会在他们身上感受到美好的瞬间或恐惧的深切,都是因为长久以来积压的负面情绪,那种被理性所裹挟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在尼采、笛卡尔、拉康是指是黑格尔的口中,我们面对巨物时的惊恐或被感动的瞬间,这是因为我们体察到了深渊的凝视,见证了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神明的内容。

巨物恐惧症 当你望向那片山川原野 —— 虚拟世界的美与浪漫 其二十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