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综述论文怎么写更规范?PRISMA指南为其“加码”
科学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并做出解释来理解自然。这些解释,一种是基于需要精确控制各种条件而进行的实验,比如细胞实验;另一种则是基于重新分析第一手的实验数据。也就是说,回顾已发表的文献资料和文献中报告的数据,可以从中得出新的观点。
为了确保综述的分析结论有价值,回顾文献及综合数据的过程则应该遵循特定的标准和方法。这一过程的规范性是为了确保综述性研究的选题设计、可操作性以及综述结果的呈现方式都清晰明了,以便读者可以对综述的结果进行评判。PRISMA指南(PRISMA guidelines)为综述文章提供了必须满足的最低标准。
什么是PRISMA指南?
PRISMA指南,全称为《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优先报告的条目》(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是一套针对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的研究质量而设立的标准规范,适用于对已发表的包含原始数据资料的文献进行的综述,旨在提升系统综述的科学性与可比性。
最近一次在PubMed网站搜索关键词“PRISMA guidelines”,返回了共计12095条结果,表明科学领域普遍支持PRISMA。现已有多个学术期刊和学术协会要求科研人员在进行与报告综述性研究时应使用PRISMA指南,该通用指南适用于基础医学、转化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数据综述。
为什么使用PRISMA指南?
PRISMA指南的官方网站请见http://prisma-statement.org/。在“PRISMA Statements”(PRISMA声明)标签下面,可找到PRISMA指南的两份重要材料。

一份是指南的清单,英文名PRISMA checklist(即PRISMA检查表)。检查表中总计27个检查项目,以一篇研究型论文的正文组织结构为序,从标题(title)到摘要(abstract)、前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及其他附加信息,描述了一项科学严谨且具备可重复性的综述性研究所应当遵循的每个步骤。
指南不仅指导作者如何设计一篇高质量的综述报告,也指导作者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写作中如何表述。建议研究者在进行系统综述之前先熟悉本指南。在撰写系统综述时遵循该指南,有利于控制和降低研究的不可重复性和研究人员的偏倚。
第二份材料是一张流程图,英文名PRISMA flow diagram。这张流程图用“如果……那么……”的结构,将收集到的论文按照预设的标准分类(分类情形详见PRISMA checklist文件)。
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采用流程图很有帮助,填写完毕的流程图本身又可以作为综述论文的一张图表。在PRISMA扩展(PRISMA extensions)的官方网页中,还能获取到改进版的PRISMA指南及适用细分领域的PRISMA指南。

PRISMA指南的应用与推广
PRISMA指南的推广工作还在继续。JAMA、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PLOS Medicine、Systematic Reviews、BMJ等多家知名期刊都于近期发布了PRISMA指南。
遵循PRISMA指南无疑能强化综述论文的研究力度,也为文章数据能够登上高影响力期刊提供更多机会,还能增加论文本身的被引频次。除了英文版本,PRISMA官网也为母语为非英语的研究作者提供了不同语种的PRISMA指南(PRISMA translation,即PRISMA翻译版本)。


SCI论文英语润色│同行资深专家修改│专业论文翻译│格式排版整理│SCI论文图片处理│Video Abstract│学术翻译英译中│SCI论文查重│LaTeX论文润色│SCI论文写作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