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孝武帝传下

2023-08-10 14:50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皇上接着东巡海上,依礼祭祀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和四时主八神。齐人上疏谈论神怪奇方的人数以万计,可是都没有效验。因此皇帝又增派船只,命令谈说海中神仙的几千人都去求访蓬莱仙人。公孙卿拿着使者符节,曾先去名山等候神仙,到了东莱,说在夜间看见一个人,身长数丈,等靠近后就不见了,只看到他脚印特别大,像禽兽的脚印。大臣中有人说看见一个牵着狗的老人,说“我要见天子”,然后又不见了。皇帝听说有人看见了大脚印,不相信,等到大臣中有人说到老人时,则又深信是仙人。因此,皇帝逗留在海滨,拨给方士们驿车,又派遣数以千计的使者访求仙人。

四月,皇帝回到奉高,皇帝考虑儒生和方士议论的封禅,各人的说法不同,都不符合常理,难以施行。天子又去到梁父山,依礼祭祀地神。乙卯那天,命令任侍中的儒生头戴白鹿皮帽,穿上插笏的官服,举行射牛仪式。在泰山下的东方设坛祭天,和郊祀泰一的礼仪相同。祭天用的祭坛宽一丈二尺,高九尺,祭坛下面放着封禅文书,书的内容是秘密的。行礼完毕,天子单独带了侍中奉车都尉霍子侯上泰山,也举行了一番祭天仪式。这些事都禁止外传。第二天从山北的道路下来。丙辰日,在泰山脚下东北角的肃然山举行了祭地仪式,和祭祀后土的礼仪相同。这些封禅仪式,天子都亲自拜祭,身穿黄色祭服,并且都用音乐伴奏。用江淮一带出产的有三条脊骨的茅草作为神灵的荐席,用象征五方的五色泥土填满祭坛。放出远方进贡的奇兽飞禽和白色野鸡等物,祭仪格外庄严隆重。兕牛、族牛、犀、象之类都不使用。皇帝一行都是先来到泰山,之后再离开的。封禅祭祀的地方,夜晚都似乎有亮光出现,白天有白云从祭坛中升起。

天子从封禅之处回来,坐在明堂上,群臣相继祝颂,于是皇帝下诏给御史说:“我以卑微之体继承了至高无上的权位,兢兢业业,深恐不能胜任。我德行浅薄,不懂得礼乐。祭祀泰一神以后,天空似乎出现了祥瑞之光,我好像看到了什么,被这奇异的景象所震惊,想停止祭祀而又不敢,所以登上泰山祭天。到了梁父山,然后于肃然山祭地。从此修德自新,希望与土大夫共同有个新的开始,赐给庶民每百户人家牛一头、酒十石,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孤儿寡妇加赐布帛二匹。免除博县、奉高、蛇丘、历城四个地方的徭役,不缴纳当年的租税。大赦天下,和乙卯年的赦令一样。凡我经过的地方,免除监外执行的劳役。两年以前犯罪的,都不要再审讯治罪。”又下诏说:“古时天子每隔五年巡狩一次,到泰山祭祀,来朝拜的诸侯都有各自的住所,命令诸侯各自在泰山下修建官邸。”

天子既然已经在泰山封禅,没有遇上风雨灾害,方土们又说蓬莱各神山似乎也将找到了,皇上很高兴,认为自己也许能遇到神仙,于是又东行到海边眺望,希望看到蓬莱仙岛。这时奉车都尉霍子侯突然患病,当日就去世了。皇上这才离去,沿着海岸,向北到达碣石,之后从辽西巡视,经过北方边境,到了九原。五月,皇帝回到了甘泉宫。主管官员提议将宝鼎出现那年定为元鼎,由于今年举行了封禅大典,年号就定为“元封”,以今年为元封元年。

这年秋天,有颗光芒四射的星出现在东井。过了十几天,又有颗光芒四射的星出现在三台宿天区。望气的官员王朔说:“我观察天象的时候,只看到此星出现时像葫芦一样,一顿饭的工夫就又隐没了。”主管官员说:“陛下建立了汉朝的封禅礼制,上天出现德星作为对您的报答。”

第二年冬天,皇帝前往雍县郊祀五帝,回来时,以拜谢祝祷的仪式祭祀泰一神。祝词说:“德星光芒四射,预示美好吉祥。寿星一再出现,显示天下安宁,灿烂光明。信星明白显示了国运长久,皇帝恭敬地拜谢祝祷,请享用进献的祭品。”

