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 – Armageddon for the Danube

战役背景
1704年战役开始时,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伊曼纽尔(35个营,45个中队)和接替维拉斯担任多瑙河法军指挥官的马辛(50个营,60个中队)在乌尔姆和梅明根之间的伊勒河畔;塔拉德侯爵(30个营,35个中队)在斯特拉斯堡和兰道之间的莱茵河上;Villeroy侯爵像往常一样在布拉邦特河和默兹河之间;在维勒鲁瓦和塔拉德之间,摩泽尔河上有一支小部队(14个营,30个中队),由德-科伊尼(De Coigny)先生的指挥下,打算增援这两支部队。
在施瓦本,法国和巴伐利亚人已经占领了乌尔姆、比伯拉赫、梅明根、坎普顿和奥格斯堡。
在另一边,联军在莱茵河畔的施瓦本、法兰克尼亚、奥地利和北蒂罗尔有几个军团。巴登的路易侯爵在斯托克赫-英根地区,有他自己的军队(22000名步兵,7300名骑兵)和斯蒂伦的残编,但由于负责守卫整个中莱茵河以及对抗巴伐利亚选帝侯,他到处都很弱,他对莱茵河的防御实际上只限于守住 "斯托尔霍芬防线",一个靠近巴登的布尔的防御阵地。他的总部在阿沙芬堡。他手中的主要地方是弗赖堡、菲利普斯堡、姆海姆和美因茨。

然而,马尔伯勒的计划不外乎是将低地国家交给荷兰人保护,并将其所有的军队和堡垒留在战争的老地方,将战役进行到德国的中心。欧根·德·萨伏伊亲王和他决定可以而且必须这样做;但要说服胆小的总督和多疑的下议院接受一个几乎大胆到轻率的计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战役描述
法国向巴伐利亚派遣增援部队
1月初,由于布赖萨赫和凯尔在自己手中,法国人或多或少地与他们在巴伐利亚的友邦保持着密切联系。
1704年1月1日,马辛前往慕尼黑,与巴伐利亚选帝侯商讨对帕绍的远征计划。会议决定,选帝侯将率领15,000人直接向帕绍进军,而马辛将用他的法国军团进行转移。
1月4日
法国-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选帝侯从慕尼黑出发,加入他的军队。
帝国
冯·布朗霍斯特·格朗斯菲尔德伯爵(Johann Franz, Count von Bronkhorst-Gronsfeld)带着1276名步兵和577名骑兵在恩斯河畔。
Herberstein Infantry (160人)
Reventlau Infantry (280人)
Guttenstein Infantry (202人)
Alt-Daun Infantry (259人)
Gschwind Infantry (216人)
Albon Battalion (159人)
Danish Dittmarsch Cuirassiers (336人) 大概是 Ditmersens Cuirassiers
Pfalz-Neuburg Cuirassiers (164人)
Esterházy Hussars (77人)
在上述部队中,约有1100人驻扎在帕绍,有4门大炮,其余的人在克里斯托夫·威廉·冯·图尔海姆少将的带领下,驻扎在圣威利巴尔德和里道的堑壕中。

1月5日
法国-巴伐利亚
阿尔科伯爵中将抵达万尔巴赫(Varmbach地点不详),指挥为远征帕绍而集结的巴伐利亚部队。
7个连的巴伐利亚骑兵出现在圣维利巴尔德的堑壕前。
帝国
民兵被召集到圣威利巴尔德和里道的堑壕里驻扎。
特朗普伯爵(Count Trampe)率领的丹麦军队从萨尔茨堡出发,前往阿特尔高地区圣格奥尔根(St. Georgen im Attergau)。
到1月6日,已经有大约2000名民兵在里道附近的霍恩格·冯·霍恩格手下集结。他们向圣维利巴尔德进军。

法国-巴伐利亚
1月7日,选帝侯到达万尔巴赫,然后带着军队向帕绍前面的莫勒霍夫(Molerhof地点不详)进军,只留下1个营在诺伊堡城堡前观察小规模的驻军(100人)。
第一批巴伐利亚军队出现在帕绍的 "客栈 "前的玛丽亚希尔夫堡,并在堑壕里工作。
为了转移注意力,马辛的部队在多瑙沃特通过了多瑙河,带着2000名步兵和2000名骑兵在法兰克尼亚地区征收军费。
布兰尼维尔(Blainville)再次转移阵地,在乌尔姆通过多瑙河,以2,500名步兵和1,000名骑兵在施瓦本征收税款。
1月7日至8日夜间,巴伐利亚人在帕绍前建立了炮台,而帕绍只有1,800人防守。
1月8日,早上6点,巴伐利亚人的炮兵对帕绍展开了攻击。
巴伐利亚骑兵在维尔索芬和谢尔丁之间驻扎,并在谢尔丁建立了炮兵预备队。
马辛到达迪特福特,并向厄林根(Oellingen)、普莱恩费尔德(Pleinfeld)、帕彭海姆(Papenheim)和默恩斯海姆(Mörnsheim)派出分队。马辛的骑兵在继续向莱茵费尔德推进之前,徒劳地召唤了拜恩州魏森堡(Weissenburg)和维尔茨堡(Wülzburg)要塞投降。
1月9日,炮台用20门大炮和8门迫击炮的轰击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

马辛的步兵到达迪特福特,并攻击了特劳赫特林根城堡。小规模的守军(70人)一枪未发就投降了。
帝国
在没有咨询格朗斯菲尔德的情况下,帕绍的主教与阿尔科元帅展开了谈判,他们就投降的条件达成了一致。
1月10日
法国-巴伐利亚
马辛的一个分队成为帕彭海姆的主人,守军(150人)在打了几枪后投降,并被允许撤回魏森堡。
马辛的另一个分队占领了默恩斯海姆,将其守军(40人)作为战俘。
帝国
帝国驻军从帕绍出发,在巴伐利亚军队的护送下前往边疆。这些部队随后退到了格里斯巴赫。
特朗普的丹麦特遣队(3个团共1205名步兵,273名骑兵,267名下马骑兵)在诺伊马克特(可能是豪斯鲁克地区的诺伊马克)集结。然而,只有477名步兵和273名骑兵适合执勤。
法国-巴伐利亚
1月11日,巴伐利亚军队进入帕绍。
帝国
维也纳的宫廷命令图恩根元帅和韦策尔上校从蒂罗尔州转移到巴伐利亚。此外,丹麦特遣队被指示由格朗斯菲尔德负责指挥。
法国-巴伐利亚
1月12日,选帝侯留下了塔滕巴赫伯爵少将占领帕绍,而马费侯爵中将带着几支骑兵部队占领了从维尔索芬到雷根斯堡的多瑙河岸,以防止驻扎在普法尔茨的帝国部队渡过冰河。
选帝侯带着他的其余军队(约9000人)渡过因河,在泽尔(可能是普兰河畔的泽尔)扎营。
1月13日,马辛退守迪特福特,并派丹莱兹先生攻打韦姆丁,在那里他们俘虏了120名步兵和200名轻骑兵。
选帝侯对帝国军在里道和圣维利巴尔德的堑壕进行了推进。Solari Infantry 的冯-克莱斯上尉以其团的182人和Alt-Daun Infantry的111人防守里道。巴伐利亚军队在里道郊区放火,选帝侯派1个龙骑兵中队穿过普拉姆河,威胁守军的退路。大约在这个时候,470名民兵和维林格尔上尉从诺伊马克特赶来,巴伐利亚的龙骑兵退到了普拉姆河后面。
同时,巴伐利亚派往圣维利巴尔德的纵队在万普雷赫特沙姆就位,并徒劳地召唤Kriechbaum Infantry的冯-海克尔伯格男爵上尉投降。巴伐利亚人随后对堑壕进行了攻击
圣维利巴尔德的交战:
格朗斯菲尔德和他的骑兵队与特朗普中将的丹麦军团会合了。当格朗斯菲尔德听到对里道和圣维利巴尔德的攻击时,他命令特朗普中将与丹麦人一起向诺伊马克特推进,在那里他与霍恩格领导的2000名民兵会合。然后他们向布赖托推进。与此同时,格朗斯菲尔德带着他的帝国骑兵向圣维利巴尔德推进。他还指示帝国步兵在圣维利巴尔德与他会合。
特朗普带着丹麦人和民兵到达布赖托时,收到了格朗斯菲尔德的新命令,指示他向圣维利巴尔德前进。
下午4点,特朗普的部队和格朗斯菲尔德的部队在圣维利巴尔德附近交汇。
巴伐利亚炮兵随后将炮火转向格朗斯菲尔德的部队。
格朗斯菲尔德有一匹马在他手下被杀。由于炮兵力量薄弱,无法与巴伐利亚人对抗,他决定在萨拉托尔茨撤退。
夜幕降临时,格朗斯菲尔德的小部队只有一半到达萨拉霍尔茨。贡斯菲尔德命令退到拜尔巴赫(不明地点)。他还指示疏散里道。然而,海克尔贝格上尉在圣维利巴尔德被包围了,但他设法以投降为交换条件获得了自由撤退。
1月14日,选帝侯向 "Landl"(特劳恩河以西的领地)推进,同时在恩斯河地区崛起。他通过拜埃尔巴赫(Baierbach)向怀岑基兴(Waitzenkirchen)(地点不详)进军,并向埃弗丁(Eferding)派出一支分队。选帝侯计划占领林茨。

马辛和布兰维尔的小军团已经回到了他们的冬季驻地。
帝国
格朗斯菲尔德向东撤退到埃弗丁。在一次战争会议上,决定保卫特拉恩河的渡口。尽管如此,格朗斯菲尔德的军团继续向阿尔科芬(Alkoven)撤退,而他本人则去了威尔赫林(Wilhering)。
1月15日,格朗斯菲尔德决定与他的军团一起向特劳恩河上的韦尔斯进军,在威尔赫林留下一支Kriechbaum Infantry分队。为了保卫特劳恩河的通道,埃贝尔斯堡也被占领,并拆除了桥梁。林茨市被留给了自己。邻近城堡的大炮在韦尔斯集结,并召集了特劳恩地区的民兵。

法国-巴伐利亚
1月17日,马辛回到了奥格斯堡。
1月18日,选帝侯收到来自慕尼黑的消息,告诉他驻扎在蒂罗尔的帝国主义军队正在威胁巴伐利亚。他前往慕尼黑,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冯-吕策堡中将。
1月20日,巴伐利亚军队在因河和里道线之间建立了驻地。
1月23日,格朗斯菲尔德派出的一支分队(由达南上校带领的带2门大炮的步兵)攻占了斯塔亨贝格城堡。
帝国
1月27日,韦策尔上校率领1000名步兵、几百名民兵和500名Mercy Cuirassiers向沙尔尼茨山口的巴伐利亚哨所进发。
格朗斯菲尔德已经夺回了特劳恩河地区。他沿着从瓦腾堡(Wartenburg)、沃尔夫塞格(Wolfsegg)、艾斯特斯海姆(Aistersheimt)、诺伊马克特(Neumarkt)、拜埃尔巴赫(Baierbach)和维森弗(Weesenufer)的线路分配部队,丹麦军队部署在这条线路的南部,帝国军队则部署在北部。特朗普中将在艾斯特斯海姆设立了他的总部,格朗斯菲尔德在韦尔斯设立了总部。位于多瑙河左岸的兰纳里格尔和马巴赫镇被占领。
1月30日,当韦策尔被告知巴伐利亚军队抵达慕尼黑时,他退到了蒂罗尔。

