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反东浩纪“数据库消费”》根本就没有批到点子上
虽然已经两个月过去了,但是每次想起来都是越想越气。因为我对这个文章评论了几句,帮东浩纪说了两句好话然后就被拉黑了,并且把我评论删了(虽然不排除是叔叔动的手),单方面宣布自己精神胜利。
和我对喷我没什么意见,而且我什么水平我自己也知道,不像是某位大佬,读了一大堆书,懂了不少理论,并且很擅长批驳这些理论。但是拉黑了不给人说话是什么意思,你精神胜利输出爽了,我是越憋越难受。不过也好,反正你也不屑于看,我就随便喷了,我也不打码了反正是谁大家都清楚。闲话就说到这,下面是正题。
一条条来回应吧
空气系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先回忆一下当时我说的。大致上是说了东浩纪的数据库消费理论来自于大塚英志的物语消费论;物语消费论考察了TRPG以及仙魔大战巧克力的营销模式。而数据库消费对于绿色app上的tag也有着解释效力。还稍微提了两句数据库与我们学广告营销的天天讲的平台思维的关系以及动物化2里提出的环境分析型解读。我不知道你是不懂TRPG还是不懂营销传播还是不看本子。总之如果我说的几句你都看不懂我只能说我怀疑你的阅读理解能力或者混二次元的资历。
然后看我一个视频标题和简介里的参考资料就妄下判断也是多少有点有点了。你为什么会认为我一个视频就能创造一个什么“整个日本动画发展史就尽在我掌握之中了”的虚假的满足感这种东西。
还是复读一下视频的结尾
第一,空气系只是这个时代众多流行文化发展脉络中的一支,它不是唯一的,更不是独特的,而是在整个时代环境下的其中一个体现。 第二,空气系/日常系这一概念诞生至今已经超过15年,其最早出现的作品更是超过了二十年,早已经不是新的东西了。 受制于能力,我所做的,也不过是从故纸堆里把它重新捡起并且整理了一下。空气系的未来,会有怎样的想象力,会产生什么新的变化,就让我们一起享受吧。
我借着一个视频,从空气系出发,介绍了一下宇野的批评(东浩纪甚至都介绍的很少,只是当做引子用)。这种批评也是从作品出发,切入的是社会思想环境或者说想象力这一类的东西。标题是为了蹭热度+当标题党,这个我也不否认。如果说对于社会环境的认识不能帮助理解旧作品,那么什么才能帮助理解旧作品呢?我是个复读机,所以提不出什么深刻有洞见的观点,但是介绍旧有的观点又有何问题呢?

这一段更是难绷至极,问题太多以至于得一点点说。
首先是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的这段话,所谓日常生活本身是指的欣赏的。这确实在kon男高这样的作品里有体现。但是这样一句话就可以穷尽了空气系了嘛?到底是谁充满了 “整个日本动画发展史就尽在我掌握之中了”的虚假的满足感。
最简单的问题,如果日常生活就是日常系的全部的话,那么为什么登场角色是美少女或者是中学生而不是gaba穴daddy?为什么他们在搞音乐、开咖啡厅、爬山、露营、搞社团活动而不是真的干坐着上课下课吃饭喝水上厕所睡觉?
日常系就是很日常?世界系就是世界观很大是不是,文化研究就是文化的研究是不是,网文就是网的文是不是。
日常系动画中所表现的日常,并不是真实的日常生活,而是虚构的、通过搞笑段子或者美少女的风景搭建起来的、有趣的日常。如果你注意到这一点,你就应该认识到维特根斯坦的这个解释效力是十分有限的。牛逼火腿都能知道用美少女动物园这个词来扩大一下认识范围,你怎么就不明白了。准备下连牛逼火腿都不如了。

基于本世纪的日本的社会环境产生的日本的漫画改编的主要受众是日本年轻人的日本的动画,你上来就是一个100年前的英国的哲学家在自己的书里随口提到的几句话就贴切了,我看不比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对gal的解读更加贴切(不是说有点不贴切,而是解释效力比较有限)
对于日本社会环境的分析,确实是日本人的研究更加清晰,除非你说维特根斯坦有什么文章是专门研究日本社会的,那才比这种随口聊两句的东西可能更加贴切一些。还是说真红老师就是主张文学是空中楼阁,和社会一点关系没有?拒绝与社会联系起来?套个名字说是拒绝理论,然后真红老师自己复读维特根斯坦起来复读的最欢,疑似是一点都不反对理论了。
近10年前的NBHT哪里值得反复引用了?
然后我感觉真红老师特别喜欢引用NBHT喷斋藤环这个回答,几乎是看一次他的文章他引用一次。非常好,让我们看看原回答。

