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19篇【保护弱者】

2023-03-20 11:00 作者:傅小凡讲宋明史话  | 我要投稿

我们上集讲到,当偿还了父辈的债务,子女们成长壮大之后,要学会保护弱者。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小明也曾经问自己的父母。

有一天,五岁的小明和爸爸、妈妈和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小明。小明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爱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

可是,有人却说“保护弱者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其理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将生物进化的理论挪用到人类社会。这就是所谓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主义是十九世纪以前,西方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目的是为他们的强盗行径和殖民主义罪行进行辩护。

人类从动物进化而来,因此与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其中重要的区别就是,人类知道保护弱者,这是人类的美德,更是我中华民族的美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界的规律,绝对不应该是人类社会的法则。

当然,在保护弱者的时候,必须注意几点:

第一,保护弱者要以尊重弱者为前提。很多弱者不是因为身体弱小,而是因为生理特征与局限。比如,妇女和老人,保护他们必须以尊重他们前提,并且争得他(她)们的同意。

第二,帮助弱者成为强者。有些弱者由于各种原因,处于生活的贫困状态,帮助他们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满足他们的任何需要,而是鼓励他们努力奋斗,帮助他们成长壮大,最终成为强者。比如,扶贫不是救济,而是帮助贫困者自主创业,自力更生,最终走向富裕。

可是,究竟什么人属于弱者,人们的观点并不一样,造成分歧的原因之一,是人的认知偏差。那么,人为什么会存在认知偏差呢?我们下一篇再讲。

第19篇【保护弱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