2月8日,帝国的一份诏书指示戈埃斯(Goor)伯爵保留施瓦本地区的12个荷兰营,并指示汉诺威军队听从巴登侯爵的调遣。同样的命令也下达给了拉蒂斯拉夫伯爵。
2月13日,普法尔茨选帝侯派他的副官莱切林伯爵中将前往阿沙芬堡,以促进巴登侯爵和马尔堡公爵之间的沟通。英荷联军被告知,皇帝并不打算在整个战役中把这些部队留在德国,而只应等待帝国军队的各支特遣队的集中。
2月14日
法国-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军队的主力在德-温特(de Wendt)上校的带领下从里道(Riedau)向卡尔哈姆(Kalham)和诺伊马克特(Neumarkt)进发,他们对这两个地方进行了掠夺和焚烧。

帝国
图恩根元帅接到命令,将他所有的下属将军召集到布雷根茨,向他们发出指令,以防法军发动进攻。在确保康斯坦茨、布雷根茨和林道等城市的安全后,他们应将部队集中在莫斯基尔赫和普夫伦多尔夫,然后向罗特韦尔和维林根推进,与驻扎在莱茵河和内卡河的部队建立联系。在这些阵地上,他们应该阻止法国军队通过 "瓦尔德施泰德 "防线从金齐希河谷前进。巴登侯爵希望他也能调动法兰克尼亚特遣队,以阻止巴伐利亚选帝侯的部队的任何推进。巴登计划在海尔布隆、奥拉赫和罗特韦尔建立兵站。

2月16日,特劳恩和豪斯鲁克地区的所有武装居民被召集参加民兵。他们在韦尔斯(Wels)、埃弗丁(Eferding)、格里斯基兴(Grieskirchen)和施瓦嫩斯塔特(Schwanenstadt)集结。

法国-巴伐利亚
2月20日,法国中将布兰维尔率领2,000名步兵和15个中队,携带8门大炮从乌尔姆出发。
2月21日,布兰维尔的军团到达多瑙河畔的蒙德京根,该地被荷兰守军占领。布兰维勒徒劳地召唤普鲁斯少校投降,然后从中午到晚上轰炸该地。普劳斯用障碍物堵住了大门,并拒绝了第二次和第三次传唤,尽管有明显的冲入该地的准备。
当图恩根(Thüngen)元帅听说布兰维尔(Blainville)企图攻打蒙德京根时,他从符腾堡元帅派来了3个帝国骑兵团和4个荷兰步兵营。
2月23日上午,不等符腾堡的部队到来,布兰维尔就向乌尔姆撤退了。在这次事件中,他损失了1名军官和4名士兵,40人受伤。
大约在这个时候,图恩根元帅派遣梅西(Mercy)伯爵上校带着梅西骑兵队的600人对巴伐利亚的普法尔茨基希进行了一次惩罚性突袭。在对附近地区进行了两天的袭击后,梅西回到了他的驻地。
2月24日,格朗斯菲尔德的小规模军队和民兵在拜尔巴赫集中。
2月25日,格朗斯菲尔德向圣维利巴尔德的堑壕推进,并将其包围。他随后建立了炮台,并很快向堑壕开火。守军投降了,用献出他们的大炮获得了自由撤军的机会。1,500名农民被征用来铲除圣维利巴尔德的防御工事。

法国-巴伐利亚
面对一场普遍的动乱,冯-塔滕巴赫中将在帕绍、谢尔丁和里德集结了所有巴伐利亚军队。
帝国
2月28日,丹麦军队在特朗普中将的指挥下,向西里西亚出发,前往匈牙利。
3月初,图恩根元帅责成霍亨索伦亲王在博登湖和多瑙河之间建立起一条防御线。这些防线应该由1000名民兵来防守。 Baden Infantry和Marsigli Infantry驻扎在康斯坦茨。
3月,比布拉少将用之前驻扎在美因茨和法兰克福附近的帝国军的部分部队加强了斯托尔霍芬防线。壕沟得到了加强,并在那里部署了5门重炮和16门轻炮。
法国-巴伐利亚
3月29日,塔拉德抵达阿尔萨斯,负责指挥他的军队,并准备护送新兵前往在巴伐利亚作战的马辛的军队。塔拉德写信给马辛,提议5月10日在维林根(Villingen)实现交接。
帝国
4月初,黑森林由荷兰支付的2个营(普鲁士的Varennes Infantry(1个营)和未确认的Wolffen Infantry)和上莱茵区的一支支队防守。同时,普鲁士部队、斯蒂伦领导的帝国军团、普法尔茨部队和法兰克尼亚区的部队都驻扎在上普法尔茨区,没有任何行动。然而,卧病在床的巴登侯爵无法作出决定,这些部队以及驻扎在比尔和美因茨周围的堑壕里的部队被留在了这些阵地上,因为他担心法国人会在普法尔茨和对菲利普斯堡发动进攻。在这种情况下,图恩根元帅要求符腾堡公爵提供足够的部队来封锁横跨黑森林的道路。侯爵还指示驻扎在奥地利与巴伐利亚交界处的帝国将军们对该选区采取行动。格朗斯菲尔德随后决定沿因河发起行动。他向其军团的各单位(约1500名步兵和610名骑兵)发出命令,要求他们在4月15日之前在哈格附近集结。
法国-巴伐利亚
4月1日。塔拉德亲自前往斯特拉斯堡集结了10,000名新兵(6,500名步兵和2,500名骑兵),准备前往巴伐利亚军。只有9,000人准备好了行军资源。此外,巴伐利亚军队还需要20,000名新兵才能使其所有部队达到满员(平均每个营只有300人,每个中队只有100人)。塔拉德用适合执勤的9,000名新兵组建了16个营和16个中队。他选择诺因堡作为他的远征军的集结地。
帝国
4月5日,巴登侯爵指示图恩根元帅在奥拉赫(Aurach)和罗特韦尔(Rottweil)的弹药库附近集结部队,以防法军进攻。符腾堡公爵将施瓦本的Reischach Infantry和3000名民兵派往黑森林增援盟军。图恩根元帅还要求斯蒂鲁姆元帅将目前驻扎在普法尔茨的2个普鲁士兵营和1个龙骑兵团派给他。
4月9日,巴登侯爵不得不向指挥萨克森特遣队并收到萨克森选帝侯指示的舒伦堡伯爵中将发出命令,让他留在奥斯特拉赫和博登湖之间的阵地上,向萨克森进军。那时,萨克森特遣队已经到达西格马林根。舒伦堡没有理会边疆区长的命令,继续向萨克森进军。
法国-巴伐利亚
到了4月11日。塔拉德向国王骑兵部队发出了从斯特奈向梅斯进军的命令。

帝国
4月14日在因河,格朗斯菲尔德带着4门火炮和8辆马车从韦尔斯出发,向艾尔斯海姆行进。
4月15日
法国-巴伐利亚
塔拉德下令将新招募的步兵送到诺因堡,在那里,为了欺骗联军,他们将致力于拆除该地的防御工事。他还在于南格集结了2400名重骑兵。
联军
荷兰的将军通知巴登侯爵,他们目前驻扎在施瓦本的部队,包括受雇于英国的部队,将返回低地国家,参加摩泽尔河的行动。然而,在汉诺威选帝侯和巴登侯爵的交涉下,他们同意暂时将这些特遣队留在德国。
皇帝将以下的普法尔茨部队纳入了帝国的薪酬体系:Garde Grenadiers, Sachsen-Meiningen Infantry, Bourscheidt Infantry, Isselbach Infantry, Haxthausen Infantry and Lybeck Infantry (每个团 1,257 men), a free company of 77 men, the Leibregiment zu Pferd, Venningen Carabiniers, Hatzfeld Cavalry, Vehlen Dragoons, Leiningen Dragoons and Wittgenstein Dragoons。
在因河防线,格朗斯菲尔德在豪斯鲁克山区哈格附近加入了他的军团。格朗斯菲尔德立即带着他的骑兵和部分步兵向霍恩泽尔推进。他计划攻击防守里德的小规模巴伐利亚守军。
4月16日上午,格朗斯菲尔德的其余步兵和200名工人在霍亨策尔与他会合。他的军团随后向里德推进。在行军途中,格朗斯菲尔德被告知巴伐利亚人已经撤离了里德,退到了布劳瑙。格朗斯费尔德进入里德,并将该镇投入到贡献中。
4月17日,格朗斯菲尔德在摧毁了里德的城门和栅栏后,从里德撤退到霍亨策尔。
4月18日
联军
观察巴伐利亚人动向的莱宁根报告说,他的高级军官们害怕在他们的驻地被巴伐利亚人的突然袭击所惊吓,并希望派团来掩护多瑙河上的蒙德京根。
法国-巴伐利亚
在客栈,一支巴伐利亚队伍对霍亨策尔(Hohenzell)附近的帝国前哨阵地发起了进攻,但它被迅速赶回,并被追击到里德(Ried)。当格朗斯菲尔德前进支援追兵时,巴伐利亚人再次撤离了里德,退到了布劳瑙。格朗斯菲尔德则退到了哈格。
帝国
从4月20日起,指挥莱茵河上一个帝国军团的图恩根元帅开始在内卡河和多瑙河的源头集结他的部队。与此同时,仍在阿沙芬堡的巴登侯爵下令在菲利普斯堡和斯托尔霍芬防线之间集结帝国军队的主力。
4月21日,勃兰登堡-拜罗伊特侯爵报告说,巴伐利亚人在英戈尔施塔特附近集中了部队。他认为,他们将对法兰克尼亚进行声东击西,而他们的主力将向黑森林推进。
法国-巴伐利亚
4月25日,塔拉德在纽恩堡检阅了新兵(7,000名步兵,2,400名骑兵)和1,100名老士兵,这些老兵在前一年维拉斯向巴伐利亚长驱直入时因病而被留下。
4月26日,被塔拉德要求带着他的军团向上萨尔进军的德-科伊尼中将带着9个营和1个龙骑兵团从特里尔出发,向茨维布吕肯(Zweibrücken)方向行进,从萨尔路易斯、埃希特纳赫和格雷文马赫赶来的支队将在那里与他汇合。
4月29日,巴伐利亚选帝侯在多瑙沃特集结了一支由12个营和28个中队组成的巴伐利亚军团。
在4月的最后几天,塔拉德将法国宪兵队从弗朗什-孔泰调到贝福尔,并命令劳巴尼先生将在下阿尔萨斯过冬的部队在兰道附近集结。
到4月30日,塔拉德的大炮(40门,包括4门重炮)在奥克费尔当集结完毕。

帝国
4月底,勃兰登堡-拜罗伊特(Brandenburg-Bayreuth)元帅和伯爵赫贝维勒(Herbéviller)都被派驻在普法尔茨,他们报告了巴伐利亚部队的动向。赫贝维勒认为,巴伐利亚人将在维尔斯霍芬附近渡过多瑙河。
5月1日
法国-巴伐利亚
达科将军带着选帝侯先前集结的军团在多瑙河畔通过了多瑙河,以便在5月16日或17日在维林根实现计划中的交汇,并在同一天到达赫希施塔特。
选帝侯带着他的军团从慕尼黑出发,向米克豪森进军。在那里,他建立了自己的驻地。
马辛带着驻军从奥格斯堡出发,到达里登(未确定的地点)。
5月2日
法国-巴伐利亚
马辛带着多瑙河军队的大部分部队到达克鲁姆巴赫。
巴伐利亚选帝侯在克鲁姆巴赫与马辛会合。
帝国
拜罗伊特侯爵报告说,驻扎在帕彭海姆(Pappenheim)、特罗伊希特林根(Treuchtlingen)和温丁(Wemding)的法军已被巴伐利亚军队取代,法军正集中在多瑙沃特和赖恩附近,而他们的炮兵则到达了英戈尔斯塔特。

