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无能却嫌别人没本事,是一种病态的自我安慰


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的行为,找一套合理的说辞。
这是人之常情,也是生存的根本。
正常人对于自身行为的说辞,往往是坦率的,这并非是什么刻意而为的套路,而是因为生活本身对于这些人来说,就是坦率的存在。
哪怕活得迷茫,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春夏秋冬,走过艰难险阻之后的人生路。
但也有些人,不是一步一步走的,而是反复横跳,
也不是走过什么,而是走来走去,他们既没有能力去面对未来,也没有能力去面对自己,久而久之,这种愤懑不满的状态,需要他们找一个出口去发泄出来,他们需要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去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给自己的无能狂怒找一个说辞,使其成为支撑自己生存的代名词,
那么,如何把这个说辞“合理化”呢?

所谓“合理化”其实是扭曲合理化。
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去让不合理的事情,变得非常合理。
(自己认为非常合理)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扭曲的心态呢?其实归根究底的讲,就是因为自己无能,也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甚至还不如自己。
恨人有笑人无的想法,被渐渐放大,进而成为一种扭曲的价值观,被这些人铭刻在心。
自己无能,不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不去获得更多真实且真诚的认可,而转为沉溺于那些吹捧,亦或是以贬低他人为手段的低劣行为,事实上是非常可笑的,
因为这种行为只会让清醒的人看清他们的低劣,意识到他们在通过无能狂怒来遮掩自己的丑态,而即便是那些大多数看热闹的人,也会从他们刻意狡辩的陈词滥调之中,发现他们极其脆弱且敏感的一面,
他们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无能?
据我多年的观察,和与这些人做过深入了解之后,我发现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是知道的,
偶尔知道。
他们在清醒的时候,偶然间清醒的时候是很清楚自己的无能狂怒究竟为自己惹上多大的笑话,但是大多数是时候,他们并不清醒,
因为清醒让他们痛苦,清醒让他们悔不当初,清醒折磨着他们的心智,然后他们选择臣服。
臣服他们内心最阴暗的一面。
所以,如果说他们完全不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究竟有多么幼稚,这也许并不是客观的评价,但恰恰是因为他们知道,却不愿意改变,并且选择了用针对别人,轻蔑比他们生活要好,性格做派比他们更稳妥的人,借此来证明自己是清醒的,
或者我们换个说法:
他们害怕什么,便要痛恨什么,
越是害怕,越是痛恨。

用这种病态的自我安慰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这样的人,并不是少数。
放眼当下社会很多关系现象,我们会遗憾的发现,那些用病态的方式强调自身价值的人,
也在被病态的追捧着。
也许我们又要用到那句“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来解释他们最终的结果,
但若是细细思量,我们则会得出一个更加令人遗憾的结论:
如果追捧这些病态的存在,渐渐成为一种潮流,
那么疯狂便会成为一种现象,病态便会成为一个符号,
当人们把这样的景象当成是一种释放自我的“理由”时,
那些因为压抑而无处发泄的力量,就会倾泻在人们的肩上:
有多少憋在心中的迷茫,
就有多少不顾一切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