这年春天,公孙卿说在曾在东莱山看到仙人,那位仙人好像说“要见天子”。于是天子来到缑氏城,任命公孙卿为中大夫。随后来到东莱,停留了好几条,什么也没看见,只看到了大的脚印。皇帝又派遣数以千计的方士访求神怪,采集灵芝药草。这年干旱,皇帝再无出巡的合理理由,便在万里沙祷祀,经过泰山时进行了祭祀。回去时,到瓠子口,亲自去部署堵塞黄河的决口,逗留了两天,沉下祭品祭祀河神,然后才离开。皇帝派两个将军率兵堵塞河道的决口,使河水迁徒,从另外两条河道流过,恢复了大禹治水时河道的原貌。

当时已灭南越,越人勇之对皇帝说“越人有信鬼的风俗,并且每次祭祀时都能见到鬼,往往有效验。从前东瓯王敬鬼,寿高一百六十岁。后世子孙对鬼怠慢了,所以衰败下来”。于是皇帝命令越巫建立越式祠庙,只有祭台,没有祭坛,用来祭祀天神、上帝、百鬼,用鸡骨卜问吉凶。因为皇帝相信这些,所以越祠和鸡卜从哪个时候逐渐开始流行起来。

公孙卿说:“仙人可以见到,只是皇上每次求访都很匆忙,因此见不到仙人。现在陛下可修建楼观,像缑氏城那样,供设肉脯、枣子,应该就能请来仙人。而且仙人都喜欢住在阁楼上。”于是皇上命令在长安建造蜚廉观和桂观,在甘泉宫建造益延寿观,派公孙卿手持符节,陈设供品,迎接仙人。然后又建造通天台,把祭祀用的器具放置台下,准备招来仙人。这时又在甘泉宫修建了前殿,开始扩建许多宫室。夏天,有芝草生在斋房中。天子由于黄河决口被堵住,兴建了通天台,天上似有神光的瑞应,于是下诏说:“甘泉宫中生出九茎灵芝,大赦天下,免除监外服徒刑的劳役。”

第二年,征伐朝鲜。夏天干旱。公孙卿说:“黄帝时举行封祀,就有天旱,为了使封祀坛的土干燥,旱了三年。”皇上于是下诏说:“天旱,意思是天要使封祀坛的土乾燥吧?为此,命令天下的百姓隆重地祭祀灵星。”

又过了一年,皇上到雍县郊祭,在通过回中的道路时,去那里进行了巡视。春天,到达鸣泽,然后从西河返回。来年冬季,皇上巡视南郡,到江陵而东行,登上潜县的天柱山,依礼祭祀,称这座山为南岳。顺江而行,从寻阳出发,到达枞阳,经过彭蠡,沿江祭祀了这些地方的名山大川。往北到达琅邪,然后沿海北上。四月中旬,到达奉高县,举行封禅大典。

当初,皇帝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泰山脚下的东北方有古时的明堂遗址,所处位置险峭而不开阔。皇上想在奉高县附近修建明堂,却不知道明堂的制度。济南人公玊带献上黄帝时的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没有墙壁,用茅草盖顶,四周有水沟相同,环绕宫墙的是复道,上有楼,从西南进入殿堂,被称作昆仑道,天子从这里进入,拜祭上天。于是皇上命令奉高县依照公玊带的图佯,在汶上修建明堂。到元封五年举行封祀,就在明堂的上座祭祀泰一、五帝,高皇帝的灵位设在对面。用二十头牛祀后土于下房。天子从昆仑道进去,开始按照郊祀的礼仪在明堂拜祭。祭礼完毕,在堂下焚祭余的牲肉。之后,皇上又登上泰山,在山顶举行秘密祭祀。在泰山脚下祭祀五帝,都依照他们各自的方位,只有黄帝和赤帝是在一起,由主管官员随行祭祀。在泰山上燃火,山下也都燃火相应。

又过了两年,正是十一月甲子朔日,早晨与冬至相交,推算历数的人以这一天作为新历法的起点。天子亲自到泰山,在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那天,去到明堂祭祀上天,不举行封禅。祝辞说:“上天增授皇帝泰元神策,周而复始。皇帝恭敬地拜谢泰一。”皇上又东行来到海边,考察前往海上求仙的人和方士,没有结果,然而还是派遣了更多的人前往,希望能遇到神仙。

