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十一,香蒲属中的异类,佛指香蒲(Typhadigitatiformis)
苏宋旺 2019年7月10日
我家凉台上盆栽的(飞来的)水烛已有7年了。今年早春由于栽种的脸盆漏水,同时学校住房要拆建,我对它无心继续种植,忍痛把它丢了,留下一小节根茎放在塑料瓶里养着,由于生长环境低劣已濒临枯萎。这盆水烛在我这小凉台上共开过四次花,前三次每次一支花穗,去年开出了四支花穗,这是四支“蜡烛”四根“火腿肠”呀!好不让人高兴。而今把它丢了很是懊悔。就在此时,Y.J.在新校区池塘边发现有好多水烛,他采了三支带给我,其中两支是正宗的水烛,另一支引起了我的兴趣。无疑它是香蒲属中出现的一个异类。
香蒲属的特征是花单性,细小,在穗轴上密集成圆锥形穗状花穗(蜡烛或火腿肠状),雌雄同株,雌花穗在下,雄花穗在上。水烛和香蒲是香蒲属常见的两种植物,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雌雄花穗之间有间隔,后者则相互连接。Y.J.带来的另一支完全不同。它在穗轴的顶端有4个呈“田”字形排列的穗状花穗,其中三个大小相仿,长7.5公分,径1公分,顶部收缩园钝略尖,另一个要长出一倍多,长16公分,基部径 1公分,向上逐渐变细 ,形似纤纤秀丽伸展的手指。每个各自独立的花穗在其顶部都能看到它们的穗轴,尤其那支细瘦的花穗的穗轴在顶部露出近1公分,以此是否能断定它们上部的雄花穗已经断落而不能见到。四个田字形着生的花穗,在它们的向心面从下到上都能看到有一条缝线。这说明它们原来是完整的一体,是后来分开的。
右图左右两边为水烛,中间为“佛指香蒲”
我对这个在总穗轴上有四个花穗的香蒲是如何发生的产生了兴趣,在网上我搜索了一下没有看到什么结果。只是看到有梅花,桃花,桂花,芍药等花卉往往会出现台閣现象,也就是在花中生花或花中生叶的现象。多年前我种的八角莲曾出现过叶上长叶,即在与叶柄相对的叶表面中心部位长出一盾形小叶,这应又是另一种台閣现象,是难得见到的。香蒲的穗状花穗发生分枝与上述台閣的发生是有着完全不同的机理,但是它们总是由于分生组织分化时发生变异所致 。对于香蒲的花穗发生分枝这一 现象,我经过仔细观察研究 ,认为这一现象的生成是发生在穗轴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穗轴的分生组织在分化时受到未知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十字形纵向的分割,而后形成四个纵向的各占总轴四分之一的轴,与其同时分割出来的四个轴的外周弧形面沿着内部的两个切面不断扩张,将其包围,并在这四个轴的向心面各自衔接,形成缝线,与此同时各个轴发生分化产生无数的小花将各自的轴包围,于是四个独立的圆锥形穗状花穗产生了。
这个在总轴上有四个呈田字形排列的穗状花穗的香蒲,不仅是香蒲属的异类,而且是千载难逢难得一见的珍稀的一个变异体。这个变异如果能经受到自然选择的通过,也许它会保留下来产生一个新的类群。但是如今它已经被采集做了标本,除非自然界还有这同样的变异存在。为了证明这个变异的香蒲的存在,根据它的特征,这里给它命名为“佛指香蒲”,相应它的拉丁名称是:Typha digitiformis s.w.Su et y.j.Su。植物分类的专家们对这个拉丁名的合法与不合法性,请不必介意 ,这也许是空前绝后,再也找不到第二个的。这里我还想替它找一个收藏地,最好是有植物标本收藏的博物馆能接收它。 “佛指香蒲”是我又一个的新发现,虽然这不是我亲自采集到的,它是Y.J.采集到带给我的。按排序它是第十一个新发现,实际应该是第十二个,有一个是非植物,我多年前发现的还没公布,这个未公布的发现在下一篇博客里给大家晒一晒,好让大家见识见识。我在我的博客上多次说过,我的这些新发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我未公布的那个发现却可能是求来的,这也许是笑话,哪有什么事一求就来的事情,机遇吧了。 要了解我所有的那些新发现,请查看我的博客。那些发现对同行也许有一点兴趣。