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动的offer第3季:漫漫白衣路,追光少年时
腾讯视频自制的节目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准,职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也不例外。
第三季选择的是医生这一职业。来自浙江大学、湘雅医院、西交大、沈阳医学院等机构的8位医学生为争取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最终面试资格,接受了带教老师60余天高强度的培训和考核。
初入职场的胆怯,临床和科研方向之间的摇摆,对病患的担心和挂念,手术台前的紧张笨拙,急诊室里的手足无措,在节目中一一展现。
医生这一职业门槛很高,三甲医院的临床医生都要求博士学历。但学历只是入职门槛,强大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是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加油团成员陶勇医生介绍,应聘北京朝阳医院眼科的博士一年有70多位,经过4轮考试考核,最后只有1人入职。
节目中参与竞争的有新晋硕士、在读硕士、在读博士和博士后,医学生被带教老师骂是常态,每轮考核名次都会变动。笔试第一的没有如愿进入急诊科培训,最后的胜出者起初并没有优势,甚至有的环节排名落后。
尽管参加应聘的医学生在本科、研究生阶段是学习成绩数一数二的学霸,但节目将2年的规培内容压缩在2个月内完成,从采集病史,查体评分,撰写病历,上手穿刺,值守夜班,参与手术,急诊接诊,开展宣教,工作接踵而至。
虽说是培训,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是老师直接将要求抛出,医学生自己去学习,第二天就接受考核。学习的强度、考核的严酷度超出想像,在专科和门诊的培训日子里,医学生每天都几乎濒临崩溃。
节目中,我们看到医学生被带教老师突如其来的提问难倒而难堪,因阶段成绩排名落后而伤心、沮丧、哭泣,担心自己的病人不能恢复而忐忑,也看到医学生在带教老师和科室前辈的指导下,一天天眼见的进步,从学生向医生发生蜕变。
学医几乎是医学生自愿的选择。由于学制长,考核严格,这条路比很多其他职业更加艰苦和漫长。正如董樑主任说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错误的路,一条是难走的路。学医从医毫无疑问是那条难走的路。
当带教医生预警“医生苦”的时候,人间清醒博士后刘畅说“做什么不辛苦呢”。由于没有临床经验,第一天一问三不知,首期考核得分最低,刘畅着急地哭了鼻子。到后面,学霸的特质暴露无遗:不怕学得晚,总能学得好。
李不言是神经外科的搞笑担当。收个病人,让病人做了全套神经系统查体花了一个多小时,让老师感叹“真是个老实的孩子”。每次考核,他不会考虑考核的名次,总想按自己想法把事情做好。却因为头天晚上当夜班,当着带教老师的面打起了瞌睡。
冯琛能打动人,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医学天赋。一位湖南来的病患输了两袋血就要求离开,他在谈话室和急诊室之间跑来跑去,4次劝家属和病患接受治疗,直到带教老师发话才作罢。冯琛仁心仁术,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
经过60多天的魔鬼训练,医学生终于克服了心魔,不仅收获了临床思维,而且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偶尔治愈 常常帮助 总是安慰”,在问诊和治疗中有温度地体察关心患者。
年轻人总能给人带来快乐,医学生之间的互动暖心又可爱。同在一组的医学生总是相互帮助,不同组的医学生在技能上互相补充。不似第二季竞争暗流涌动。
比起第二季的律师,这一季的带教老师仿佛是两面人,面对病人和气有加,面对医生和医学生言词严厉。
神经外科的张建民主任“不要拿出去给人家笑话”、肝胆胰科的严盛主任“门口杀鸡杀鸭的都比你结打得好”让医学生胆战心惊。心血管内科的董樑主任总是人未到笑声先到,但批评人毫不留情。急诊科的卢骁主任2020年科室里第一个报名去武汉抗击新冠疫情,难得有笑容,却带着医学生到医院门口看日出,感受日常的美好。主治医生谭潇潇、林艳护犊子的模样,让人心生喜爱。
加油团中周深曾经在医学院生活,毛不易当过护士,陶勇是朝阳医院的眼科医生。虽然有这么多“业内人士”,但预测医学生的成绩起初十分不靠谱。好在后面渐渐进入状态,经过讨论达成的一致意见,和带教老师给出的结论渐趋一致。
职场新人看了这一季节目,一定会对自己的经历释然。学霸也要遭受前辈的碾压式打击,要坐冷板凳,要从最基本的操作做起。被送医人员怼得哑口无言的时候,还要继续沟通。只是他们能迅速调整心态,可以坦然接受职场的苦和难。回顾过往,感激浙大二院老师对他们的付出和节目组提供的学习机会。
《令人心动的offer第3季》让我们看到医学生向医生的起步,虽然前路漫漫,但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