在收到拜罗伊特的报告后,联军从他们的冬令营出来了。斯蒂伦元帅将帝国的骑兵集中在纽伦堡附近的营地。拜罗伊特元帅带着普法尔茨和法兰克尼亚的特遣队在埃林根附近扎营。图恩根元帅让他的部队在斯托卡赫防线(Stockach)附近的营地驻扎。符腾堡公爵的部队则留在斯图加特周围。然而,巴登侯爵仍然不相信选帝侯的巴伐利亚军队会出兵迎接从法国派来的援军。
5月3日
法国-巴伐利亚
科伊尼的军团到达法尔斯堡和萨尔堡。塔拉德随后命令科伊尼于5月10日在萨维尔纳(Saverne)进行分流;命令劳巴尼先生(8个营,8个中队)于5月11日从兰道(Landau)进行另一次分流;命令库特本先生(5个营,10个中队)于5月11日从于南格(Huningue)向弗里德林根(Friedlingen)进行最后一次分流。

在多瑙河上,马辛和选帝侯到达魏森霍恩。

帝国
拜罗伊特(Bayreuth)元帅现在担心法兰克尼亚的情况,派出了1000名法兰克尼亚特遣队成员来增援讷德林根的守军(600人)。然后他带着自己的军团向讷德林根推进。

5月4日
法国-巴伐利亚
马辛和选帝侯到达乌尔姆附近多瑙河右岸的维布林根。
阿尔科的军团抵达了多瑙河左岸的乌尔姆。选帝侯现在率领着48个营和35个中队,以及大约40门火炮,4门迫击炮和之前在霍赫斯塔特(Höchstädt)夺取的浮桥。
5月5日,法国-巴伐利亚军队在乌尔姆附近停留,选帝侯检阅了他的部队。4,000辆马车上装载了面包和饼干。
5月6日,选帝侯军团向里斯蒂森进军,阿尔科军团向厄普芬根进军。
5月7日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军团到达蒙德京根。
帝国
图恩根和他的军团在图特林根(Tuttlingen),他得知了选帝侯的行军情况,并决定试图阻止他的前进。
廷根命令11个荷兰军团在锡格马林根(Sigmaringen)附近渡过多瑙河,并在劳特林根(Lautlingen)附近的施米赫山谷(Schmiech Valley)占领阵地。他还向劳特林根派遣了Hohenzollern Cuirassiers 。
图恩根还用Dutch Wilcke Infantry、Imperial Baden Infantry、Tollet Infantry和Thüngen Infantry占领了斯托卡赫战线。他还在梅尔海姆(Merheim)(地点不详)派驻了2个汉诺威的骑兵中队。最后,他召集民兵来增援斯托卡赫防线。
莱宁根的骑兵(Gronsfeld Cuirassiers, Lobkowitz Cuirassiers, Mercy Cuirassiers, Cusani Cuirassiers, Czungenberg Hussars)被指示通过梅斯基希(Mosskirch)向弗里德林根(Friedlingen)推进。
盟军仍然认为,法国-巴伐利亚军队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示范,以掩护塔拉德的行军。另据报道,选帝侯打算只在黑森林派出一个小分队,而与他的军队主力一起进入符腾堡,进攻林道。

5月8日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军团向诺伊弗拉(Neufra)(不要与位于多瑙河左岸里德林根旁边的较大的同名城镇混淆)和阿尔科军团向里德林根行军。
帝国
斯蒂伦元帅之前曾派Lehoczky Hussars前往多瑙河观察敌情,他与汉诺威骑兵和林堡-斯蒂伦骑兵一起从讷德林根向海登海姆行进。
普鲁士特遣队(5个营,14个中队)在安哈尔特-德绍亲王的带领下从讷德林根出发,向阿伦进军。

5月9日
法国-巴伐利亚
阿尔科军团在里德林根(Riedlingen)的桥上渡过多瑙河,跟随选帝侯军团,该军团正向门根(Mengen)进军,选帝侯计划在门根的交界处与他的所有军队扎营。然而,在路上,选帝侯被告知,由图恩根指挥的帝国军团在梅斯基希扎营。于是,他决定带着军队的右翼继续行军,直到克劳亨维斯,把左翼留在门根。他希望在帝国军有时间在隘口撤退之前将其拦截。
帝国
帝国军在夜里从梅斯基希撤退了。
斯泰伦元帅带着他的分队在格罗斯-苏森附近扎营。
普鲁士特遣队的增援部队(3个营,3个骑兵团,由芬克-冯-芬肯斯泰因少将指挥)抵达海尔布隆,他们在那里被指示加入勃兰登堡-拜罗伊特侯爵的军团。归档的斯蒂伦元帅要求芬肯斯泰因尽快从坎斯塔特(Cannstadt)向基希海姆(Kirchheim)行军。

5月10日
帝国
廷根撤离了斯托卡赫防线,并在图特林根(Tuttlingen)周围集结了他的部队。然后他带着3个营和5个骑兵队在米尔海姆渡过多瑙河,向舍姆贝格进军。他打算向内卡河源头的罗特韦尔(Rottweil)进军,在那里等待符腾堡特遣队和斯蒂伦在诺德林根集结的军团(6000人)的到来。 图恩根还向巴登侯爵发出了法国-巴伐利亚军队前进的警告,并指示勃兰登堡-拜罗伊特侯爵带着他的骑兵在舍恩贝格与他汇合。
驻扎在梅斯基希的莱宁根的骑兵队向弗里德林根进发。
普鲁士特遣队到达栋茨多夫。
符腾堡特遣队与施瓦本特遣队的一部分集中在鲁梅尔斯巴赫附近。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向梅斯基希(Messkirch)进军,在那里他集结了他的全部军队。他派出一支侦察队,回来报告说,图恩根已经放弃了他的堑壕,正在米尔海姆陡然渡过多瑙河。
在莱茵河上,来自哈格诺(Haguenau)守军的部队出发去与集结在阿尔特布赖萨赫(Alt Breisach)的塔拉德增援部队会合。
选帝侯带着他的骑兵和龙骑兵向图特林根急速进军。他的步兵紧随其后,落后8公里,大部分行李被留在梅斯基希。在抵达图特林根时,巴伐利亚人发现了帝国军在撤退时遗弃的2门炮、火药、炸弹、粮食、饼干和一些衣物。步兵们在诺伊豪森附近扎营。
在莱茵河上,驻扎在斯特拉斯堡地区的法军向阿尔特布雷萨赫的总汇合点出发。科伊尼(Coigny)军团也从萨维尔纳(Saverne)出发。此外,法国人还采取了一些转移行动:劳巴尼先生从兰道(Landau)出发,在赫尔特(Hördt)扎营,向菲利普斯堡示威,而库特伯恩先生则在于南格(Huningue)通过莱茵河,在弗里德林根(Friedlingen)扎营,并从那里发起突袭,一直到罗滕豪森(也许是罗特豪斯)。

5月12日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在图特林根(Tuttlingen)驻扎,以便让他的所有部队与主力部队会合。他的法属巴伐利亚军队现在由49个营和40个中队组成。巴伐利亚的部队是完整的,而且状态良好。然而,法军的步兵每营只有大约300人。法军的骑兵和龙骑兵的状态较好,但没有达到满员。马辛侯爵在前一个冬天设法为他们搞到了1800匹在德国和瑞士购买的重装马。
看到帝国军放弃了他们的战壕并退到多瑙河后面,马辛对计划中与塔拉德的增援部队交接的成功毫无怀疑。因此,他写信给塔拉德,宣布选帝侯的军队应于5月14日从图特林根出发,经基希海姆行进到多瑙埃兴根,选帝侯和他本人将在那里等待塔拉德的消息。他还告诉后者,图恩根已经退到了巴林根路上的舍姆贝格,在那里他正在等待普鲁士和符腾堡的特遣队以及在弗兰肯过冬的部队的到来。
在莱茵河上,塔拉德亲自从斯特拉斯堡前往布赖萨赫对面的比斯海姆。

帝国
勃兰登堡-拜罗伊特侯爵带着他的军团向尼尔廷根进军。
符腾堡公爵带着他的小分队向尼尔廷根和罗滕堡进军。

5月13日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在图特林根附近完成了军队的集结。然后他派人前往罗特韦尔(Rottweil),但他们被帝国的龙骑兵赶了回来。
早上,科伊尼到达莱瑙(Rheinau),在那里他在莱茵河上架设了一座桥并向肯青根(Kenzingen)推进。与此同时,塔拉德在比耶斯海姆(Biesheim)渡过了莱茵河,并与他的军队在布赖萨赫(Alt Breisach)的城墙下扎营。
帝国
图恩根的军团向罗特韦尔进军。
勃兰登堡-拜罗伊特侯爵的第一支步兵部队到达了巴林根。
芬肯斯坦带着普鲁士的增援部队到达蒂克海姆。
在莱茵河畔,弗莱堡的守军派出了分队观察敌情。当时,温克尔霍芬(Winkelhofen)少将指挥着驻军(3,462人,但只有2,655人适合执勤),其中包括:

5月14日
法国-巴伐利亚
拂晓时分,选帝侯的军队从图特林根出发,向基希海姆进军。
在莱茵河上,塔拉德的军队从布赖萨赫行进到弗赖堡/布莱斯高附近的圣乔治(Sankt Georgen),塔拉德在那里收到了马辛的信;科伊尼的军团到达格洛特塔尔(Glottertal)峡谷入口处的朗根茨林根;库特伯恩沿着莱茵河向下游移动,一直到布雷萨赫,所有的新兵、再骑兵和马车都在那里集结(7700名民兵、300名爱尔兰人、100名Peri Infanterie、大约1350名在前一年未能加入巴伐利亚军队的人。2,400名骑兵新兵,800多名军官,1个军械连,200匹运粮的马,200匹炮兵马,3,000支火枪,几个团的衣服,1,300,000利弗尔的战利品,全部装在400辆马车上)。
整整一天都在侦察各种道路,以便进入瓦根斯泰格山谷。德西尔利找到了一条可以避开弗赖堡城墙上的大炮的弯路。塔拉德答复了马辛,承诺在5月16日之前到达基希扎腾,并邀请他前进到菲沙(艾森巴赫河上的一个村庄),以实现他们军队的交接。
帝国
符腾堡公爵带着他的军团到达巴林根。
图恩根、勃兰登堡-拜罗伊特、施蒂尔姆和符腾堡的军团现在都集中在舍姆贝格和巴林根附近;芬肯斯坦的普鲁士增援部队正在赶来与他们会合。然而,要阻止塔拉德的援军与巴伐利亚选帝侯的军队汇合已经太晚了。
赫贝维勒伯爵现在独自一人用几个骑兵分队来保卫法兰克尼亚。法兰克尼亚特遣队(约4000人)驻扎在安贝格附近,由冯-霍亨佐伦伯爵少将指挥。

5月15日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的军队从图特林根出发,到达离多瑙辛根不远的许芬根,在那里,它的右翼在多瑙埃兴根,左翼停靠在布伦林根村前的小布雷格河上。选帝侯在他的右翼后面的许芬根建立了他的总部。
拂晓时分,塔拉德派遣祖劳本(M. de Zurlauben)率领16个掷弹兵连、3000名步兵和1500名骑兵组成他的前卫部队,前往旺根斯泰格。祖劳本从金德河谷行进,然后通过一条非常困难的道路越过一座山,敌人认为这是无法通过的。然后他到达了卡佩尔山谷,并在基希扎腾扎营。
德-库特本先生带着所有的新兵和马车从布赖沙赫向圣乔治进军,在傍晚时分抵达。
科伊尼(Coigny)军团从兰根特兹林根(Langendentzlingen)出发,在距离圣乔治(Sankt Georgen)2公里处扎营。
帝国
巴登侯爵最终决定在罗特韦尔附近与图恩根会合。他命令比布拉带着 Salm Infantry (2个营)、掷弹兵(2个营)、Würzburger Aufsess Cavalry(5个中队)和Mainzer Bibra Cavalry(4个中队)跟随。
黑森人和汉诺威人的部队通过了美因茨,并迅速向斯托尔霍芬防线进军,以取代被派去增援罗特韦尔的图恩根军队的4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和1个龙骑团。
5月16日
法国-巴伐利亚
塔拉德带着他军队的右翼和一半的步兵向基希察尔滕进军。领先的部队在上午10点左右到达基希察尔滕,祖劳本立即带着前卫部队出发,向该地区最高的山峰特纳(Turner)进军,在下午2点到达。祖劳本随后派德莫尔塔尼(M. de Mortany)带着一队马队和龙骑兵,以及德瓦莱诺(M. de Valerno)带着30名掷弹兵去寻找巴伐利亚军的位置。
傍晚时分,豪特福特先生带着左翼、其余的步兵和400辆马车从圣乔治的营地出发了。车队必须在弗赖堡附近通过,在马车通过时,豪特福特用他的部队掩护了这个地方。

