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中的战地玫瑰——新华社战地记者洪曼
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指导,中国经济信息社出品,泸州老窖·国窖1573全程支持的《讲述•中国故事》系列,团队有幸承制了其中的三期,这一集《硝烟中的战地玫瑰》中,新华社战地记者洪漫,记录战争,发出中国声音。
你可曾有过一颗赤子之心,在梦中奔赴战争的前线,用直击心灵的文字和图片,还原残酷的战场?你可曾有过一腔热血,在梦中穿梭于战争的硝烟中,用最真实的黑暗与光明,讲述战火下的人间百态?你可曾有过一个初心,在梦中肩负光荣使命,用生命和激情为时代抒写苦痛的记忆,告诉世人和平的意义?
生在和平年代,战地记者可能是很多人心中的职业梦想,但是在理性的选择下,又是如此的遥不可及。
接到任务的时候,听说采访对象是新华社资深记者,获奖无数,第一直觉是略有忐忑,这么多年来,我最怕的就是采访同行,尤其是前辈,总担心他们会挑毛病,但是后来发现,我的顾虑有点多余

洪漫老师很平和,也很性情中人,可能是因为多年战地记者职业的关系,她的内心很强大,很包容,也很通透,有那么一种,活得倍儿明白的感觉

接触过以后,我渐渐对她的称呼,从洪老师,改成了洪姐,因为她太平和,真的就像邻家大姐姐一样,虽然说的事情都是枪林弹雨的,但是说的感觉却云淡风轻,那些我们想象中的恐惧、震撼,在她平静的述说后,能让人透过表面的事件,忍不住去思考更深刻的人生。

办公室的采访结束后,我们又去了洪姐家“霍霍”了一通,洪姐家不大,却被各种书籍和奖杯奖状塞得满满当当。



就这一张证书,让我和摄像小哥看花了眼,数下面盖的章子,读每个章子的名头就让我们龇牙咧嘴啧啧了半天。

我专门P了一张图,送给我的摄像小哥:“拿走不谢,愿意写谁的名字就写谁的名字去”!这虽然是开个玩笑,但是可见这奖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地渴望和向往。

可爱的洪姐,一直吐槽说自己太胖了,要减肥,然后拍摄结束后,又积极张罗大家去吃火锅,哈哈,这种性格,我简直太爱了,管他呢,口腹之欲绝对不能忍,先吃了再说,哪怕回去再跑一个小时步都行。

然而,我并没能做到跑步回家,相隔了四十多公里,我实在没有勇气,减肥的事儿明天再说吧。
因为洪姐当年在战地的时候,是孤身作战,没人记录下她当时的工作场景,所以在后期制作的时候,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去体现最真实的环境,到后来,后期的技术小哥给我发来了这样的图片:

哈哈,不过不用担心,技术小哥已经被我抢救回来了,大家可以安心欣赏我们的片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