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争之红》第一卷·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2023-06-26 10:40 作者:边殇_  | 我要投稿

第十四章 阴谋

   1671年注定将是法尼恩王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先是6月5日王国军队大败于尔布尔-但森之战或称五国会战,法尼恩王国经营百年的约恩洲陆权霸主地位受到极大威胁。王国军队虽然历经战争期间多次血战洗礼,但仍然保留了使其所向披靡的军官系统的核心人物;军队规模虽然大大削减,但在国内广大人口资源支持下,仍然能保持战前的军队建制。

   王国陆权霸主地位正式走向瓦解,是在6月28日签订那份不仅在割地、赔款、裁军内容上丧权辱国,而且在涉及的方面上于法尼恩王国针对泛古拉势力的战略布局是致命的和平协议上。

   可以说《塔罗兰和约》的签订是法尼恩王国陆权失势的起点。讽刺的是,这也导致了参与针对法尼恩王国战争的黑廷克斯王国的“大陆均势”政策产生破产的迹象。

   在法尼恩军队惨败,法尼恩海上舰队也呈现守势时,海上的黑廷克斯王国不得不独自扛起“遏制古拉王国向海外扩展”这一法尼恩、黑廷克斯二国曾一直心照不宣默契配合的战略。

   有时事评论家指出,这或许是法尼恩王国拖一直“隔岸观火”的黑廷克斯王国下水的第一步。限制古拉王国的扩张虽然也是法尼恩王国的既定国策,但在己方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下,自己利益上的“同盟”却借此开辟它的“海外市场”,一跃成为“工业国家”。吃力不讨好,自然不愿继续出力。

   黑廷克斯方面似乎意识到了这点,但不愿独自面对以古拉为首的泛古拉势力,于是作出了在6月29日交还暂留他国的卡耶德尔将军和扩大与法尼恩方面贸易(尤其是军工方面)两项示好举措。

   另外,在王国君权核心,从布提斯二世即位起就存在的王太后艾莎·劳德·帕蒂尔与国王布提斯·索顿·帕蒂尔的矛盾一步步扩大。从最早的王位人选之争,到后来的王座与深宫之争,到如今的保守派与改革派之争——二人就权力有不可调和矛盾。

   布提斯二世并非王太后的亲生儿子,他的生母是来自丹东自治市的富商卡文·瑞金斯的独女劳伦提雅·芮金丝,人称“丹东天平上最耀眼的宝石”(丹东自治市曾属克拉依华王国,在“滨海”之战中败于法尼恩第一帝国,被迫释放了三个脱离主义的自由市,南尼、奥得拉、丹东。丹东自由市是法尼恩王国和克拉依华王国后来演变成克拉依华共和国的势力过渡地带。二者谁能控制此地,谁就能扩大中洋地带影响,因此被称为“丹东天平”)

   先王劳埃尔·索顿·帕蒂尔,因与黑廷克斯王国争夺叶恩合德洲得名的“西洲之王”,劳埃尔二世,在对克拉依华共和国的一次访问途中,偶然中认识了这位“丹东宝石”,并似乎陷入狂热的迷恋。在访问结束后的一年间,这位坠入爱河的法尼恩王者,多次暗中与劳伦提雅通信。

   第二年,几经波折,劳埃尔二世将劳伦提雅收为王妃。似乎从此劳德家族的艾莎王后就一直对劳伦提雅怀恨在心。

   劳伦提雅在诞下布提斯后离奇去世,一切迹象似乎都指向艾莎王后。劳埃尔二世十分愤怒,但碍于索顿王族与劳德家族世代良好关系,只好剪除了王后的外部势力,并废储立布提斯为太子。这便埋下了后世国王与王太后之争。

 

    一年前,布提斯二世不顾百官反对,悍然发动对布尔密公国的战争。王太后一派王廷成员便趁国王远征,加紧篡夺中央权力;联合在布提斯二世改革中失势的地方贵族与罢免官员。王太后的势力就此在王国枝蔓密布。战争时期,后党王廷成为国内的实际权力中心。

    布提斯二世战败归国,后党趁机暗中软禁了国王,逼迫后者屈服,同意了和谈。

   后党势力在中央权力几乎一手遮天,国内局势却风起云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酝酿。

 

   “一队盯住王太后。二队盯住塔恩·梅隆。至于迪恩·萨许那边.....让‘枫露’与‘剑’阁那批盯着。再次提醒,你们必须万分注意,必要时——永远闭上嘴。不要留下把柄,不然,你们会落得比死亡还可怕的境遇。”沉稳冷静的声音响起,不知向何处吩咐着什么。

   “国王陛下并没有同意您的计划。”一个略微粗哑的声音响起。

   “没有松口不代表不同意,默许也是一种回答。这件事本来就是我自作主张。”先前的那个声音再度响起,却生出一丝热诚。

   “后党的势力不仅只盘踞在明处,暗地里也有。”这时,另一个完全冷漠,如同冰霜的声音响起。

   “‘剑’阁会帮助我们,这是陛下的授权。”