帝国
图恩根(Thüngen)元帅现在率领着30,000人。
5月17日
法国-巴伐利亚
豪特福特(Hautefort)的车队抵达利滕韦勒,在那里扎营。德-库特伯恩(M. de Courtebourne)担任后卫,带着新兵和3个骑兵大队到达卡佩尔。炮兵留在圣乔治的营地,那里被科伊尼的军团占领。
塔拉德在一个大型护卫队的陪同下,前往祖劳本在特纳的营地,将主力留在基希察尔滕;库特本先生则带领新兵和车队前往旺根斯泰格。祖劳本告诉塔拉德,巴伐利亚选帝侯和马辛与他们的军队在许芬根。事实上,选帝侯从早上开始就在行军了。
帝国
巴登侯爵的副官洛布科维茨(Fürst Lobkowitz)来到罗特韦尔附近的图恩根营地,命令他在巴登侯爵到来之前推迟任何进攻。
5月18日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带着他的军队行进到菲林根南部的里特海姆。他和马辛在那里见到了塔拉德。会议决定,塔拉德在完成任务后不会留在该地区掩护选帝侯军队的撤退。
塔拉德随后回到了特纳河畔的祖劳本营地。
库特本先生带着车队、新兵和再骑兵在特纳河和菲沙村之间前进;德-兰尼昂先生带着2000人从选帝侯的营地出发,与库特本会合,而杜-布尔先生手下的600匹马则在费伦巴赫谷地就位,掩护他们行进。
帝国
廷根(Thüngen)向菲林根派出了强大的队伍。
帝国轻骑兵与巴伐利亚骑兵在里特海姆(Rietheim)附近的法国-巴伐利亚营地附近进行了短兵相接。
傍晚时分,比布拉抵达罗特韦尔的营地。
5月19日
法国-巴伐利亚
德-库特伯恩先生和德-兰尼昂先生终于实现了他们的交接。库特伯恩先生将新兵、重骑兵和车队交给了德-兰尼昂先生,但120辆马车除外,它们刚刚通过了特纳。
库尔特本和祖劳本随后向基希察尔滕撤退。
由于最近的增援,巴伐利亚选帝侯现在拥有48个营和35个中队,总共约16000名步兵和3000名骑兵以及9000名新兵。
帝国
凌晨2点,巴登侯爵终于抵达了帝国军在罗特韦尔的营地。
巴登侯爵决定将选帝侯的军队从巴伐利亚切割出去。
巴登侯爵的军队开到了菲林根附近高地的奥贝斯查赫,威胁着选帝侯的营地。一旦考虑到所有的分队,巴登侯爵在他位于奥贝斯查赫附近的营地中拥有41个营和124个中队,共计23000名步兵和12064名骑兵。他在骑兵方面比选帝侯有四倍的优势,而且除了普鲁士的增援部队(6个营和3个骑兵团)正在赶来与他会合之外,他还可以从莱茵河畔召回援军。

5月20日
法国-巴伐利亚
塔拉德从特纳出发,在基希察尔滕集结军队,准备返回莱茵河。
库特本和祖劳本退到了圣乔治(Sankt Georgen)。
科伊尼奉命向蒙津根撤退。
巴伐利亚选帝侯无法让他的新兵们休息,退到了许芬根。
5月21日
法国-巴伐利亚
塔拉德的军队从卡佩尔(Kappel)重新穿过山区,到达圣乔治(Sankt Georgen)。
科伊尼从圣乔治恩的营地出发,向默丁根进军,途径布雷萨赫。
巴伐利亚选帝侯向梅斯基希进发。
帝国
巴登侯爵的军队从盖辛根(Geisingen)出发,前往图特林根。莱赫茨基上校率领的一支支队(1个骑兵中队、1个龙骑兵中队和一些轻骑兵)越过多瑙河,袭击了选帝侯军队的货车,夺取了选帝侯、阿尔科元帅和法国全权代表里库尔的行李。
这样,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五支军队(马尔堡的、欧根的、塔拉德的、马辛的和巴登侯爵的),以一种最令人困惑的方式依次向各个方向移动和面对。
马尔堡从荷兰启程
当法国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巴伐利亚选帝侯和马辛侯爵联合指挥的巴伐利亚军队的增援上时,马尔堡的目的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把一个大军团从低地调到巴伐利亚,在那里与该地区的盟军协同作战,果断地击溃巴伐利亚选帝侯。他对任何人都不信任。胆小的荷兰人不无困难地同意了莱茵河下游和摩泽尔河的战役,与1703年的波恩远征差不多,但马尔堡并没有因为荷兰人的参谋而感到负担,而是放弃了对荷兰军队的援助。这些部队被留在拿骚-欧威尔克手下,以保卫默兹河,只有英国人和英国支付的部队参加了这次伟大的冒险。
马尔堡计算过,当他沿着莱茵河前进时,法国人会聚集起来阻止他渡河,而不是自己过去与巴伐利亚的选帝侯和马辛会合。这样,远征军就会到达内卡河口,而其真实目的却不被怀疑,一旦到达那里,马尔堡就会从莱茵河守卫者的视野中消失,在多瑙河上重新出现,而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5月11日
联军
马尔堡在马斯特里赫特检阅了他的军队(51个营和92个中队,包括14个英国营、19个英国中队、34门英国野战炮和4门英国榴弹炮)。
5月12日
联军
马尔堡的军队在鲁尔蒙德渡过默兹河。
法国-西班牙
法国和西班牙的部队开始从他们的冬季驻地出发。
5月13日,维勒鲁瓦(Villeroy)已经在蒙特纳肯(Montenaken)集结了一个大型法西军团(40个营和60个中队)。
5月16日
联军
马尔堡在贝德堡集结了他的军队。这支军队共有90个中队和51个营,有38门炮。在这支军队中,有19个中队和14个营是英国人。
法国-西班牙
维勒鲁瓦向纳穆尔派出了一支先锋部队(6个营和13个中队)。
5月17日,维勒鲁瓦从蒙特纳克(Montenack)向尼尔-黑森(Neer-Hespen)进军。
塔拉尔德、维勒鲁瓦和凡尔赛的战略家们深知马尔堡正在登上莱茵河,他们认为是要在摩泽尔河上声东击西,而对真正目的半信半疑的马辛发出的微弱警告则被置之不理。维勒鲁瓦留在布拉邦特,因为他担心拿骚-欧威克会在他不在的时候攻下几个城镇。
5月18日
法国-西班牙
在不确定马尔堡的意图的情况下,维勒鲁瓦带着38个营和60个中队向卢森堡进发。他还命令国王军团(Maison du Roi)、法国军团(Gardes français)和瑞士军团(Gardes Suisses)在纳慕尔(Namur)通过默兹河,向卢森堡进军。
达塔尼昂(D'Artaignan)带着23个营和31个中队被留在了尼尔赫斯彭(Neer-Hespen)。
联军
马尔堡审查了他的军队。
5月19日,马尔伯勒的军队到达波恩。

5月20日
法国-西班牙
维勒鲁瓦仍然相信马尔堡计划在摩泽尔河上发动进攻,开始通过默兹河。
联军
萨克森特遣队在4月中旬离开了巴登侯爵的军队,在施瓦本和法兰克尼亚地区行军,最终到达德累斯顿。
5月21日
联军
马尔堡住在凯尔彭,以安抚拿骚-欧威克的情绪,他担心被孤立来保卫低地国家。
法国-西班牙
维勒鲁瓦在前往摩泽尔的路上完成了默兹河的穿越。
法国-巴伐利亚
被巴登侯爵的军队紧紧跟随的选帝侯(正如我们在上面看到的)决定远离多瑙河。傍晚时分,他派布兰维尔(M. de Blainville)先生带着8个营和12个中队前去护送车队(现在算上4400辆马车和手推车)前往恩根。
5月22日
法国-巴伐利亚
塔拉德的军队到达了贡德林根(Gündlingen),而科伊尼则沿着莱茵河向布尔克海姆(Burkheim)下游进军。
中午时分,布兰维尔带着行李抵达恩根。
选帝侯的军队重新向恩根进军,并于当天晚些时候到达该地。
晚上8点,布兰维尔中将带着2000人从恩根出发,向斯托卡赫进军。

联军
马尔堡的军队向卡尔塞肯(Kalseken)(地点不详)进军。
帝国
巴登侯爵将他的军队整齐地停在图特林根。然而,它在晚上从图特林根出发,整夜行军。
5月23日
帝国
清晨,巴登侯爵的军队到达了离施托卡赫不远的利普廷根,在那里立即派出了分遣队。
当侯爵被告知巴伐利亚已经掌握了该地时,他又继续向施托卡赫推进。他的军队在施文戈尔本的东南方向扎营,其左翼在霍珀滕采尔附近,并在武装下过夜。

联军
在莱茵河上,马尔堡的军队经梅肯海姆向辛齐希进军,而马尔堡则亲自前往波恩视察。
法国-巴伐利亚
天亮后,布兰维尔来到斯托卡赫前,在一队帝国军到来之前,强迫居民打开大门。
得知巴登侯爵占据了邻近的高地,选帝侯按战斗顺序部署了他的军队。他的车队在3个营和4个骑兵队的护送下,仍在路上。
法国
塔拉德第一次得知马尔堡正在沿着莱茵河向上游移动。他担心联军会与巴登侯爵的帝国军队交汇,然后围攻兰道。塔拉德决心向下阿尔萨斯靠近。他还派了1000人去增援兰道的守军,并向维森堡派出了两个营,准备在进攻准备时投入兰道。
5月24日
法国-巴伐利亚
为了保护仍在路上的车队,选帝侯向帝国军的营地靠近,似乎他打算攻击他们。选帝侯的大炮向帝国军的一个孤立的骑兵营开火,部队占领了佐兹内格村。
帝国
梅西伯爵上校带着1,000匹马和600名轻骑兵被抽调出来,跟随撤退的法巴军队。
联军
马尔堡的军队沿着莱茵河左岸向上游移动,到达安德纳赫。
5月25日
联军
马尔堡在其骑兵的带领下到达科布伦茨。在那里,他等待着他的步兵和货车,他们在丘吉尔勋爵的带领下紧随其后。

帝国
巴登侯爵派来协助盟军行军的冯-哈施军需官在科布伦茨等待马尔堡。
在多瑙河上,梅西上校带着他的分队在傍晚时分到达了普富伦多夫。
法国-巴伐利亚
在多瑙河上,选帝侯在车队到达舍尔内格时掩护了他的车队,然后放火烧了斯托卡赫,带着他的军队向舍尔内格行进。
大约在这个时候,巴伐利亚人占领了萨尔茨堡。此外,巴伐利亚军队在罗森海姆和布格豪森附近集结。
帝国
5月25日至26日夜间,梅西上校在舍尔内格附近骚扰了巴伐利亚人的先锋部队,然后通过奥斯特拉赫与主力部队会合。

