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晓枪老王”直播中挂本人 要进行辩论 这算是回应
与“晓枪老王”的第一次交集,是因为微博上一个ID是“托卡列夫”的人要跟本人在微博上约架,当时这个人自称是“南理工枪械博士”,本人在一篇文章中曾经用“南理工枪械博士”指代。结果“晓枪老王”立刻着急上火,在微博上闹了两天,直至一位朋友跟本人说,你搞错了,那个“托卡列夫”不是什么博士,“晓枪老王”是博士,还是枪械专业的,你最好澄清一下。
于是,2019年6月25日发表《向“晓枪老王”致歉 向所有被本人冒犯过的朋友说一声对不起》一文,对此表示道歉。
事后,了解到微博上的那个“托卡列夫”就是南理工枪械专业的一个毕业生,大学时代就是杠精本精,素有民怨属于是。后来,他毕业去了某民营靶场,在微博上自称“枪械博士”,云云。
后来,本人又了解到“晓枪老王”是一个在读博士研究生,而非想象中的在南理工教书的博士。既然是博士研究生,那么学位应该是硕士,本人之前说“南理工枪械博士”的时候,跳出来对号入座干什么?而且,据接触过他的人也表示,这位对外自称就是博士。沽名钓誉,没拿到学位就说自己是博士?
接下来,本人写文章之后,总是能看到这位“晓枪老王”在后面跟着洗地,各种花言巧语,避实就虚,转移视线。
对于本人提出89式重机枪射击精度问题,就算他列出了重量轻、弹性枪架等诸多问题,却将关键的精度问题刻意进行弱化,只是将89式与M2在100米的精度进行横向对比,而最关键的800米、2000米的精度为何没有列出来。试图以此继续诡辩精度“大差不差”。至于中国军队为何会在当年取消中口径机枪,直接导致小口径衔接大口径的“中口径无用论”,连提都没提过。
对此,本人表示理解。想混体制,自然要装糊涂。

2020年6月28日,有人曾经留言说“晓枪老王”写了一篇反驳本人关于“印军穿过53式机枪防弹板的观察孔”的文章,本人对此表示这就是他“命题作文”,不仅对此表示理解,还劝这位朋友“理解一下体制内的苦衷”。

然而,这番好意很快就被“晓枪老王”会错意,2022年2月26日再次老文重发,意图再踩上一脚。没想到一位网友正好看过本人说的那个节目,用事实说明了他存在的问题。然而,他正式回应过自己这个错误吗?没有。现在很多水军还把这个话题当作本人的罪状,为什么?恐怕他就是要继续利用饭圈力量来继续打压本人。

至于这个,本人表示一个至今没做澄清的人,还在继续利用饭圈力量打压他人,却又口口声声说要“减少对立和饭圈思维”,怎么能“道理越辩越明”?
说实话,本人从事网络相关工作20年了,从未依靠一根网线说服任何一个人,从来都没有!全都是靠对方自身领悟。至于既沽名钓誉,又利用饭圈力量的某人,他心里清楚却存心装睡的,如何能谈?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如此。
见过太多智商负数的,把你的智商拉到他那个水平,然后再利用他专属层面丰富的斗争经验打败你的例子。这个亏,不会再吃了。
老话说的好——宁跟明白人吵架,不跟糊涂虫(尤其是装糊涂的)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