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 38
我很擅长取悦自己。
或者说,我越来越能回避一切带来伤害的可能。放大快乐的能力也在一步步切割和抛弃陈旧的,愚昧的过错和痛苦中被放大。
快乐会上瘾,阈值也会上调。但没关系,我自有办法。
于是,我仓促又肤浅地有了好多骤然的喜欢。于是,快乐又如约而至。
除了追求这快餐般的愉悦外,也断断续续读了两三本书。惭愧的是,输入太少,还未够得上输出的水位线。
更惭愧的是,我还不能真切分辨出两种快乐的差别。但书从“阅读中”标记为“已读完”的那一刻,的的确确满足了我那该死的仪式感,或者说达成某种肉眼可见的“成就”的虚荣。
当然,也不全然如此。否则,反刍书中情节和斟酌作者用意的那些碎片会因为被无视而委屈,实实在在流过的眼泪未免也太过冤枉了。
————————————————————————————————————————————
姐夫是不是哪怕有一点点真的喜欢过英惠?英惠会不会哪怕几分钟也真心觉得被救赎?
当然,我的答案经过几个反复后仍然投给了“否”。从一开始,我就在英惠能被理解和解救的迫切希望中无意或有意地美化了姐夫的私欲和伤害。
———优子夫人并不真实存在吧?是政义老爷编造的幻象吧?
虽然内心如此认定,但又怕这样的结局对清音太过残忍。
———或许老爷说的就是真相呢?
又怎么可能呢。
我仿佛也误食了不足以致死的颠茄,陷入短暂的谵妄状态里。
我为赞成最初对埃文展示出区别于奶奶的冷漠的用心而动容,也共情于赞成对垂垂老矣无限接近死亡的埃文的焦急和体贴。所以,在最终埃文以一种痛苦且惨烈的方式死去,而赞成只是带着“饶恕”的念头离开的时候我就有多怨。夹带私心地说,是赞成一手把埃文推向了尸骨都不得体面的惨死境地。
可再转念一想,如果当时赞成不收养它,埃文的结局很大可能上也是一般无二。
瞧,我还是没忍住为赞成开脱。人类的本能。
我们又何尝不是一个个赞成呢?
————————————————————————————————————————————
用一句看上去前言不搭后语的句子作为结尾。
“今天我出生了。我马上就要消失。我们所有的人都公平地活上一天。”
我有我的用意。
这该死的仪式感。
2023.03.11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