5月26日
法国
塔拉德(Tallard)从金德林根(Gindlingen)向魏尔(Weil)进发,科伊尼军团在那里与主力部队会合。
法国-巴伐利亚
在多瑙河上,选帝侯的军队到达普富伦多夫。
帝国
巴登侯爵麾下的帝国军从梅斯基希向克劳亨维斯(Krauchenwies)进发。

联军
马尔堡的骑兵在临时桥梁上渡过摩泽尔河和莱茵河。
丹麦特遣队被派来增援马尔堡的军队

5月27日
法国
塔拉德向卡佩尔附近的格拉芬豪森进军。他命令在斯特拉斯堡准备好装满架桥材料的船只。他还让人把几艘小船从斯特拉斯堡运到路易堡,以威胁莱茵河沿岸的敌人。塔拉德将他在阿尔萨斯的90门重炮中的30门留在斯特拉斯堡,并将30门送到兰道,30门送到布赖萨赫。
法国-巴伐利亚
在多瑙河上,选帝侯的军队从普夫伦道夫(Pfullendorf)向索尔高(今巴特绍尔高)进军。
帝国
图尔海姆(Thürheim)带着他的部分部队(一个步兵团和一些民兵)从恩斯河前进,途经弗兰肯马克特(Frankenmarkt),然后向恩斯河撤退,没有威胁到萨尔茨堡的巴伐利亚守军。

在那时,冯图尔海姆手下只有以下部队:

联军
马尔堡的步兵在美因茨通过一座船桥渡过莱茵河,而马尔堡则带着他的骑兵行进到纳施泰滕。行李在莱茵河上被运到了上游。
5月28日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的军队到达罗图姆河畔施泰因豪森。
帝国
在多瑙河上,侯爵的军队到达了河流左岸里德林根附近的诺伊弗拉。然后它在那里停留到5月31日。巴登派了600匹马到舍姆贝格,护送行李到诺伊弗拉的营地。

联军
在莱茵河上,马尔堡的骑兵到达了兰根施瓦巴赫(Langenschwalbach)。
5月29日
联军
马尔堡的骑兵到达美因茨。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的军队向多瑙河靠近,到达比伯拉赫,并在那里驻扎。

5月30日
联军
马尔堡在科斯特海姆让他的骑兵休息。.

法国
塔拉德从格拉芬豪森向阿尔滕海姆(Altenheim)(地点不详)进军,准备跨越莱茵河,抵御马尔堡公爵的攻势,保卫阿尔萨斯。
维勒鲁瓦带着他的一半部队从阿尔隆向科埃尼格斯马凯(Kœnigsmacker)行进,以接近塔拉德的军队。

5月31日
联军
在多瑙河上,巴登的军队向蒙德京根(Munderkingen)进军,巴登步兵的其余部分和托勒特步兵被派往那里。
法国
塔拉德的炮兵(40门野战炮)和他的行李在凯尔(Kehl)通过莱茵河,前往斯特拉斯堡,塔拉德在那里与他们的两个龙骑兵团会合。塔拉德随后前往兰道(Landau),对其防御进行部署。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的军队到达罗图姆河畔的劳普海姆。从那里,选帝侯派出了他的战争资金,由两支巴伐利亚军团护送,经赖恩前往慕尼黑。

帝国
5月底,格朗斯菲尔德被召回维也纳,冯图尔海姆伯爵取代他成为驻扎在恩斯河上的帝国军团的首脑。
6月初,海因德尔(Baron Heindl)上校在蒂罗尔和巴伐利亚的边境上组建了一支小型帝国支队。这支小部队(1140名步兵,320名骑兵)由以下人员组成:

6月1日
联军
马尔堡向大盖劳(Groß-Gerau)进发。
在多瑙河畔,巴登侯爵派军需官哈施带着2000匹骑兵前往多瑙河畔埃英根,看看他是否能在那里建立一个营地。
在法兰克尼亚地区,赫贝维勒(G.d.C. Herbéviller)从安贝格出发去占领凯尔海姆,那里有1,500人的守卫部队。赫贝维勒军团在米凯利斯山脚下的方济各会修道院附近就位,并攻击了位于山顶上的一个碉堡。第一次尝试被击退,但帝国主军最终成为碉堡的主人,并在山上建立了他们的大炮。
法国
感到困惑的法国人注意到在菲利普斯堡为架设莱茵河桥梁所做的准备。塔拉德的军队从阿尔滕海姆出发,在凯尔(Kehl)通过莱茵河,在斯特拉斯堡的城墙下安营扎寨。
维勒鲁瓦得知马尔堡在美因河上的行动后,带着13个营和41个中队在科埃尼格斯马凯渡过了摩泽尔河。维勒鲁瓦还向德-加松(De Gassion)和德-卢森堡(de Luxembourg)下达命令,让他们带着仍然驻扎在卢森堡和阿尔龙的其他军队跟随他。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的军队到达乌尔姆,在维布林根附近扎营。在行军过程中,由于生病和开小差,新兵人数减少到7300人。
6月2日
帝国
巴登的军队行进到多瑙河畔埃英根,在那里安营扎寨,其右翼在多瑙河上,左翼停靠在该镇上。营地的正面被施米岑(Schmiechen)河所覆盖。
下午3点左右,欧根亲王抵达多瑙河畔埃英根。

法国
塔拉德的军队通过几条道路向下阿尔萨斯行进。它与德-克莱兰博(M. de Clérambault)指挥的步兵和炮兵在德吕瑟内姆(Drusenheim)安营扎寨,与祖劳本(M. Zurlauben)指挥的骑兵在赫滕(未确定的地点)安营扎寨。
6月3日
联军
马尔堡的骑兵与德国特遣队一起,在拉登堡渡过了内卡河,而主力部队则向兰佩特海姆进军。
法国
塔拉德的军队集中在拜恩海姆,维勒鲁瓦的军队抵达萨尔路易斯。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的军队在乌尔姆通过三座桥渡过多瑙河,在埃尔欣根扎营。经过14天的行军,选帝侯成功地保存了他的军队、车队和装备,只损失了几辆马车和几头骡子。选帝侯对他的部队进行了安排,让他们休息一下。
6月4日
联军
马尔堡的主力部队到达拉登堡。
帝国
巴登侯爵带着他的军队前进到厄普芬根。他将莱赫茨基上校派往阿内克,掩护他的左翼。
联军
通过拉恩河后,马尔堡的步兵分两路向海尔布隆进军。与此同时,黑森亲王与黑森的特遣队在布鲁赫萨尔。

法国
塔拉德的所有骑兵都推进到了洛泰堡,塔拉德从兰道回来后在那里建立了他的总部。同时,他的步兵在莫泰尔恩(Mothern)扎营,科伊尼的步兵在塞尔茨(Seltz)扎营。
塔拉德向马辛和维勒鲁瓦派出了信使,向他们通报了情况,要求维勒鲁瓦立即向兰道推进。
6月5日
联军
弗里森男爵来到了马尔堡在拉登堡的营地。他受巴登侯爵的派遣,向马尔堡通报了帝国军队的情况,并安排了一次将领会议。
一个丹麦特遣队(7个营,21个中队)接到命令,从奈梅亨(Nijmegen)附近出发,在莱茵河边与马尔堡会合。骑兵在符腾堡公爵(Duke of Württemberg)中将的带领下前进,步兵在冯-肖尔滕(Von Scholten)中将的带领下前进。丹麦人经林堡向法兰克福进发。

法国
维勒鲁瓦的军队向萨尔布吕肯进发。
6月6日
联军
马尔堡的军队向威斯洛赫进军。
帝国
欧根亲王将驻扎在莱茵河畔斯托尔霍芬的汉诺威和黑森特遣队派往多瑙河畔,与正在集结的盟军大军会合。现在,防线上只有6000人(主要是施瓦本和普法尔茨部队),由韦赫伦伯爵中将负责防守,他从菲利普斯堡召回了10个营。
法国
维勒鲁瓦(Villeroy)的军队向布利斯卡斯特尔(Blieskastel)进发。
6月7日
联军
马尔堡的军队从威斯洛赫向东南方向进军到埃平根,迷惑了法国人,他们期望它能向菲利普斯堡进军。
巴登的军队从埃尔明根(Ermingen)前进,并在乌尔姆附近扎营。
法国-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选帝侯围攻阿尔贝克,有150人驻守。该镇遭到轰炸和纵火,守军投降。
法国
维勒鲁瓦亲自前往上韦登塔尔(更可能是Hinterweidenthal),在那里他与塔拉德举行了一次会议。然后他们向国王提交了四个项目:
围攻美因茨;
在莱茵河上建造一座船桥,以攻击斯托尔霍芬防线的后方;
围攻布莱斯高弗赖堡;
增援巴伐利亚选帝侯的军队。
6月8日
联军
马尔堡的军队向莱因加尔滕进军。
丹麦骑兵到达科隆。
6月9日
联军
马尔堡的军队在劳芬重新渡过内卡河。
丹麦步兵到达科隆。
法国
在等待国王的命令时,维勒鲁瓦侯爵出动了
6月10日
联军
马尔堡的军队向蒙德尔斯海姆(Mundelsheim)进军,他的步兵现在落后6个行军。
黑森特遣队到达莱因费尔登-埃希特尔丁根。
欧根亲王出现在马尔堡的总部,协调行动。
6月11日
联军
马尔堡带着他的骑兵前进到格罗斯赫帕赫。
欧根亲王派遣普鲁士军团和威斯特伐利亚特遣队去增援斯托尔霍芬防线。
在蒂罗尔和巴伐利亚的边境,海德尔(Heindl)上校的支队沿着莱希河的左岸经罗伊特(Reutte)和菲森(Füssen)行军。

法国
维勒罗伊从安韦勒山谷进入阿尔萨斯。
6月12日
帝国
巴登侯爵从他在埃尔明根(Ermingen)附近的营地出发,带着一个小型护卫队前往与马尔堡会面。
汉诺威人的队伍到达了巴特康斯达特。
在蒂罗尔和巴伐利亚的边境上,海德尔上校的分队到达了雄高(Schongau)附近,但驻军(81名燧发枪手、40名榴弹手和80名由冯-哈根上校领导的民兵)已被警告过它的到来。海德尔占领了雄高以南的高地。他还将他的轻骑兵和部分骑兵派往梅明根、奥格斯堡和兰茨贝格以掩护他的进攻。
海德尔命令冯-埃尔森中校带着Zumjungen Infantry的300人,汉舒中校带着140名hayducks,冯-波德斯塔茨基男爵带着30骑兵,去攻击防御雄高南部入口的红堡和碉堡。他们迫使守军放弃了这些防御工事,并在镇上撤退。
与此同时,德富诺上尉带着Tollet Infantry的100名士兵越过莱希河,并使自己成为雄高的两个大门的主人;海德尔上校带着他的其余分队在城墙的80步范围内前进并进行掩护。聪高现在已经被完全包围了。

