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胖=有福气?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肥胖?
前两天妈妈带小馨(化名)来做儿保,测完身高体重后,馨馨妈一脸惆怅:“馨馨现在长得越来越胖了,怎么才能让她长慢一点呢?现在真是太胖了!”馨馨奶奶说:“这是好事,小娃娃长得胖才有福气!”

其实,肥胖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肥胖会危害当前及成年期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和肝脏、运动骨骼、心理行为及认知等方面功能。
一.如何判定孩子是否超重或肥胖?
判断宝贝是否超重或肥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体质指数(BMI,body mass index),BMI与体脂相关且剔除了身高影响,是用于诊断是否肥胖的指标。
它的计算方式是:BMI=体重(kg)/身高(m)2
二.如何预防及改善儿童肥胖?
1.饮食调整
(1)控制食物总量、调整各种食物摄入比例
宝贝每天食物总摄入量可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居民膳食宝塔2022版,对于肥胖的宝贝,在推荐摄入量范围内可适当减少谷物类以及油脂类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
两餐之间饥饿时可选择饱腹感强、能量密度低的食物,比如新鲜蔬果、低脂奶制品等。限制富含精制糖的糖果、糕点、饮料及油炸食物和膨化食品的摄入。


(2)进食速度不宜过快
每餐时间建议控制在20~30min,避免进食时看电子产品。
2. 适当的身体活动
(1)身体健康的 6~17岁儿童每天至少累计达到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跑步、爬楼梯、坡路骑自行车、跳绳、打球、登山、游泳),以有氧运动为主,电子屏幕时间每天限制在2小时内。
(2)超重、肥胖儿童由于体重高、心肺功能差,刚开始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在达到儿童一般推荐量的基础上,在能力范围内,逐步延长每次运动时间、增加运动次数和强度,形成长期运动的习惯。
在选择运动项目时,要注重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趣味性,如长跑、游泳、跳绳、踢球等。

其中肥胖青少年可运用“5-2-1-1-0”行为干预模式,即:
每天吃5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蔬菜和水果;
每天放学回家后,在家中静坐(包括写作业、看电视、玩电脑等一切静坐活动)的时间原则不超过 2 小时;
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1小时;
每天要吃1个普通成年人手掌心大小的肉(包括,但不限于:牛、羊、猪肉、鸡、鸭、鱼、海鲜等);
不喝含糖饮料。
3.睡眠干预
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如果发现存在睡眠障碍,应先对儿童的睡眠障碍进行干预,同时养成健康的睡眠卫生习惯,如良好的睡眠规律、睡前避免参与较兴奋的活动等。
4. 心理行为干预
(1)肥胖儿童可能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不爱交际等,家长们需要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并且以身作则,改变不良的家庭生活方式,给与孩子更多的正面反馈,促进其坚持下来。
(2)对于情绪创伤或心理异常者,必要时找心理医生干预。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