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讨论篇】长将?连将?是否可以混为一谈?
各位三国演弈爱好者,大家好,这里是某科学的邻家索菲。即某位闲云野鹤一般的三国演弈元老玩家邻家默小七。
今晨,某位棋友给我发来一段他和官方人员的聊天记录,说的是他在线下和人对弈三国斗时,偶然走出这样一个局面。如下图,

如图所示,蜀杀汉,吴魏结盟。此时由于东汉子力激活归蜀,所以汉炮皇甫嵩对东吴孙权形成了将军,此时轮到吴走棋解将。
1.炮6平8,炮5进3,(轮空)。
2.前馬进6,炮5平1,(轮空)。
3.馬6进7,馬6进5,(轮空)。
4.馬8进6,馬5进3,(轮空)。
5.馬6进5,馬3退5,(轮空)。
6.馬5进6,馬5退3,(轮空)。
7.馬6退8。如下图,

如图所示,由于吴应将后,轮到魏走棋,魏子巧妙的借助汉炮皇甫嵩连续运子将吴抽蜀子,蜀连续被轮空。
那么此时问题来了,魏的6次连将吴,算不算长将?该不该判负?这也是该棋友提出的疑问。
首先我先来解释下什么是长将。
长将:指对局中一方连续不停照将而形成循环者。(摘录自《象棋词典》上海文化版,2015版,屠景明、杨伯伟编著。)
而我们来仔细看一下这局中魏的招法,没有任何棋子在两点之间循环,甚至在将军过程中,还消灭了蜀双車一馬。因此,这种带吃子、没有循环往复、有战略目的的连续将军,属于是连将,并非长将。因此是可以允许的。
接下来附上官方与棋友、我与棋友、官方与我的讨论。

Part 1:棋友与官方的对话
棋友:我发现魏吴联盟可以利用皇甫嵩消灭大量蜀国棋子,这是一个很好用的战术,但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魏借蜀炮将吴,连续7个回合,那么这个过程中,七次将吴……算不算长将呢?如果算的话,要判负应该从哪一步来判呢?判谁负呢?我没能想明白这回事,所以来问问您。
官方:嗯,这应该不算长将。蜀的最佳策略确实是联吴攻魏。
棋友: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将下去,不是也会阻碍对局继续么?蜀国一直被轮空。
官方:魏并不是主动将军,只是利用了规则。所以蜀应该尽量规避这样的局面形成。
Part 2:棋友与本人的对话
棋友:其实我是想问如上这个问题,元让,你怎么看?【此处借用了“元芳你怎么看”的梗。】
本人:我觉得没啥问题。限制的太死的话,就失去灵活性了。
长将是无意义长将,循环反复,你看魏,可有在两点之间一子循环?你要分清长将与连将的区别。
我觉得,三国棋目前的规则挺好的也基本完善了。再改,或是提建议,怕是会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我还是那个观点,总不能因为一局棋某个局面让某一方吃瘪了,就要求改规则。这是战略问题,这是计谋问题!规则在那,实施者当然想这样,被打的一方则要考虑怎么才能不让敌人用这个策略。
如果用规则限制死,我觉得就太没意思了。这样对于官方的“鼓励进攻”也有影响。
棋友:但是如果魏吴一直这样将军……蜀国永远被轮空……
本人:蜀直接认输不就行了?反正肯定是被削弱到劣势。
棋友:这……
本人:你不能因为一局棋,让规则改了。
棋友:我感觉这个有两个类似局面,赳赳战马也类似,这个但是不是长将。
还有一个,你还记得么?蜀杀汉,蜀国三个炮分别在吴8.9.10路,魏炮移动将吴。
(这里附上包含棋友提到的局面的专栏)

本人:三个。还有威武单车、雄伟炮兵。至于这三个排局,我自己做的专栏,能不记得么?至于第二个,就有点像是抬杠了。
魏炮那是无意义循环将,跟这个带吃子,变换子力、变换位置将是有区别的。看来你还是没分清什么是长将,什么是连将。
如果连将也按长将判的话,三个排局,全部作废!!!因为那就是无限轮空被利用的一方。而且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中象残局,基本也都是红连将黑,因为有一步将不到,黑立即反杀红!你能说那种有战略目的的连将是长将么?
至于这个局面,我更觉得没啥问题,其实我对于三国演弈的长将判负是有抵触的。你知道我为啥不删掉移祸江东那条视频么?吴长将魏,蜀吃掉魏車,那是很精彩的配合。早期我和走麦城多次使用,也没啥问题。
因为这个配合,也是要看两个人的心理的。如果一个人不配合,你觉得还有可能继续下去么?只有两人认为这样对自己都有利,他们才会继续,一旦有一人发现这样下去会让另一人做大,他会立即停止。
移祸江东那一局,吴蜀在联合消灭一个魏車以后,蜀立即改变了策略。逼着吴自食其力……明明魏仍然对蜀有威胁,但是蜀却停下来了。吴只能是被迫改变策略,从后方增兵攻魏。移祸江东,虽然有两处和现行官规不符,但是它的精彩度,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棋友:其实这个方法,三种联盟都可以用,但是魏吴联盟最容易用。
本人:吴如果不想让魏利用,直接两回合加强中路就行了,吴之所以让魏用,是因为这样对吴也有利。
特定的型,特定的情景,产生了特定的战术,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最近在看辩证唯物主义,现学现卖了属于是。】
(三国演弈三大江湖排局专栏一并附上)



Part 3:本人与官方的对话
本人:昨天某位棋友似乎问了您一个问题,今天他也把这个问题跟我讨论了,我觉得他的观点不对,并且提出了我的看法。
官方:嗯,昨天问过我三国斗里的一个问题,我觉得不应该算长将。
本人:这肯定不算,只能是有目的的连将,就像中象红先胜的残局那样。
官方:对。
本人:其实我认为,规则不能定的太死,否则会失去灵活性,以及限制了某些精彩战术的出现机会。所以,只是长将三次判负就行了,连将没必要限制。毕竟如果把连将也限制了,那么没人敢去进攻了,都会投鼠忌器,畏首畏尾,对于鼓励进攻也是个打击。
官方:嗯,是这个意思,规则越多越复杂,玩的人越少。
本人:嗯,主要是玩的开心最重要,要是这样限制那样限制,都被吓跑了……
官方:开心最重要,这个是关键。

到这里呢,这个讨论基本也就结束了,得出的结论很简单,连将不等于长将,没必要限制。任何一方都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毕竟规则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还是那句话,并不是谁主张就对谁有利。
最后附上本人根据这个战例排布的三个标准版三国演弈排局,可以试着体验下。



其实这个战术总结就是:
蜀杀汉,魏借蜀子将吴,抽蜀子。
魏杀汉,吴借魏子将蜀,抽魏子。
吴杀汉,蜀借吴子将魏,抽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