   “‘行策之剑‘虽然是王上的,但也不能完全信任。”冰霜中是可怕的冷静、条理。

   “我也不完全相信他们。尤其在那件事情后。”粗哑声说。

   “为了陛下,我们别无选择。”他似乎因为途径是“忠诚”,所以选择拥护,牺牲自我的“拥护”。

   粗哑声音的来源耸了耸肩,说话冰霜的人似真的化作寒冰。

   “也许这一切比我们想得都要更加复杂,也许有不可描述的存在参与,也许他或者它已经在注视我们。那又如何?”‘忠诚’自嘲一笑。“有劳诸位,为了陛下,天赐神威,天赐荣光。”他庄严低声道。

   “天赐神威,天赐荣光”在场的十几名身披骑士内衬的人一齐发声,庄重而热诚。

   “天赐神威,天赐荣光。”嗓音粗哑而显沧桑的披甲中年男子也说道,热诚更甚几分。

   “天赐神威,天赐荣光。”在如此氛围,“白霜”却仍然如同冰雕,冷漠说道,但能感受到他内里亦有热诚流淌。

 

    在无法探知的阴影某处,有双冷漠无睫毛的眼睛静静注视着这一切。不可名状中,无形的磅礴力量喷薄着,深厚、粘稠,森然、恐怖。

    在矗立满各色兵器的坚硬的黑铁色地面上空,是如凝血般的夕照场景,一座身披纯黑铠甲的巨人王者无声战立,手执一把山峰般的巍峨巨剑,没有光芒的头盔深处不知隐藏着什么。冰冷,肃杀,铁与血。

     在另外的未知的至高处,从无暇光团中,散发出足以驱散一切黑暗的光,明亮但不灼目,神圣却温暖,似乎是万千生灵的开始亦是归宿。

 

    暮色逐渐笼罩贝因杜尔,黑云沉重,几道白光在内如树杈抽枝展开,厚重的黑极具质感的翻滚着,沉闷声音隆隆作响,似乎在酝酿风雨。


第十五章 诏令

  7月2日 奥拉尔平原 都城拱卫军军营

   气质不凡,面部线条坚硬,瞳色墨绿的林·德威尔站在练兵场前部的高台之上。居高临下,深邃的目光一会儿俯视官兵,一会儿又不知所想地望向远方。

   “陛下的诏令是时间到了”他喃喃自语到。

    一天前,他再次收到宫廷侍卫长拉姆克留的密信。信中谈到,国王决定诏他入宫,似乎是有所密谋。咀嚼语句中那隐晦的意思,后党和宰相那边似乎有所图谋,针对国王陛下的。以拉姆克留为首的国王亲信计划先对方行动,为陛下排除隐患。

    拉姆克留的计划涉及王太后等王族外戚,尽管是为国王而为之,但作为外人而干涉王族内部事宜,已经可以被别有用心者构陷“谋逆”罪。

    林·德威尔想着,拉姆克留的计划虽为密谋,但实际一定为国王耳目的“行策之剑”所知晓,既然国王对二者都未作表态,那么他要么一定程度上默许了,要么有强大的后手和强烈的自信、足以应对可能的危机。

   【陛下。】他又想到那位三十五岁,身着戎装,背披王者披风的法尼恩冕冠之王。一年前的某日,他最后一次处在那座冠名为“奇迹”的庄严宫殿中,热忱庄重地半跪在王座前,半跪在那位王者前。表面上看,他似乎是被赶出的王廷——作为前王廷骑士团四位骑士长之一,他将前往距离首都贝因杜尔数百公里的奥拉尔城,成为首都拱卫军的司令。这种看上去是被驱逐出王国权力中心的行为,暗地里却是国王布局地方的安排。这就是那位极其擅长掩饰自己、隐藏想法,习惯暗中布局、以不变应万变、出奇不意行动的国王陛下的手段表现之一。

    以明面上的大张旗鼓来掩护暗处的计划,以各种合乎情理的理由让别人(尤指王廷内部那些掌握实权的保守派们)无法以劝谏的借口阻挠他的行动——以赶他出宫为掩饰,在地方布局;以强制逮捕达尔内伯爵为掩饰,将他保护起来。

     但是,他没料到他的反对者们是那样疯狂,那样嚣张,那样不计后果;也低估了反对者们对抗他的决心。

     林·德威尔的思绪溪流缓缓成股流淌,渐渐从意识深处的未知之地涌出汇聚成奔腾的·思绪横流。当他的思维从远方收回,已经有一匹白色的骏马飞奔入军营,一路畅通无阻。

    国王的诏令到来。

    诏令中大体内容是,由于兼任宫廷事务官达尔内伯爵畏罪自杀导致该职空缺,国王陛下在宫中近来听闻林·德威尔将军治军新策,认可其才能,擢入宫中供职;同时,卡耶德尔将军年事已高且刚临战事,调其暂时代领林·德威尔首都拱卫军司令一职。林·德威尔将军待卡耶德尔老将军到地,将统领拱卫军的兵印交付与其后,立刻入宫任职。