法国
维勒鲁瓦在施泰因韦勒(Steinweiler)扎营。
帝国
6月12日至13日夜间,海德尔在俯瞰崇高的高地上建立了一个炮台。
6月13日,巴登侯爵来到马尔堡位于格罗斯赫帕赫的总部,召开了一次战争会议。会议安排侯爵与马尔堡会合,由欧根指挥斯托尔霍芬防线和莱茵河上的其他部队,因为塔拉德似乎即将与维勒鲁瓦会合,马尔堡知道,在他为巴伐利亚事业留出的六周时间里,这些元帅必须留在莱茵河以西。黑森特遣部队到达格平根。
在蒂罗尔和巴伐利亚的边境上,海德尔上校的炮台对雄高展开了攻击。海德尔还对莱赫门发起了攻击。上午8点,守军要求投降。正规军获得了自由撤退,但民兵却成了战俘。
不久之后,跟随维勒鲁瓦军团的两个军团与之实现了交接。
6月14日,汉诺威人的队伍到达了乌英根。
6月15日
法国
维勒鲁瓦和塔拉德终于得到了国王的答复,他明显倾向于对Stollhofen防线的攻击。
法国-巴伐利亚
在多瑙河上,巴伐利亚选帝侯和马辛仍在埃尔欣根,有45,000人。
联军
欧根亲王抵达拉斯塔特。从比尔到曼海姆有23个弱小的营和8个中队。7个施瓦本营只有1,900人,8个中队只能派出相当于3个中队的兵力;Thüngen Infantry只有350人。
在蒂罗尔和巴伐利亚的边境上,海德尔上校的分队向魏尔海姆推进,该镇由马莱斯上校领导的4个巴伐利亚骑兵连防守。守军撤离了该镇并向慕尼黑撤退。海德尔进入该镇,并派出他的骑兵、轻骑兵和hayducks 去追击巴伐利亚龙骑兵。
6月16日
联军
马尔堡带着英国骑兵到达埃贝尔斯巴赫,在那里他与汉诺威和黑森的部队会合。
在多瑙河上,埃尔贝维莱得知一支巴伐利亚救援部队正在接近,于是解除了对凯尔海姆的围困,并在前往普法尔茨的路上退到了迪特福特。
法国
塔拉德写信给国王,告知他巴伐利亚选帝侯的紧急求援,并请他授权向维林根进军,以制造声东击西的局面,将联军吸引到这些地方,从而减轻驻扎在多瑙河上的法巴军队的压力。
法国-巴伐利亚
在多瑙河上,巴伐利亚选帝侯和马辛从埃尔欣根沿河向下游进军。
6月17日,丘吉尔中将(马尔堡的侄儿)带着马尔堡的步兵和炮兵到达下图尔凯姆。
6月19日
联军
丘吉尔中将率领马尔堡的步兵和炮兵到达普洛欣根。
巴登的军队将其营地移至维平根。
范-埃尔斯上校带着荷兰的炮兵(8门火炮,8门迫击炮)从美因茨出发,到达维尔特海姆。

6月20日
联军
丘吉尔中将带着马尔堡的步兵和炮兵到达乌英根。
马尔堡将他的行李送过盖斯林根的隘口,准备在韦斯特尔斯特滕附近与巴登的军队会合。
巴伐利亚选帝侯带着32,000人行军到布伦茨河之外,右翼靠着布伦兹高地,左翼在劳因根附近的贡德尔芬根扎营,并在那里建立了他的总部。他在乌尔姆前的多瑙河左岸留下了马辛的13000人。
马尔堡在多瑙河上与帝国军形成了一个交汇点
6月22日
联军
侯爵的军队在乌尔姆以东23公里处的乌尔斯彭和韦斯特尔斯特滕与马尔堡的军队会合了。
马尔堡向指挥丹麦步兵的肖尔腾中将下达了命令,让他在莱茵河上与欧根的军团会合,而符腾堡公爵将与丹麦骑兵一起进军,在多瑙河上与马尔堡的军队会合。马尔堡随后要求欧根亲王将施瓦本特遣队(7个营)送给他。
普鲁士特遣队则在布鲁赫萨尔附近。

法国-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选帝侯和马辛在乌尔姆附近扎营。
6月23日
联军
马尔堡和巴登侯爵的两支联军现在已经实现了会师,他们沿着多瑙河向下游进军,在朗格瑙扎营。
法国-巴伐利亚
马辛被迫退到了河的后面。
路易十四命令他的侯爵们把驻扎在阿尔萨斯的所有部队分成三个军团:
塔拉德军团(40个营,60个中队)向菲林根-施文宁根进发,与巴伐利亚选帝侯交接。
维勒鲁瓦军团(40个营,70个中队)向奥芬堡进军,并将盟军压制在斯托尔霍芬防线上。
科伊尼军团(9个瑞士营,10个中队)驻扎在劳特河和莱茵河沿岸,保卫阿尔萨斯。
这样一来,法国人就把主动权和人数上的优势都让给了马尔堡。
6月24日,马辛在莱普海姆(Leipheim)与马尔堡在朗格瑙的军队对峙。

6月26日
联军
马尔堡的军队从朗格瑙向布伦茨河畔京根进军。
傍晚时分,联军通过了布伦茨河,并在黑尔布雷希廷根的右翼和布伦茨河畔京根的左翼扎营。他们在这些位置停留了四天,等待英国步兵和炮兵的到来。
法国-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选帝侯和马辛估计,马尔堡计划进攻多瑙沃特,而多瑙沃特的防线处于糟糕的状态。然而,他们认为,一旦马尔堡听到塔拉德和维勒鲁瓦的军队前进的消息,他就会放弃对多瑙河的计划。
选帝侯派出19个营、2个龙骑兵团和8门炮,在阿尔科伯爵的带领下完成了多瑙沃特附近谢伦堡的堑壕,并占领了该镇。
选帝侯还从莱普海姆召回了马辛的军团。
傍晚时分,选帝侯将他的右翼移至靠近多瑙河畔迪林根,但将他的左翼保留在劳因根。选帝侯现在所处的位置与之前战役中的维拉斯完全相同。马尔堡和侯爵的联合军队大大超过了选帝侯和马辛的法属巴伐利亚军队。

6月27日
联军
联军在布伦茨河畔京根。马尔堡军团在从罗尔蒙德(Roermond)出发的长征中所表现出的耐力,并不是这次行动中最不寻常的特点。对于18世纪的军队来说,这样的表现通常会引起逃亡,并使试图这样做的军队毁于一旦。但我们听说,欧根亲王对军队的良好状态感到惊讶。
法国
收到国王新指示的维勒鲁瓦和塔拉德在坎德尔会面,准备进攻。
6月28日,塔拉德带着他的骑兵从劳特堡向罗珀内姆进军。
6月29日,塔拉德在罗珀内姆逗留,等待他的步兵。
维勒罗伊从施泰因韦勒向叙尔布尔进军,并派兵占领了赫特(Hert)(地点不详)、莱茵察本(Rheinzabern)和约克格里姆(Jockgrim)。
科伊格尼从塞尔茨向德吕瑟内姆进军。

6月30日
联军
马尔堡的军队向巴尔默茨霍芬进发。该军约有80,000人。
肖尔腾率领丹麦步兵在新霍芬(Neuhofen)附近与欧根的军团交接。
法国
塔拉德通过莫德尔河,在赫特海姆(Hertheim)(位置不详)扎营。他派弗雷泽利耶尔和de 拉乌萨耶前去布赖萨赫准备补给船队和炮兵。
7月1日
联军
马尔堡的军队开到了阿梅尔丁根。现在,马尔堡以辉煌的成功把自己从一个战场调到了另一个战场,并为自己赢得了一切优势。从乌尔姆出发,他沿着多瑙河的北侧逐步前进,希望能找到一个无人看守的通道。他和巴登侯爵轮流行使总指挥权,当他在自己这一天到达多瑙河对面时,知道巴登的谨慎,马尔堡认为直接进攻比再向东延伸两天要好。此外,他还需要一个有围墙的城镇作为弹药库,而不是讷德林根,他最近一直在使用讷德林根,但它不能为他在河上的行动服务。

法国
塔拉德在凯尔(Kehl)通过了莱茵河。
联军
联军在多瑙河上集结

注:除了这些部队之外,Celler I./Ranzow Infantry和Bernstorf Infantry也被留在了美因茨。
因此,马尔堡可以用76个营和177个中队来对抗法国-巴伐利亚军队,而后者可以出动85个弱小的营和105个中队。此外,赫尔贝维尔(Herbeville)领导的一个小型帝国军团(4000人)被派驻在巴伐利亚边境,可以加入主力部队。另一个帝国军团(1500名步兵,610名骑兵)被部署在奥地利的恩斯河畔,由图尔海姆指挥。古滕斯泰因(Guttenstein)率领另一个帝国军团(5,353名步兵,426名骑兵)驻扎在雄高(Schongau)地区。
然而,欧根亲王在莱茵河上面临着一个非常不同的情况,在那里他只能用36个营和57个中队来对抗塔拉德、维勒鲁瓦和科伊尼的联合部队,后者可以派出91个营和130个中队。但有7个丹麦兵种正在赶来增援欧根的军队。除了野战军之外,还有几支部队在各地:弗赖堡(6个营)、菲林根(1个营)、菲利普斯堡(萨克森-迈宁根的2个营)和美因茨(美因茨选候的2个营)。
马尔堡夺取了多瑙河上的一个前进基地
7月2日
联军
符腾堡公爵带着丹麦骑兵到达埃尔旺根。
天亮后,马尔堡带着6000名英国和荷兰的步兵、3个营的帝国掷弹兵和32个中队向前行进;而巴登侯爵率领的其他军队紧随其后。
下午,马尔伯勒通过了多瑙沃特上方的沃尔尼茨河。下午5点,他终于来到了谢伦堡的未完成的堑壕前。
谢伦堡之战:
马尔堡的军队不顾损失,立即向巴伐利亚选帝侯派驻了一支强大分队的堑壕发起了进攻。随后的谢伦堡之战耗费了6000人,但它是成功的,山上的12000名巴伐利亚人中只有3000人回到了他们的主力部队。
法国
在莱茵河上,塔拉德在凯尔寄居。
联军
7月3日上午,联军在多瑙沃特上下投下桥梁,切断了总督的退路。后者只来得及放火烧掉一个仓库,然后就逃走了。居民们很快就压制住了火势,并打开了大门。
法国-巴伐利亚
同一天,在天亮前不久,巴伐利亚选帝侯得到了他在谢伦堡的部队被歼灭的消息。他立即带着他的全部军队从迪林根向多瑙河方向进军。与此同时,多瑙沃特的地方官员通知盟军,总督收到了巴伐利亚选帝侯的指示,要他放火烧掉大量的弹药库,并从该镇撤退。在莱茵河的同一天,塔拉德再次在凯尔逗留。
联军
7月4日,联军开始通过多瑙河。同一天,选帝侯撤退到奥格斯堡,在切断多瑙河和莱希河上的桥梁后,他在该地的炮台下牢牢盘踞。同一天在莱茵河上,塔拉德从凯尔向霍夫韦尔进军。
7月5日,盟军在多瑙河上架设了几座桥,通过了河道并在施穆特河上扎营,他们的右翼在梅尔廷根,左翼在多瑙沃特,在那里他们留下了一支驻军。然后他们在多瑙河上架设了更多的桥梁,并在构成巴伐利亚和施瓦本边界的莱希河上架设了新的桥梁。
法国-巴伐利亚
当选帝侯得知他们前进的消息时,他把他的驻军从多瑙河畔诺伊堡(Neuburg an der Donau)撤退,因为那里可以与对手的主力部队隔离。他仍然没有来自塔拉德的消息,现在面临着一支巨大的优势军队。
法国
同一天在莱茵河上,塔拉德向穆特斯海姆(Mutersheim)(位置不详)进军。与此同时,维勒鲁瓦沿着莱茵河向上游进军,从萨尔堡到路易堡。
7月6日,塔拉德向黑博尔茨海姆进军。与此同时,维勒鲁瓦到达斯特拉斯堡。
7月7日,塔拉德向瓦尔德基希进军。然后他将军队分成几个军团,部署在瓦尔德基希和里格尔之间,以掩护他的车队行进。与此同时,维勒鲁瓦在凯尔通过了莱茵河,他在那里集结了42个营(包括1个炮兵营和1个掷弹兵营)和60个中队。

