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宏康医院:胆囊炎怎么得上的?
胆囊是一个囊状结构,主要功能就是贮存胆汁,而胆汁的主要作用是消化脂肪。当有食物,尤其是油腻食物刺激的时候,胆囊就会收缩,排出胆汁以消化食物。
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是胆囊结石长期存在,均可导致胆囊功能异常,引起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又分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两种,其中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比较多见。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如果胆囊收缩功能异常,容易导致胆汁排出不畅形成结石。胆囊结石的存在,会加重胆汁排出不畅。胆囊里的胆汁越积越多,胆囊的压力随之越来越大,加上结石对胆囊壁的反复摩擦,胆囊壁就会出现炎症。
2、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正常胆汁里是没有细菌的,当胆囊梗阻、胆汁排出不畅时,肠道里的细菌就可能进入到胆囊,引起胆囊发炎。如果胆囊内压力剧增或细菌大量繁殖,就会引起急性胆囊炎发作。
此外,胆囊缺血(全身性疾病、使用缩血管药物)、饮食不当(大量摄入油腻食物、暴饮暴食、过度节食)也可引起胆囊功能异常,诱发胆囊炎。
不吃脂肪,可不可行?
了解了胆囊炎的发病原因后,一些患者就理解为了「吃脂肪 = 排胆汁 = 诱发胆囊炎发作」,因此就会吃类似「清水煮白菜」这类无脂饮食。
这样其实是不对的!
虽然高脂饮食会明显刺激胆囊收缩加重腹痛,但平时适量进食脂肪不会诱发或者加重胆囊炎。相反,适量的脂肪摄入会刺激胆囊正常的收缩,使胆囊内的胆汁及时排空,减少胆汁瘀积,避免形成胆结石、加重胆囊炎。
此外,脂肪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缺少脂肪的摄入,会逐渐出现乏力、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凝血功能异常等表现。
如果慢性胆囊炎病人因饮食不当、劳累、细菌感染等原因,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出现明显腹痛、发热甚至皮肤变黄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