直接血压拉满,我先不说他后面的判断,他前面分析的斋藤环的逻辑就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斋藤环书里是怎么说的?
御宅族是一群不成熟的人类群体,无法舍弃孩童时期的中介物,诸如动漫或怪兽。并拒绝与现实世界接触,否则将会受到伤害,再一次回到虚构叙事中。他们畏惧成年人的关系,尤其是性关系,但在虚构的存在中寻求性快感。用心理学上的定义来讲,就是“精神分裂症”
对于御宅族群体已有过少量的心理学研究,当然,虽然充满了刻板印象,但并非绝对不可取。某种意义上,以上这段文字是准确的,但同样,也是无意义的,它完全失掉了对于御宅族群体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但我也不得不说,自己对这种分析兴味索然。这一分析幼稚得认为动漫作品可以直接反映现实,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对于事实与虚构的误认。如果我们抓着这一点不放,那么就永远不会触及到御宅族离群索居,异于常人的性欲本质。
斋藤环从一开始就是要反驳这种对于宅是一种倒错的(在当时)常见的观点。而NBHT(2014年版)呢?他根本没看懂斋藤环说的什么意思,把斋藤环在书里反对(至少是认为不充分)的一套逻辑拿过来批,而且拒绝对于某个现象的解释,仿佛一切都是不言自明的。完全没看懂这本书里是想要给二次元站台,主张爱上一个纸片人才是在当下活下去的方法,这种把宅当成社会的药方的态度。我甚至怀疑他当年是否具备哪怕最为基本的阅读能力。
看这本《战斗少女的精神分析》需要懂精神分析吗?我觉得根本不需要,他里面说的东西已经非常简单了,而且其实更大更主要的部分是御宅论。人家而且还是确实是田野调查调查了当年的阿宅,甚至包括国内外的,并且提出的分析。这点都没看懂就瞎喷,从跟上就喷不对点子。真红老师引用这样一篇没有任何水平,甚至对于原文理解约等于看了个开头还给理解反了的回答,只怕是自己都没看过自己喷的斋藤环写的到底是啥。
引几句《战斗少女的精神分析》的结尾
真正抵抗虚构化之终结之物是性,由当下信息化语境产生的性。性永远不会变成完全的虚构。……通过菲勒斯少女,我们发现了真实,因为所有人都将无可救药地爱上她,这种性欲是真实的。毫无疑问,这种性欲之现实,也与性经验没有关系。
……我必须彻底认可御宅族的生活方式,不再劝导他们“回归现实”,因为他们比起任何人都了解现实。……如果在自我闭锁的生活中留存基本的道德和自我意识,那么则是因为他在欺骗自己,虚伪地声称自己生活在自洽与连贯之中。
对于这种生活在过度信息化的幻想性群体中的人群,我们又能采取什么策略呢?答案当然是爱上一个菲勒斯少女,无论看上去是多么变态的爱。……也许这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但是对于菲勒斯少女的爱恋最终将指向对于性欲进一步的自我意识。