十一月乙酉,柏梁台发生火灾。十二月甲午初一,皇上亲临高里山禅祀,祭祀后土。有去到渤海,想以望祀遥祭蓬莱那样的仙山,希望能够前往仙人所在的异域。

皇上回到京城后,因为柏梁台遭火灾被烧毁,就在甘泉宫上朝,接受郡国的会计簿册。公孙卿说:“黄帝建成青灵台,十二天被烧,黄帝又建造明庭。明庭就是现在的甘泉宫。”方士多说古时帝王有建都甘泉的。此后天子又在甘泉宫上朝接见诸侯,在甘泉宫建造诸侯官邸。勇之又说:“越人有这样的习俗,火灾后再建的房屋一定要比烧毁前的大,用来制服灾殃。”于是就建造建章宫,设计千门万户,前殿高度超过未央宫。东面是凤阙,高二十多丈。西面是唐中苑,周围数十里的虎圈。北面挖了一个大水池,池中的渐台高二十余丈,池名叫泰液池,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类似海中的神山、龟、鱼之类的石刻。南面有玉堂、壁门和神鸟之类的雕像。还建立神明台、井幹楼,全都高五十余丈,楼阁间连接着车道。

夏天,汉朝改革历法,以夏历的正月为一年的开始,颜色尚黄,官名印章更改为五个字,因而就把年号改为太初元年。这一年,西伐大宛。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丁夫人和雒阳虞初等人用方术祭祀,在祭祀时乞请鬼神加祸于匈奴和大宛。

第二年,主管官员说,雍县五畤祭祀时没有使用煮熟的牲畜等祭品,也没有出现芬芳的香味。皇上便命令祠官将熟牛犊进献五畤,五帝食所用颜色的祭品,用木偶马代替小马充当祭品。只有祭祀五帝时用小马,天子亲自郊祀用小马。祭祀名山大川用小马的,也全部用木偶马代替。天子出巡经过时祭祀,才用小马。其他的礼节和原来一样。

又过了一年,皇上东行,巡视海滨,考查有关神仙一类的事,没有应验的。有的方士说“黄帝时建造五城十二楼,目的就是在执期等候仙人,称为“迎年”。皇帝允许依照他所说的样子去兴建,称为明年。皇上还穿上黄色衣服,亲自依礼祭祀上天。

公玊带说:“黄帝时虽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但风后、封巨、岐伯要求黄帝在东泰山封祀,在凡山辟场祭地,以与符瑞相合,然后才能长生不死。”天子便命令准备祭祀用具,来到东泰山,看到东泰山矮小,与它的声名不相称,就命祠官依礼祭祀,不举行封禅大典。以后命令公玊带在那里供奉祭祀,等候神灵。夏天,皇上便回到泰山,举行五年一次的封禅典礼,礼节和原来的一样,还增加了在石闾山祭地的礼仪。石闾山在泰山脚下的南面,方士中有很多人说这是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所以皇上亲自禅祀。之后五年,皇帝又到泰山封禅,回来途中还祭祀了常山。

当今天子所兴建的神祠,泰一、后土,每三年天子亲自郊祀一次,所建立的汉家封禅制度,每五年举行一次。薄诱忌还奏请修建了泰一和三一、冥羊、马行、赤星五座神祠,由祠官宽舒按规定的时间举行祭祀典礼。这五祠和泰一、后土祠合起来共六祠,都由太祝管理。至于像八神等神和明年、凡山等其他著名山川的神祠,天子经过时就祭祀,离去后就停止。方士们所兴建的神祀,各自主持祭祀,本人死了就停止,祠官不再掌管祭祀,其他神祠都按照最初的规定办理。当今皇上封禅,此后十二年再来回顾,会祭遍了五岳、四渎。而方士等候和祭祀神仙,入海访求蓬莱,始终没有结果。而公孙卿这些等候仙人的方士,还以巨人脚印来当借口,却没有效果。天子日益厌倦方士的奇异迂阔的谈论,然而始终笼络他们,期望遇到真正的仙人。从那以后,方士谈论祭祀神仙的更多了,可是效果如何,是可以看到的。

太史公说:我跟随皇上出巡、祭祀天地诸神和著名山川,参加了封禅。我进入寿宫侍祠听到祭神的祝祠,观察研究方士、祠官的言论,于是坐下来按照时间顺序叙述自古以来从事祭祀鬼神的事情,具体地揭示它的表面现象和内在的实际情况,后来有见识的人,应该能从这里看到当时的情形。至于俎豆珪玉币帛的详细情形,献祭酬神的礼仪,在主管官员那里都有具体的规定。



孝武帝传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