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诀》的阴与暗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为文学作品进行评价···也是第一次为三次元相关的作品进行评价···不过作为第一次,而且又是深夜。大家就当我 是半夜睡不着看球看傻胡诌的吧
因为一直比较喜欢沉迷武侠小说,所以相关的武侠作品也一直没断过。而最近重温了一遍金庸的《连城诀》,这部作品相对于《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其他作品,知名度算是比较低的。但是其中的内涵和影射的东西确实最丰富的,也是值得品读和反思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金庸的倒数第五部作品,于1963年到1966年间连载。故事的总体架构非常简单,主要讲述了农家子弟狄云因为生性质朴,屡被冤枉欺骗,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看穿人世险恶,回归自然的故事。有点现在屌丝逆袭的意思,但咋一看故事结构和过去金庸的故事框架差不多···但是书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人物性格鲜明,尤其是中间却有穿插着很多插曲和暗藏的主线。如梁元帝的宝藏,万氏父子跟凌退思的博弈··但是不同于其他的故事,《连城诀》的故事原型更多取自于金庸身边的一个人。
金庸小时候,老家有个长工叫和生,是个驼子,与之感情深厚。驼子是江苏丹阳人,家里开一家小豆腐店,父母替他跟邻居一个美貌的姑娘对了亲。家里积蓄了几年,就要给他完婚了。这年十二月,一家财主叫他去磨做年糕的米粉。这财主又开当铺,又开酱园,家里有座大花园。财主家过年要磨好几石糯米,磨粉的功夫在财主家后厅上做。因为要赶时候,磨米粉的功夫往往要做到晚上十点、十一点钟。这天他收了工,已经很晚了,正要回家,财主家里许多人叫了起来:“有贼!”有人叫他到花园去帮同捉贼。他一奔进花园,就给人几棍子打倒,说他是“贼骨头”。好几个人用棍子打得他遍体鳞伤,还打断了几根肋骨,他的半边驼就是这样造成的。他头上吃了几棍,昏晕了过去,醒来时,身边有许多金银首饰,说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又有人在他竹箩的米粉底下搜出了一些金银和铜钱,于是将他送进知县衙门。贼赃俱在,他也分辩不来,给打了几十板,收进了监牢。本来就算是作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罪名,但他给关了两年多才放出来。在这段时期中,他父亲、母亲都气死了,他的未婚妻给财主少爷娶了去做继室。他从牢里出来之后,知道这一切都是那财主少爷陷害。有一天在街上撞到,他取出一直藏在身边的尖刀,在那财主少爷身上刺了几刀。他也不逃走,任由差役捉了去。那财主少爷只是受了重伤,却没有死。但财主家不断贿赂县官、师爷和狱卒,想将他在狱中害死,以免他出来后再寻仇。他说:“真是菩萨保佑,不到一年,老爷来做丹阳县正堂,他老人家救了我命。”他说的老爷,是金庸的祖父。金祖父接任做丹阳知县后,就重审狱中每一个囚犯,得知了和生的冤屈。可是他刺人行凶,确是事实,也不便擅放。金祖父辞官回家时,索性悄悄将他带了去,就养在家里。和生直到抗战时才病死。他的事迹,金父、金母从来不跟人说。最后和生跟金庸说的时候,以为他那次的病不会好了,也就没叮嘱金不可说出来。这件事一直藏在金庸的心里。《连城诀》是在这件真事上发展出来的,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和生的经历跟狄云前期基本上是一模一样,可以说金老爷子真的是根据现实取材了。
