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第二|“学什么都慢”请进,效率高的方法我摊牌了

1、学习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输入,一方面是输出。
输入是把别人的知识放进自己的脑子里。
即听课、阅读、记忆(听读记)
输出是把脑子里的知识表达出来,可以是写作、口头表达、实际应用(写讲用)
写:总结,形成思维框架
讲:教授,说给别人或自己听
用: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学习过程
输入→散点输出(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梳理)→完整输出(建立知识体系,做成套卷子,解决实际问题)
3、怎样确定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以目标为导向,目标不同,掌握程度不同(看看自己要怎么用,考试考什么,用)
(1)应对考试:
以高中《岳阳楼记》为例:
考试要考默写、阅读理解、作文
所以在这学篇课文是我需要:
①以会背诵,会默写,不写错字→默写得分
②掌握作者情感,写作背景→阅读理解得分
③掌握写作手法,积累好词好句并应用在作文中→作文得分
(2)更高阶的输出:将知识点创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解决自己实际生活的问题(比如利用虹吸效排水),发明新专利新产品,造福社会。
因此,输入是前提(先看了才有可能会)、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知识);输出是结果、目的(我要解决这个问题我才来学习这个知识)
不同知识点根据自己的需要,有不同的掌握程度,有些要背,有些要会默写,有些要融会贯通。
输入后通过输出来检测自己没有掌握的点,再进行输入确保知识点掌握,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谢谢up🐷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