7月8日,塔拉德的车队(4门重炮,40门野战炮,2,000辆马车)从布赖萨赫出发。同一天,维勒鲁瓦在德吕瑟内姆留下了科伊尼(Coigny)的9个营和10个中队,用两个新的营加强了兰道(Landau),从而使其守军达到8个营,还有骑兵支队。然后,他让维勒鲁瓦公爵率领12个榴弹炮连、1,500名燧发枪手、500名骑兵或龙骑兵和2门重炮前进。
法国-巴伐利亚
7月9日,马辛终于收到了塔拉德在6月27日寄给他的宣布他向多瑙河进军的信。马辛立即发出回信,告知塔拉德最新的情况,并解释说现在不可能在乌尔姆实现交接,建议从比伯拉赫到梅明根或奥格斯堡开辟一条新路。同一天,在莱茵河上,维勒鲁瓦公爵进入金齐格峡谷,占领了根根巴赫和比伯拉赫,并与塔拉德的军队建立了联系。塔拉德则接待了从布赖萨赫抵达的车队。然后,他从瓦尔德基希派出600名掷弹兵、2个骑兵团和4个龙骑兵团,由克莱兰博(de Clérambault)和库特伯恩(de Courtebourne)将军指挥,进入格洛特塔尔山谷,攻击霍恩堡附近盟军的堑壕。与此同时,维勒鲁瓦公爵占领了根根巴赫、比伯拉赫、哈斯拉赫和豪萨赫;而维勒鲁瓦侯爵则带着他的军队主力从凯尔向奥芬堡进军。

联军
7月10日,联军通过莱希河,进入巴伐利亚,并在雷恩小堡垒前扎营。
法国
同一天,塔拉德带着他的军队从瓦尔德基尔希山谷向维林根进军。与此同时,维勒鲁瓦公爵到达了联军撤离的霍恩贝格。克莱兰博和库特伯恩将军与维勒鲁瓦公爵的军团汇合。塔拉德将他的军队分为三个师,分别由苏洛本(Zurlauben)、豪特福特(Hautefort)和鲁西(Roucy)将军指挥。
7月11日,苏洛本到达霍恩贝格,在那里他与维勒鲁瓦(Villeroy)、克莱兰博(Clérambault)和库尔特本(Courtebourne)的分队实现了交接。塔拉德亲自前往霍恩贝格,监督山区的通行。
7月12日上午,塔拉德将驻扎在霍恩堡的所有部队送过黑森林的山脉。他亲自留在了霍恩贝格。维勒鲁瓦公爵和克莱姆博带着他们的分队移动到了距离维林根12公里以内。然后他们等待着所有师的到来。
7月13日,维勒鲁瓦侯爵从奥芬堡前往霍恩贝格,与塔拉尔德商讨。他们决定,维勒罗伊应该占领通往罗特韦尔(Rottweil)的道路和小城泽尔(Zell),以防止任何来自奥佩瑙的盟军入侵。维勒鲁瓦还负责占领金齐格山谷。科伊尼则在莱茵河左岸的德吕瑟内姆,带着9个营和10个中队,观察欧根亲王的动向,他的军队主力占据了斯托尔霍芬的防线。维勒鲁瓦侯爵从科伊尼那里得知,欧根亲王从符腾堡分出了一个7000人的军团,可能是为了与侯爵的军队会合;欧根亲王从曼海姆和菲利普斯堡召回了一些部队来替换这些部队;他自己在拉斯塔特建立了驻地,准备与侯爵的军队会合。
7月14日,塔拉德通过了这座山,在维林根附近与他的前两个师团会合。与此同时,维勒鲁瓦侯爵将德安丁与1,000名步兵和200名骑兵派往霍恩贝格;维勒鲁瓦公爵在建立他的驻地后,亲自在奥芬堡与维勒鲁瓦侯爵的军队汇合。
7月15日,塔拉德的后方部队终于到达了维林根,而他则带着前两个师推进到了菲林根和罗特韦尔之间的哈特(未确定的地点)。
7月16日,塔拉德终于被告知盟军占领了多瑙河。他立即放弃了对罗特韦尔的计划,并决定围攻维林根,估计他可以在两天内使自己成为该地的主人。他派遣豪特福特(M. d'Hautefort)先生带着一个相当大的军团和12门炮(包括4门24磅炮)去围攻菲林根。与此同时,在莱茵河上,维勒鲁瓦率领2000名骑兵和1000名步兵侦察了斯托尔霍芬的防线。他估计这些防线要比前一年强大得多。
7月16日至17日夜间,豪特福特在菲林根前打开了战壕,并在一个俯瞰的山上建立了炮台。

7月17日,赖恩要塞向盟军投降,盟军随后向慕尼黑方向的艾夏赫进军。选帝侯随后派莫纳斯特罗尔带着3个营和7个中队前往慕尼黑,将选候的王子疏散到布克豪森城堡(地点不详)。同一天,塔拉德在哈特逗留,等待供给。当运输队到达时,他带着整个军队向菲林根靠近。
7月18日,塔拉德的大炮向菲林根开炮,突破了第一道和第二道城墙。然而,守军保持着如此活跃的火力,以至于他们卸下了几门大炮,推迟了攻城工程。
7月18日至19日夜间,塔拉德徒劳地试图靠近靠近突破口的菲林根的一个大门。
7月20日,塔拉德的炮兵用加热的炮弹向菲林根开炮,准备放火烧城,但守军成功地控制了火势。同一天,在莱茵河畔,维勒鲁瓦根据国王的指示,从他在奥芬堡的营地中抽出8个营和10个中队,从科伊尼的军团中抽出4个营,去增援在西属尼德兰担心纳慕尔的贝德玛。现在维勒尔侯爵在莱茵河上只有34个营和50个中队。

7月21日,联军转移到奥格斯堡附近,右翼在阿尔茨豪森(可能是阿德尔兹豪森),左翼在林登巴赫(地点不详)扎营。在路上,他们彻底地、蓄意地破坏了农村,以迫使选帝侯达成协议。对于这种野蛮的手段,在争吵既是人民的也是王朝的时代,或多或少是合法的,最好的说法是路易十四曾多次采用过这种手段。它最有效的谴责是,在这些纯粹的政治竞争中,军事破坏是完全无益的。路易十四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并且已经放弃了这种做法。在目前的情况下,联军的行为只是证实了选帝侯对法国人的同情,而与此同时,马尔堡自己的补给不足,他的船队受到了骚扰,他的侦察工作受到了阻碍。两支军队的行动只是小打小闹。马尔堡虽然有优势,但并没有决定性的优势,他的对手在奥格斯堡附近扎下了根,等待着塔拉德和(徒劳行动的)维勒鲁瓦。马尔堡在欧根与他会合之前一直在等待时机。
同一天(7月21日),塔拉德收到了马辛派来的信使,通知他在比伯拉赫可以得到面包,而且他的部队非常需要。还是在莱茵河的同一天,欧根亲王从拉斯塔特出发,去与他派往符腾堡州格尔斯巴赫山谷的支队汇合。
维勒鲁瓦侯爵掌握着局势的关键,他离凡尔赛最近,也最没有能力为自己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当国王让他跟随塔拉德去菲林根时,他犹豫了,而当他下定决心尝试时,路易十四却改变了主意,命令他把欧根(已经走远了)扣留在斯托尔霍芬防线。
7月22日,塔拉德解除了对菲林根的围困,向图特林根进军。
7月23日,盟军推进到奥格斯堡附近的弗里德堡高地。同一天,塔拉德到达图特林根。还是在符腾堡的同一天,欧根亲王带着他的分队到达了罗特韦尔,并与巴登侯爵派来的分队实现了汇合。

7月24日,塔拉德向梅斯基希进军,他从那里派兵占领了多瑙河畔里德林根对面的门根和诺伊夫拉城堡,他的后卫队很晚才到达梅斯基希(夜里凌晨2点)。
7月25日,塔拉德在梅斯基尔希(Messkirch)逗留,将他的沉重行李送到前方8公里处。同一天,在莱茵河上,维勒鲁瓦将科伊尼军团(现在只有5个营和10个中队)转移到比耶桑,更靠近斯特拉斯堡。
7月26日,塔拉德从梅斯基希向诺伊夫拉进军。
7月27日,塔拉德向蒂恩根(Thiengen)对面的贝尔格(Berg)(位置不详)进军。同一天,在莱茵河上,维勒鲁瓦侯爵派2个步兵旅前往金齐格河谷的哈斯拉赫。
帝国
还是在同一天,欧根亲王在罗特韦尔留下8个营和14个中队,由冯-韦赫伦伯爵指挥(他在斯托尔霍芬的防线上还有17个营和21个中队),带着15000人向内卡河进军。
法国
7月29日,塔拉德向距离乌尔姆8公里的埃辛根进军。他把德莱加尔先生派到选帝侯和马辛那里,制定了一个交接计划。乌尔姆的军火库中没有足够的补给,无法满足塔拉德军队的需要。

现在有五支军队在战场上,两支盟军和三支法军。因此,重心在维勒鲁瓦的阵营中。如果这位元帅追随塔拉德,即使欧根与马尔堡的交界处也不会给后者足够的兵力。如果塔拉德单独与选帝侯和欧根、马尔堡会合,那么游戏就掌握在盟军手中。但双方都没有尝试过两军对一军的可能组合。
7月30日
法国
塔拉德获悉,欧根亲王正带着大约15000人在符腾堡行军。
联军
韦赫伦伯爵以两个营(Isselbach和Haxthausen)和两个骑兵团(Stolzenberg和Frankenberg)占领了罗特韦尔和菲林根。
斯托尔霍芬(Stollhofen)的防线仍然由Palatine Garde Grenadiers, Bourscheidt Infantry, Battalion Paderborn, Leibregiment zu Fuß和Westerwald等营负责。Rehbinder Infantry驻扎在山丘一侧,Barbo Infantry驻扎在比尔(Bühl)附近,Bentheim Infantry驻扎在星堡(Sternschanze)。普法尔茨骑兵(Venningen, Hatzfeld, Wiser和Schellart)和龙骑兵(Wittgenstein、Vehlen和Leiningen)驻扎在比尔后面的山谷,而Sachsen-Meiningen Infantry则驻扎在菲利普斯堡,Alt-Efferen Infantry则在曼海姆。
法国
7月31日,塔拉德以三个纵队从埃尔辛根出发,在三座桥上通过伊勒河,并在魏森霍恩扎营。
8月1日,塔拉德以三个纵队向施瓦本地区克伦巴赫进军。
8月2日,塔拉德向坦豪森进军。
8月3日,塔拉德向盖瑟茨豪森和迪多夫进军,距离奥格斯堡只有8公里。反过来,塔拉德和选帝侯意识到欧根的进军后,本可以让马尔堡继续围攻他,并联合起来对付欧根,但他们很满意在奥格斯堡联合起来。
盟军在多瑙河上建立了一个汇合点
联军
8月4日,马尔堡的军队从弗里德堡向艾夏赫进军。
法国-巴伐利亚
同一天,塔拉德亲自前往奥格斯堡,与巴伐利亚选帝侯和马辛讨论行动事宜。他们决定将1个营留在劳因根,6个营留在乌尔姆,2个营留在梅明根,8个营留在奥格斯堡,并派出73个营和120个中队的法军。选帝侯可以为野战军额外提供13个营和16个中队。

8月5日,马尔堡被告知塔拉德已经与选帝侯的军队和马辛的军队汇合了。马尔堡立即命令他的先锋部队在施罗本豪森通过帕尔河。
战役的最后阶段很短暂。马尔堡和欧根考虑的是一场战役,塔拉德和马辛考虑的是一场机动战争,以占据冬季驻扎前的几周时间。

