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保谈“成人成才的教育”

2022-02-06 13:47 作者:世保MBTI  | 我要投稿

先跟大家讲一下历史背景,再谈成人成才,主要目的是督促教育工作者看清形势,与时俱进。

三言两语讲一下历史,历史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业社会,为何叫农业社会?是没有工业,要让这种社会有序,宗教要发挥作用;第二阶段是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从兴起到高潮,科学的作用日渐显现,有人说,现在是互联网社会,互联网社会也是工业社会,准确地讲,是后工业社会,为什么要说互联网社会是后工业社会呢?主要是与前工业社会划清界线,人还是没有聪明多少,人要变得聪明,只有进入历史发展的第三阶段,也就是我接下来要跟大家描述的教育社会,一切才皆有可能,教育社会目前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为何会出现很近和很远的反差,主要是我们没有真正地认清这个社会发挥杠杆作用的东西是什么,如果还是以前阶段(工业社会)发挥过作用的科学来推动教育,我们已经这么做了,完全靠科学的力量根本推不动教育的两只轮子,这两只轮子,一只是成人、一只是成才,我记得后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有另外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超个人心理学,第二种说法是精神心理学,其实三种说法是统一的,也就是说,是从三个视角说明同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主旨就是人要有灵魂,人不能只是肉体,只有口欲和性欲,更要满足脑欲,关于“三欲”的提出,我做过一个视频,放在线上,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的奠基者威尔伯说过的一句话,超越即包含,也就是说,后阶段会囊括前阶段的东西,那么教育社会发挥作用的东西是什么呢?当然是人性,人性会让教育社会从无序中找到有序,我指的这种人性是指,它具有识别学生不同性格的功能,有这个前提,教育社会才会降临,人类才会谱写第三阶段的历史,科学乃至宗教还在,在教育社会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人性。

“成人成才”是官方的说辞,老百姓的说法是“望子成龙”,这两者并不矛盾,是两种不同层面的愿望,国家层面需要德才兼备的人,家庭层面需要孩子有出息,那么德才兼备的标准是什么?有出息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不是两个好问题,会扯不清,既然会扯不清,何必要探讨这两个问题呢?成人成才是个好话题,说得清、道得明。

先来说“成人”,为何我先说成人,不先说成才呢?主要是基于社会有一个共识,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所以成人优先。探讨“成人”可以从哲学切入,也可以从心理学入手,若从哲学切入,必然会探讨人性,我担心会走进死胡同,若从心理学入手,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人的含义首先是了解人,只有了解人,才知道怎么让不同的学生成为他们自己,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个发现人有四种性格的学者,他在《论人的本性》一书中,描述了四种不同的性格,随后,古罗马教育家盖伦把这四种性格定义成四种气质,何为气质?气质是与生俱来,后天不可改变,现在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在7岁左右,气质不能改变、性格很难改变,气质是先天性情、性格是习惯形成,他们两者的关系是主次关系,也就是说,气质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希波克拉底开创了自我认识的先河,现在的学者却破坏了人对自我的认知,实际上,当我们把人分成先天和后天两个部分,问题就会显现,性格是在气质的基础上添砖加瓦,且强调是习惯形成,不仅会阻止人去内求,而且会造成心理阴影,导致气质的负能量,学者们抱着科学的大腿,没有意识到科学的作用主要在物理世界可派上用场,在人的精神世界,人性的作用被低估了,那怎么办呢?我个人的看法是,认识人的性格不要在先天和后天之间纠缠不休,要立足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认识自我需专注于内因,这种内因是指遗传因素,展示自我再考虑外因,人职匹配从宏观层面看,就是人与环境的对应、人与自然的和谐。

MBTI把人划分成十六种性格,这十六种性格是源于内因和外因的考量,我升级了这个系统,在十六种性格的基础上,把人细分成了六十四型,六十四型性格源于内因的考量,如果气质是指人的主性格,那么性格实际上是指人的辅性格,以一个学生为例,主性格是指他的气质,辅性格是指他的性格,且辅性格是父母主性格的遗传,我在b站、知乎、西瓜、微博通过很多视频反复强调了这一点,可实证。

如果成人的条件需识别不同学生的性格以及性格的主辅,那么成才就需要识别学生的不同智能,不同性格会有不同的智能,霍华德•加德纳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他脱离性格去谈人的智能,尽管他在教育界的影响如雷贯耳,教育工作者对加德纳提出的八大智能赞不绝口,普遍认为,加德纳在数理智力和语言智力的基础上,添加了视觉空间智力、博物学家智力、自我内省智力、人际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应试教育用到了学生的数理智力和语言智力,素质教育是加德纳补充的智能元素,在我看来,这种认知是对素质教育的肤浅理解,加德纳本人也不会认同,在2006年,加德纳在自己的《奔向未来的人》一书中提及过,没有对人的性格、动机和情绪展开过研究,专注于智力智能,是他人生的遗憾,实际上,加德纳的八大智能与素质教育没有关系,与学生成人没有关系,与学生成才有关系,此话怎讲?既然加德纳提到的是智能,智能是跟能力有关系,与成才有关系,跟成人的关系不大,与成人关系密切的是性格,不同性格内含不同智力或智能,所以识别不同孩子的性格有利于更好地识别不同孩子的智能,如果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是建立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成人成才就不是言之无物的大道理,而是有实质的内涵,明确了成人成才的基本概念、成人成才的主次关系,那么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新高考将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学生职业规划和新课改就有了新思路,学生选科、选专业、选职业有章可循,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能形成标准,素质教育不再是空头支票,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带来的是走向正轨,良性循环。

世保谈“成人成才的教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