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迪士尼《花木兰》我不清楚是否好看,国产山寨"花木兰"是真不行

2020-06-01 23:33 作者:宁_纪骋  | 我要投稿

[文章首发自:今日头条 溟瞾影视馆]

王晶导演曾愤怒指责国产网络大电影,直言称"网络电影集体盗窃香港IP",这件事一度在影视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过可惜的是,争议并没有成为阻止"网大"继续盗取IP、或是山寨蹭热度的有效力量。不管是冯导的独立题材《我不是潘金莲》,或是徐克的系列IP《狄仁杰》都未能避免被山寨网大蹭热度。

2016年,冯小刚导演作品《我不是潘金莲》在未公映之前,就已经斩获了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最佳影片、多伦多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在国内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热议,最终近5亿人民币的票房也为该片增色添彩不少。


同年,该片上映前后,各大视频平台迅速出现了名字与之极度相似的网络电影:《我不叫潘金莲》《我是潘金莲》《潘金莲就是我》以及《不要叫我潘金莲》。不论是演员尴尬到天际的演技呈现、又或是粗糙到无脑的剧情、甚至是透出浓浓廉价味道的服化道,都在诉说这类电影差劲的水准。

或许会有人觉得,都是拍电影的,凭什么和你大导演的作品名字相似,网络电影就是蹭热度的山寨货呢?事实上,只要分析清楚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就很容易得到谁才是蹭热度的山寨货的结论。

以迪士尼公主系列电影《花木兰》为例。早在2017年,该片就已立项并结束全球海选,由全球娱乐权威媒体《好莱坞报道》发布新闻,宣布女演员刘亦菲饰演花木兰。而真人版《花木兰》电影的故事从《木兰辞》和1998年迪士尼动画版《花木兰》汲取灵感,讲述花木兰扮成男人,替父从军的故事。实际拍摄日期为2018年8月14日-2018年11月26日。


《花木兰》最早预计在2019年上映,由于成片效果不理想,需要进行补拍,因此最终定档2020第一季度,又受到疫情的影响,上映时间只能继续延后。在此空档时期,2020年4月以及5月,国内网络院线上映了两部"花木兰"相关题材网络电影,《木兰之巾帼英豪》《无双花木兰》。

  • 《木兰之巾帼英豪》

从该片的海报构造、色彩来看,基本上就是将迪士尼版《花木兰》的诸多海报进行了一次"移形换影",而且拼凑感极强烈,甚至是电影英文标题字体,都与迪士尼版《花木兰》别无二致。


至于服装、造型、道具等硬件设备,与迪士尼版《花木兰》预告片里的服装、造型、道具等如出一辙,比较夸张的还有女主宝剑上的"忠勇真",连字都需要刻画地一模一样,完全可以确定这就是赤裸裸地抄袭。

而在明面上的抄袭之后,《木兰之巾帼英豪》在剧本层面却没得抄了,不论是情节逻辑、还是故事节奏,甚至是演员的演技,都只配得到两个字的评价:尴尬。

  • 《无双花木兰》

相比于4月就匆忙上线的《木兰之巾帼英豪》,《无双花木兰》显然更有耐心一些,选择让"花木兰"的热度继续发酵一番。在海报层面虽然像前者那样继续抄袭,但就这个海报来说,我就想知道拍的到底是花木兰还是潘金莲?而在正片中,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海报上的造型,全程灰头土脸,试问这不是搞"*情"营销吗?


而在剧本方面,前半小时还算中规中矩,可慢慢就成了无脑闷片,剧情毫无合理性,服装、造型、道具等硬件设备也比较粗糙。网络电影投资少可以理解,可你既然投资不够为什么还要把这么个烂玩意儿拍出来呢?为什么不能专注一下现实题材的剧作呢?结尾还出现了"谨以此片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样一句话,我只想知道,拍的这么差劲,有什么脸献给人家?

笔者的态度很明确,对于这类从一开始就试图从蹭热度中得到足够的关注度,圈钱的国产影视剧,我一律抵制。一昧因为"国产"二字,就无限纵容甚至称赞的声音无疑都属于"溺爱",这样不但不会让国产影视剧制作者更加认真,反而会惯坏某些人。

有些人会吐槽,作为网络电影,投资小、不够专业是常态,应该包容。实际上,像《大明劫》《柳如是》这样的高质量国产古装战争片,也都是低成本,可凭什么能够收到观众认可,我想"态度"至少决定了一半的质量。


况且网络电影盗取IP、或是山寨蹭热度本身就属于不可容忍的低劣行为,涉及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不少观众在其中不仅扮演了受害者的身份,其付费行为也更是助涨了此类影视作品的嚣张气焰,因此要想从源头上断绝此类行为,政策方面是有需要,可起到决定作用还是观众。


迪士尼《花木兰》我不清楚是否好看,国产山寨"花木兰"是真不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