《连城诀》作为一部武侠小说,跟其他几部主题所表达的主题意图完全不同。既没有国破家亡,也没有民族大义,更没有为国为民···反之整部作品充满了暴力,阴暗和人性的丑恶。而这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极其相似,它不遗余力地揭露人性丑恶和物欲异化,可以说是对人欲望否定的同时也是对人性和文化中正能量一面的肯定。而作品中的丁典对霜华的爱,宁愿一直坐牢也永不背弃,水岱为救爱女不惜身死雪山,狄云面对巨大宝藏无动于衷,这些都可以看出金庸并未一味的写出丑恶的深渊,更多的是对它的否定和反抗。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文本中塑造得出彩的人物并非主人公狄云,而是几个反派形象,尤其是花铁干和血刀老祖。花铁干这个人物即使拿到严肃文学的人物中也毫不逊色,可以看出金庸对这个人物的刻画是非常重视的,花铁干的出场是以一代大侠的形象出场的,且“一生行侠仗义,并没有做过什么奸恶之事”(当然···仅仅是看上去那么行侠仗义而已),但是在三位兄弟惨死之后,花铁干的人物形象就开始崩坏。不断的体现出他小人和怕死的一面···最后因为在怕死的心理下竟在屈服在已是强弩之末的血刀老祖心理之下,以至跪地求饶,大献馅媚,甚至不惜想各种说辞为自己开脱。而在雪谷的后期为了苟活,不惜吃了兄弟们尸体,在出谷之后为了掩盖自己的丑行不断往救过自己命的睡笙跟狄云身上泼脏水,以至于武林人士和乡民不再相信水笙,这些所作所为可以说是卑鄙无耻,甚至令人作呕,也可以说是小说中的惊人之笔。好端端的一代大侠,就这样迅速的走到反面成了一个大恶人,对此,文中也给出了相应解释:“今日一枪误杀义弟刘乘风,心神大受激荡,平生豪气霎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再受血刀僧大加折辱,数十年压制在心底的种种卑鄙龌龊念头,突然间都冒了出来,几个时辰之间,竟如变了一个人一般。”金庸在此以极其敏锐的眼光发现了在正常秩序下被压抑和窝藏着的卑劣人性在特殊情况下骤然爆发的可能,花铁干性情的前后巨变不仅袒露出人性中所固有的弱点及其复杂性,同时也是对社会中普遍认可的文化道德一种质疑,这种在人身上业已形成的牢固的道德秩序不但不能有效地帮助花铁干度过难关,反而成了一种催促其自我毁弃的强大推力,不能不引人思考,这或许正是《连城诀》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而另一个角色就是血刀老祖,血刀老祖是血刀门第四代掌门,虽然出场不多但是却是刻画很成功的一个角色。作为一个反派角色,血刀老祖跟以外几个反派不同的是他似乎本身就是 为了做坏事而做坏事。小说中的五大反派(凌退思,万震山,万圭,戚长发,言达平)都是衣冠禽兽,都是勾心斗角的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只有血刀老祖没有目的仅仅是为了做坏事而努力。这样的角色放在《天龙八部》或者《射雕英雄传》中估计死十次都不够,而放在《连城诀》当中却显得无比可爱。血刀老祖的坏可以说是毫不伪装,也不做作···可以说他的坏正好跟书中其他的反派成了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就好比撕去了书中所有反派的伪装和面具,他越是光明正大的做坏事就越是对书中那些所谓的“正派”人士一个莫大的嘲讽。而他的武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可谓是出神入化,雪谷一战他勇斗“南四奇,落花流水”可谓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个经典战例。他十分巧妙的地形,敌人的心理和自己的优势,成功击败了四个人(要知道,“南四奇”四个人随便一个武功都不在血刀老祖之下),这场战役比乔峰聚贤庄,张无忌光明顶更有看点。而除去他坚持不懈做坏事一方面和强大的战力以外,更多的在与他骚话连篇和对狄云的关心。可以说血刀老祖是除丁典,水笙和戚芳之外对狄云最好的人···见面没多久就帮狄云医好了腿,打通了经脉···仅仅就因为他以外狄云是自己的徒孙。可以说这个角色刻画是非常成功的,就犹如一面镜子,他越是坏越是做坏事,就对其他的反派角色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或许这也是《连城诀》中的一个亮点和灵魂。
《连城诀》,反应尽了人性之中的阴暗面,但世间爱恨因果,却又不全是邪恶的。看《连城诀》,为它反映的人心毒辣感慨,更为它所展现的爱与善之美丽感慨——深夜里戚芳在烛光中的祈祷;狄云为自己的大仇人拿出解药;丁典每天望着窗边的花守着一份明知得不到的幸福,凌霜华在棺材里刻下来世做夫妻的心愿……纵然倾尽心血,又如何抵得过沧海桑田?爱也好。恨也罢。或许这便是人生的无常,无常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