    林·德威尔执军礼接受诏令后,来到了自己的住处。管家兼副官拉奥德已经提前到达,开始收拾行礼。当后者看到林·德威尔走入房门,便停下手中的活计,起身鞠躬行礼。

    “老爷。”

   林·德威尔面无表情说道:“捡重要的收拾,尽量简便。”

   “是,老爷。”拉奥德恭敬应到。

   “我今晚就走。”林·德威尔冷冷说道。

   卡耶德尔将军自尔布尔-但森之战,国王在王廷侍从的掩护下突围;选择殿后的卡耶德尔将军仍然身陷重围,后来在黑廷克斯的帮助下从海上撤走。将军在6月29日,经法尼恩和黑廷克斯交接,乘坐法尼恩舰队的“制海”号无畏舰回国,然后就一直待在北边的塞拉港。在接到调动诏令后,需要2-3天赶到此地。

  拉奥德对于他的安排未表异议,他似乎早已习惯主人行事的不合常理。

  林·德威尔在王廷骑士时期在团内就以擅于“奇谋”小有名气。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他在布提斯二世即位初期的危机中,以“提前行动时间”,将暗中得到原定行动时间的目标出其不意地杀死在大街上。在那场危机中,他因拥护有功被破格提拔为骑士长。

  约瑟夫·拉奥德成为林·德威尔的管家,则是在他被封为男爵时。林·德威尔因多次拥护有功,得到国王的奖赏,被封为男爵,封地在奥拉尔城郊外。

  后来林·德威尔因为触及保守派的利益,受到对方攻击,国王名义上为了消弭矛盾,暗中召见他一次后就解除了他“大骑士”头衔,让他离开王廷,但保留了他的男爵爵位。林·德威尔在将行之时,把跟随自己的仆从全部遣散,拉奥德再三求情,才留下了他,只留下了他。

  来到自己在奥拉尔城外的庄园,他没有亲自整顿庄园、雇佣人手,而是让管家拉奥德代为管理,将庄园内的土地几乎全部转包出,每年收取很小比例的收成;唯独保留一小片供酿酒的土地,也不酿葡萄酒,专做一种口感凌冽、但度数不高的清酒。

   庄园在拉奥德的细心打理下兴兴向荣时,林·德威尔正式出任首都拱卫军司令,在他亲自于地方征兵后,拱卫军编制成型。

   林·德威尔在不像说明,更像是命令的简短话语后,就坐到了房中椅子上,稍加整理一年来军营里的文书。待拉奥德出去后,又在案几上写着什么,隐隐可见是用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字写的《索思与锚点》。

  第三纪1671年7月2日.....

   手中笔尖有些迟钝地在纸面上挪动着;如同生锈的机械,齿轮在卡顿中转动,也许是蒸汽提供的动力不足,也许是齿轮本身生锈。他的神情有些木讷,就像不是他在写日记。在这样诡异的情景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突然停住了笔,脸上的惘然渐渐褪去,代之以平日里的坚毅与深邃。

   颇有气质,线条坚硬的面庞上闪过一道不符合他外表的、浅浅的自嘲笑容。

 

7月2日 法尼恩王国北部 阿沃德-萨尔地区 前萨尔伯爵欧内斯·达尔内的庄园外

   日落时分,一道年轻的身影突兀地出现在达尔内庄园外。年轻人眉头紧锁,宛如能射出光的深色眸子中反射出一扇紧闭的铁门和萧索不堪内部环境。下脸光滑没有胡须,双唇紧闭尽显严峻,缺乏打理的杂乱邋遢头发下是掩盖不了的英气。

  作为达尔内伯爵曾经的副官,后来的边卫第一军第三骑兵旅的旅长,国王亲封骑士兼从男爵,昂韦尔·杰斯来到了这位所谓的“王国败类”的刑场与墓地。

  他在思索什么,久久伫立门外,凝作一座线条有形的俊俏雕塑,但似乎没有推门进去的打算。

   为了履行《塔罗兰和约》中的条款,法尼恩王国在北方边境的部队或迁移其他防区,或遭裁员。王国在北方边境原本有三支边卫军,加上迪恩·萨许将军的北方军,共计十五万兵力。如今由于割让了塔罗兰地区,王国在北边平滑的边境线顿时变得犹如一道冰川地貌的峡湾,而雷昂堡一带是深入“大海”的半岛;因此,国王新令,北方边境军务全权交与迪恩·萨许将军处理,再从北方军和三支边卫军中挑选精锐编入迪恩·萨许将军麾下,重组为名义上防备王国北方地区动乱的“督北军”。昂韦尔·杰斯由国王钦点破格出任“督北军”副司令,他手下的骑兵划归卡耶德尔的首都拱卫军。

   昂韦尔注视庄园许久,待血红占据了西天半边,他才在大门阴影下摸索什么,待天空完全浸染墨水好一会儿,才回身远去。

   不久的暮色中,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响起,与昏黄的马灯光渐渐消融在混沌的天地中。 


《战争之红》第一卷·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