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次韵辛弃疾名作《水龙吟》自况 的掉书袋注解
5月28日,是辛弃疾的诞辰,晚上我写下了这首词:
水龙吟·用稼轩《登建康赏心亭》韵即我
废荒古道晴芳,漫侵衰草闲河际。捉绵弄絮,记言留语,待宾剪髻。昌谷门前,鬼神乱舞,淮阴乞子。纵长缨数请,典籍翻尽,终初解、怀沙意。
孔炽炰鳖鲤脍。苦出车、阏伯成未?微思柔志,一生抛却,浩然养气。难望佳期,任他明月,无心从此。待弹冠再沐,纶巾素彩,为红尘泪。

这是一首次韵诗,属于“和诗”的一种。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有言: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被我整合到了第一句里,它的上一句说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以做此和诗也。

晋朝有一个名将叫陶侃,他的曾孙子我们很熟,叫陶渊明。陶侃他妈,不是,有点别扭,陶侃他母亲,曾经做过一件很离谱的事。陶侃早年家里还很穷的时候,一次,鄱阳的孝廉范逵来拜访他,但是家里拿不出能招待人的东西来,他母亲就把发髻给剪了下来,拿去卖钱换了桌酒菜。这个故事在《世说新语·贤媛》篇里有,但也被录入了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里,陶侃的传在列传的第三十六章,是真是假,自行判断。


昌谷是唐代著名诗人,不对,诗鬼李贺的故乡。李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称。可惜英年早逝,于公元816年在昌谷故居整理完诗稿之后病逝。
淮阴则是西汉军事家,兵仙韩信的故乡,韩信早年,胯下之辱那段时间,还是无业游民,最后“功高无二,略不世出”,“国士无双”。
请缨是西汉外交家终军的故事,《汉书》记载的原话是: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翻译一下就是:皇上你给我根绳子,我马上就把南越王给绑过来。
《怀沙》是屈原的《九章》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屈原临死前作的绝笔。怀沙指的就是屈原投汨罗江时为了保证成功,在怀里抱了块儿石头。
孔炽一句整合自《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的《六月》篇,讲的是跟蛮族“猃狁”的艰苦战争。《出车》是前面《鹿鸣之什》的一篇,写的是一开始出征的时候。当然,这些是通行的《诗经》的解释,目前依然缺乏证据。
阏伯是古代人名,高辛氏的儿子,负责在商丘祭祀大火星。大火星也因此得名“商星”。
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一堆,我就不赘述了。

唐朝李益有一首《写情》: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被认为是屈原作品的《渔父》里讲屈原说过: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弹冠是指弹去冠上的灰尘。所以也被用来表达喜悦,并引申出了做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