所以你以为会被骂不懂精神分析?戳啦,是会被骂不懂怎么看书!
喷到这里,稍微也给你说几句好话吧,虽然你发文批东浩纪的起点那个文章我没看过,不过打开率确实是在胡扯的,这个我相信,确实有很多小伙子积极运用东浩纪的框架去朴素地套用现在的文化现象。多数是看了个动物化1,然后就数据库就是数据的库,动物化就是动物的化。要么就是打着东浩纪的旗行这冈田斗司夫的事。(题外话,当然东浩纪也有冈田斗司夫的一面,在他锐评小圆的时候,非常有乐子,gal婆罗门味溢出的。什么小圆不过如此什么玩过key和N+全家桶的再来说话什么muvluv才更加NB)
世界系也同样,有太多的人胡说八道,或者只看到了一个世界系的表象,而进入不了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只能说大家水平比较菜(我水平其实也不高),所以大多是说了等于没说,XX是世界系,XX不是世界系这样一套毫无意义的判断。这种判断恐怕也就比“世界系就是世界观很大”稍微好一丝丝。
但是,我必须要说但是,世界系的这套批评就是毫无意义的嘛?真红老师看到了很多低级复读机,然后转手就说是复读的东西本身出了问题?为什么不是人菜的问题呢?
真红老师反对世界系是为了反对所谓的文化研究的弊端,他觉得搞文化研究的大多没空看作品,都很云。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研究者,很多论文确实非常云,也正因为那么云,所以国内文化研究(尤其是研究ACGN的)基本上都是垃圾,不值得一看。但是你可以不云啊,好好去思考理论、文本和现实的关系。
当我们说XX拥有世界系的特征的时候,真红老师又会说这是狡猾的诡辩。而同样也忽略了聊世界系的时候真正想要说的东西。
比如说,如何给爱做出担保,经典的世界系是如何担保二人的关系的,而xx作品又是如何担保的,这种不同又代表了什么?
宇野常宽呢会在世界系的框架里搞点性别研究,什么空转的大男子主义与母性的反乌托邦这种。
东浩纪、宇野确实很多观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陈旧,或许正在失去活力,作为学术,也许需要鲜活的批评。当然真红老师恐怕对这种批评恐怕也是嗤之以鼻的吧。
我呢?你不会真的以为我在搞学术吧?我要是搞学术我现在应该在读中文系研,而不是每天工艹,我搞不了学术,能力有限,所以也只能作为一个复读机,介绍一下相关批评家对于某些文化现象的看法和解释,视频也不是做研究的方式,仅仅只是杂谈而已。
为什么我们不应该也做不了所谓“ACGN研究”
最后又是什么官科民科,把自己包装成似乎是什么被主流迫害的受害者一样。可是你得搞清楚ACGN研究到底是要研究什么?写论文还讲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呢。
研究对象是ACGN,那么研究方法是啥?研究目的是啥?你啥也没有那难怪你到下辈子也写不出去东西来。比如说隔壁有个学弟,说要搞管人研究,说了一年结果p都没写出来。不就是这样不知道自己要研究出点啥来么。
本身ACGN适不适合放在一起都值得怀疑,对他的研究,作豚认卡,复读点业内的技法,好歹也是研究了技术;搞文化研究的搞批评,从作品切入去研究社会,这个也很清晰。真红老师你到底想要研究什么?我感觉你仿佛只是想要画地为牢,然后证明二次元是有什么独特性一样。你试图呼吁的这种研究真的有必要么?你是觉得二次元远远不如现实所以不值得研究还是觉得二次元远远高于现实所以现有的研究不配?
明明就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有什么不该拿来当素材做批评的?
限定在批评这个领域内,宫台、大塚、东、宇野等人的理论,是表象文化的理论、是社会学的理论,而不是什么ACGN理论。他们同样会把实拍电视剧电影、社会现象等纳入纳入研究范围内。他们提出了很多很有洞见的对于社会状况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你在批判东浩纪的时候,连他的问题意识都把握不清楚,那你怎么批都是到不了点子上的。

很感谢你直接承认了自己宇野常宽是看的二手视频,所以你看二手视频的时候显然无法把握住宇野常宽的问题意识。
东浩纪的数据库消费理论的理论基础是CM上大量的二次创作,二次创作把人物从故事里剥离了开来,成为了跨越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角色。这里是东浩纪的角色论,以及进一步进入东浩纪的文学论。从此吧轻小说和黄油接上日本文学的文脉,我相信熟读动物化2的真红老师不应该没有注意到这点,
宇野常宽的问题意识则着眼于数据库生成的小圈子和小圈子之间相互的冲突对立,正因为两个圈子是“相同”的,没有存在的根据,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存在性,就必须对内不断提纯,对外不断进攻,从而生成了这种排他性的社群。
我知道真红老师一定很讨厌文化研究也很讨厌东浩纪,但是我就是要支持他,最后引用一下东浩纪的演讲——也就是东所主张的所谓ACGN研究的意义

批评对于社会或者政治能不能提出一些不一样的、崭新的看法?能不能对于社会和政治有所影响?而不是我喜欢动漫所以来做研究。
无论如何,最重要要搞明白的,就是别人说的东西,到底是针对什么问题;以及自己想要做研究的话,自己到底要研究什么。 写开题报告都得知道自己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自称要做研究的、想要呼吁建立一种范式的,至少也要搞清楚自己的研究目的吧。
综上,民科?我看是文盲!看了再多的书也是文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