就如这个“佛指香蒲”它的变异是如何发生的,看过的人可能都要思考思考,而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只是看个稀奇。请记住“佛指香蒲”会给看过实物和图像的人祈福,带来好运,不要丢失机会啊!我希望在“佛指香蒲”以后还能有其它的发现。我家住在二楼,窗户外的凉台有些花盆,没种些什么正经的花卉,天空上由风吹来的和飞鸟带来的种子落在花盆里发芽生长,开始我随它们 生长,而后铲除常见的种类,留下有疑问和要观察的种类。退休了这也是我接触植物的方式之一,用不着去野外就可以观察一些植物。我的凉台可说是杂草丛生 ,难怪老伴说:“没看你种出什么正经的东西出来”。这是另一种兴趣,是我的一个观察站。现在我们这住房要拆迁,这个站就没有了。以后是否还有什么新发现很难说了。
这里说一说当你遇到一些新的或可疑的植物怎样处理呢?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与同行们在安徽不同的地方各自看到四棱草,他们把四棱草作为安徽的植物新分布发表了,也就是在安徽的植物名录上由他们增加了一个种类。 而我却去了图书馆,那时没有互联网,要查阅文献资料只有到图书馆,我查到上世纪六十年代(1964年)云南有人发表的文章,其中提出四棱草二型花的问题。我对它进行了研究,在《植物研究》上发表了“关于四棱草二型花的研究”一文,解决了前人提出的关于四棱草二型花是异株还是同株的问题。在这研究的过程中我又发现单花莸和其它几种植物也存在和四棱草相似的二型花,接着发现《中国植物志》马鞭草科莸属中关于单花莸和其它两个种的分类存在问题,于是提出将单花莸等三个种从莸属中分离出来,另成立一个新属,这个意见遭到国内某专业刊物的反对。但在单花莸中发现二型花这件事1985年我在《植物研究》发表的文章中也讲述过。
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知名教授Philip D. Cantino在看到我1985年的文章后 ,他于1999年,也就是在我1984年那篇文章被退稿后的第15年后, 他们也将单花莸等三个种从莸属中分离出来另行做了处理,他们的思路大致和我的意见相合。为此我们丢失了发表一个新属的机会。 从发现安徽有四棱草我开始研究时,我怎么也想不到后边还有那么多的发现和故事。
我要说的另两个遇到的新发现的经过是:在穹隆苔草Carex gibba上发现枝先出叶和在单蕊苔草Carex subtumida上发现它的雄花只有一个雄蕊的特征,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穹隆苔草是1803年被发现和命名的,属于二柱苔草亚属,无枝先出叶一类。时至1980年代,时间跨度180年,它经过了多少分类学家的观察研究,都认为它是无枝先出叶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南京大学植物标本室查阅标本时发现了它有明显的枝先出叶。单蕊苔草是左宗烈在江苏采集的386号标本。Kukenthal于1929年给它命名发表,时间经过了50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安徽也采集到这个植物,同时发现这个植物的雄花只有一个雄蕊。苔草属植物的雄花通常有三个雄蕊,很少有两个,从未见过一个雄蕊的。这两个发现我在《莎草科通讯》上向世界发表,得到认可并被引用。这些只能说明我的运气好,“佛指香蒲”的发现会给我带来更好的运气。 说起“佛指香蒲”,我想到当今生物学技术突飞猛进 ,“佛指香蒲”是自然界制作的一个模板,我们能否通过生物学的新技术复制出一个“佛指香蒲”。进而我又想起,比如在郁金香以及其它某些植物上,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把它们茎端的分生组织如同自然界对“佛指香蒲”的穗轴顶端分割那样,形成两个,四个,六个,八个花轴,它们都能分化出有两朵花,四朵花,六朵花,八朵花的郁金香,而且各朵花能显示出不同或各朵花都同时显示出多种色彩。人类是极顶聪明的,只要能想到的事,总会无事不成。我想那种多朵花而又各俱不同色彩的郁金香或其它类似的花卉总会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