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治疗肝囊肿的药方分析及临床应用

2023-06-24 13:57 作者:健康的你我他  | 我要投稿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中医认为是由情绪不畅导致肝郁气滞,阻滞脾胃而引起的。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则导致水湿郁滞,凝聚成痰,形成病理产物。长期以来,病理产物会影响体内气血的正常运行,瘀血气滞,形成癥瘕积聚,最终形成肝囊肿。

我三个月前在门诊上接诊的一位肝囊肿患者很有代表性,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医案。

他是在体检的时候检查出肝囊肿的,但是不疼不痒的,对生活也没什么影响也就一直没怎么管,最近感觉左胁肋部疼痛,遂到医院检查,发现囊肿增大,结果显示45×32mm。因为想保守治疗,于是寻求中医治疗。
面诊他舌暗红、苔薄白,脉弦,伴有嗳气,打嗝,吞酸,最近胁肋胀痛,平常爱生气,脾气比较暴躁等症状。

开方:陈皮、半夏、桃仁、红花、茯苓、泽泻、柴胡,此方以疏肝理气,祛湿化痰,散瘀为主。

1.化痰理气——陈皮、半夏
陈皮能够健脾益气,还能化痰,可以把郁结的气机揉散,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自消。

2.健脾除湿——茯苓,泽泻
脾主运化,只有脾胃功能受到限制,运化水湿失常,则水湿凝聚在体内,才会化而为痰。因此健脾祛湿才是化痰之重中之重。

3.活血化瘀——桃仁,红花 

化了痰,也不要忘记淤血。血不利则为水,所以我们又加入了活血化瘀的药。

4.疏肝理气——柴胡
肝郁气滞,气机不利,就会不通则痛。所以我们加入了舒肝理气的药。

患者两周后,之前不适症状有所缓解,一个月之后复查,囊肿明显变小。嗳气吞酸的症状减轻,左胁肋疼痛的症状也有所好转。继续服用2个月后复查,肝囊肿基本消失。

另外,我在治疗过程中多次强调调节好情绪与身体的密切关系,因此肝囊肿的治疗不仅要治疗病理产物,还要改善情绪。情绪的稳定与饮食的均衡是防治肝囊肿的基础,再结合中药治疗,才能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中医治疗肝囊肿的药方分析及临床应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