8月6日,两支盟军都在多瑙河流域。如果法国-巴伐利亚军团留在南岸,欧根就会渡河;如果他们重新渡到北岸,马尔堡也会跟着渡河。一些盟军开始对英戈尔斯塔特形成封锁。
法国-巴伐利亚
同一天,塔拉德的军队、马辛的军队和选帝侯的军队实现了交汇:塔拉德的军队在加布林根,马辛和选帝侯的军队在比伯巴赫。
联军
8月8日,欧根亲王带着20个营和39个中队抵达霍赫施泰特。与此同时,马尔堡和侯爵从艾夏赫出发,马尔堡向赖恩进军,而侯爵则带着2万人去围攻英戈尔施塔特。

8月9日,马尔堡到达艾因海默(Einheimer)(地点不详)。
法国-巴伐利亚
同一天,法国-巴伐利亚军队向多瑙河进军,在艾斯林根扎营。
8月10日,法国-巴伐利亚军队在劳因根通过多瑙河,计划切断联军与讷德林根的军火库的联系。军队在劳因根和迪林根之间摆开阵势,塔拉德组成右翼,马辛和选帝侯的联合部队则在左翼。由180人防守的迪林根城堡遭到攻击并被占领。
联军
同一天,马尔堡在下舍嫩费尔德建立了他的总部。
8月10日至11日晚,在多瑙沃特附近的明斯特(不明地点)扎营的欧根,退到了沃尔尼茨河的后面。马尔堡命令丘吉尔在午夜时分通过河道,向凯瑟尔进军。凌晨2点,马尔堡的整个军队分两个纵队出发,一个纵队在马尔克斯海姆渡过多瑙河,另一个纵队在赖恩穿越莱希河,在多瑙沃特渡过多瑙河。

法国-巴伐利亚
8月11日,法国-巴伐利亚军队扎营。同一天,马尔堡的军队在马克斯海姆渡过多瑙河。下午5点,它在沃尼茨河对岸备案。到了晚上10点,交界处已经完成,联军在凯瑟尔河上安营扎寨,他们的右翼靠在凯瑟尔-奥斯特海姆,左翼靠在明斯特村和多瑙河上。罗的英军旅被推进去占领了明斯特,然后疲惫的部队就躺下休息了。马尔堡的主力部队已经步行了20个小时,尽管它的行程不超过38公里。两个纵队都通过了多瑙河和沃尼茨河,而左纵队则通过了阿赫河和莱希河。同一天,侯爵的军队到达了英戈尔施塔特的前面。
布伦海姆之战

8月12日上午,法巴军队向赫希施塔特(赫希施塔特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十余次,是非曲折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多瑙之说。

比如1703年9月20日的维拉斯用赫希施塔特会战一举摧毁了斯蒂伦的帝国军团,盘活了当时处境艰难的多瑙战场局面)进发,后者的城堡被攻占。当欧根在马尔堡公爵的陪同下重新经过沃尼茨河时,军队的首领几乎还没有进入营地。他们的军队在从多瑙沃特通往讷德林根的峡谷中前进,并在峡谷的入口处扎营。选帝侯、马辛和塔拉德派德西利先生带着8支部队,每支50骑兵,在16支其他部队和4支龙骑兵的支持下前进。然后,他们在布伦海姆的右翼扎营,左翼朝向山区,总部设在卢钦根,沿着一条沼泽的小河,在上面架设了两座桥梁。

8月13日,在布伦海姆战役中,马尔堡和欧根攻击了塔拉德、马辛和选帝侯的军队。塔拉德的军队几乎被摧毁,但选帝侯和马辛的军队设法撤退,并在迪林根和劳因根之间扎营。

8月13日至14日夜间,巴伐利亚选帝侯和马辛在劳因根通过了多瑙河,并摧毁了他们身后的桥梁,连夜向乌尔姆行进。联军则在战斗结束后的夜晚躺在战场上。
8月14日,巴伐利亚选帝侯和马辛在莱普海姆扎营。同时在莱茵河上,维勒鲁瓦得知欧根现在在多瑙河上,决定向斯托尔霍芬防线推进。同一天下午,联军在施泰因海姆(Steinheim)(位置不详)的左翼和维蒂斯林根(Wittislingen)的右翼就位。傍晚时分,他们占领了迪林根。赫希施塔特的守军作为战俘投降了。

法国-巴伐利亚向莱茵河撤退
8月15日,巴伐利亚选帝侯和马辛到达乌尔姆附近的维布林根。选帝侯决定撤离巴伐利亚,并向驻扎在奥芬堡的维勒鲁瓦的军队靠拢。同一天,联军行进到劳因根,在那里停了下来,直到他们的帐篷和行李到手。与此同时,侯爵的部队在英戈尔施塔特前开辟了战壕。
8月中旬,弗兰肯贝格的普法尔茨骑兵在多瑙埃兴根(Donaueschingen)附近的四条路上突袭了一支法军支队,杀死了大约100人,俘虏了8人和52名骑兵。随后,弗兰肯贝格在霍恩堡附近缴获了法军留下的30门团级炮。
8月16日,在莱茵河上,维勒鲁瓦带着26个营和39个中队从奥芬堡出发,在埃拉赫(Erlach)(地点不详)扎营,而科伊尼的军团(6个营,5个中队)从德吕瑟内姆行进到斯特拉斯堡附近的比斯海姆。维勒鲁瓦还在金齐格山谷留下了9个营和11个中队,由德安丁先生指挥,以威胁菲林根和罗特韦尔。维勒鲁瓦还派遣了德卡拉曼(de Caraman)和德埃皮诺(d'Epinoy)两位将军,他们成功地将帝国军赶出了奥珀瑙(Oppenau)小镇和他们在上基尔希(Oberkirch)山谷中占据的壕沟。拿骚-威尔堡亲王手下的一个帝国军团(17个营和21个中队)保卫了斯托尔霍芬防线。另一个帝国主义军团(8个营,14个中队)驻扎在罗特韦尔,由冯-韦赫伦伯爵指挥。

8月17日,在莱茵河畔,维勒鲁瓦正准备从埃拉赫(Erlach)向斯托尔霍芬(Stollhofen)防线进军时,他终于得知了布伦海姆的灾难。他立即取消了当天的行军计划,等待关于多瑙河局势的进一步消息。同一天晚上,选帝侯派他的步兵、炮兵和行李沿着多瑙河向上游前进。
8月18日,选帝侯和马辛在乌尔姆留下了约3500人的驻军(主要是巴伐利亚军和塔拉德军的4个营),他们带着掷弹兵和骑兵从魏布林根出发,在埃梅尔金根与他们的步兵会合,整个军队在那里扎营。同一天,侯爵解除了对英戈尔施塔特的围困,因为他的部队需要用于围困乌尔姆。然而,他留下了奥夫塞斯(Aufseß)伯爵领导的一个军团,以封锁要塞并防止其得到补给。
选帝侯和马辛随后开始在黑森林中行军。帝国轻骑兵在他们的周围不安分地游走,打散了每一个散兵游勇,并带回了大量的俘虏和逃兵。总的来说,这是一次灾难性的撤退。
联军
8月19日,马尔堡的军队从斯坦海姆出发,向贡德尔芬根进军。
法国-巴伐利亚
同一天,选帝侯和马辛向克劳亨维斯进发。在莱茵河畔的同一天晚上,维勒鲁瓦终于收到了马辛的信。他立即召集了一支补给车队(面包和饼干),并将其送往黑森林的山区
联军
8月20日,马尔堡的军队向奥伯尔钦根开进。

法国-巴伐利亚
同一天,选帝侯和马辛带着骑兵到达图特林根,而他们的步兵在后方8公里处。与此同时,在莱茵河上,维勒鲁瓦和科伊尼实现了交接。
联军
8月21日,马尔堡抵达乌尔姆附近的塞弗林根(Sefelingen)(地点不详)。抵达乌尔姆后,分出一支部队围攻该镇。同一天,法国-巴伐利亚的步兵在图特林根与骑兵队会合。与此同时,从奥格斯堡、梅明根和比伯拉赫撤退的德夏马兰德(M. de Chamarande)率领的11个法国营与主力部队会合了。法国-巴伐利亚军队当时有56个营和131个中队(马辛有50个营和60个中队;选帝侯有3个巴伐利亚营和23个巴伐利亚中队;塔拉德的残余军队有3个营和48个中队)。选帝侯还命令他驻扎在巴伐利亚慕尼黑其他地方的剩余军团撤离这些城镇,加入他的军队。在莱茵河上的同一天黎明,维勒鲁瓦的军队向比伯拉赫进军,后面跟着一支载有25万份口粮的车队,目的地是选帝侯的军队。此外,2000袋面粉被送往哈斯拉赫和霍恩贝格,那里的烤炉将烘烤面包。随后,维勒鲁瓦收到了马辛的一封信,通知他后者计划于8月22日到达许芬根。
8月22日凌晨1点左右,维勒鲁瓦从比伯拉赫出发,向霍恩贝格山外行进。
8月23日,维勒鲁瓦带着他的骑兵到达了菲林根附近的门希韦勒,把他的步兵留在了沃尔夫施泰赫。
8月24日,选帝侯和马辛从图特林根出发,向许芬根进发。同一天,维勒鲁瓦将2个步兵旅派往普鲁根(Pruggen)(地点不详),以堵住韦赫伦军团的去路。

8月25日,维勒鲁瓦亲自前往巴伐利亚选帝侯和马辛的总部,决定一个计划。他们决心向莱茵河和阿尔萨斯方向撤退,但在此之前他们同意等待几天,希望从慕尼黑召回的大约18个巴伐利亚中队能很快加入他们。
联军
在这段时间里,马尔堡的军队已经行进到乌尔姆,并计划从那里分四个纵队穿过符腾堡地区,在菲利普斯堡会合,然后通过莱茵河,在斯派尔巴赫河扎营。
法国
8月26日,维勒鲁瓦将塔拉德军队的残部(来自奥格斯堡的3个营,来自不同地区的3000名步兵,以及实际上只能组成27个满员营的48个营)、炮兵、沉重的行李和所有病号送到了彼得泽尔,正在前往莱茵河的路上。
8月27日,选帝侯的军队和马辛的军队向彼得泽尔进发。与此同时,科伊尼的军团(9个营,10个中队)从奥芬堡向比什海姆进发。
维勒鲁瓦和马辛随后收到了国王的新指示,他打算在阿尔萨斯组建一支由60个营和100个中队组成的军队,由马辛侯爵指挥,而维勒鲁瓦将以32个营、68个中队在摩泽尔河上驻扎。
联军
8月28日,马尔堡的军队从塞弗林根出发,在那里停留了五天,以几个纵队穿过施瓦本,向菲利普斯堡附近的总汇合点行进。马尔堡自己的部队分三个纵队由劳恩希姆(可能是隆塞)、格罗斯-塞因森(可能是叙森)、菲尔斯河畔埃贝尔斯巴赫和蒙德尔斯海姆行进。

法军
同一天,塔拉德的军队到达哈斯拉赫。选帝侯的军队和马辛的军队在彼得泽尔(Peterzell)逗留,妄想从慕尼黑接收预期的18个巴伐利亚军团。维勒罗伊在沃尔斯泰希(Wolsteich)集结了他的军队,组成后卫。与此同时,科伊尼的军团向德鲁森海姆进军。
8月29日,塔拉德的军队到达奥芬堡。
8月30日,塔拉尔德的军队与维勒鲁瓦留在奥芬堡的部队一起到达凯尔。维勒鲁瓦的军队到达哈斯拉赫。
联军
8月31日,巴登的路易侯爵在菲利普斯堡与马尔堡的军队实现了交接。守卫在斯特拉斯堡一线的盟军也是如此。马尔堡现在率领着一支13.5万人的军队。
法国
同一天,塔拉德的军队在凯尔通过了莱茵河,并在旺泽瑙和布鲁姆普特(未确定地点)扎营。选帝侯的军队和马辛的军队到达奥芬堡,他们的骑兵被派往威尔斯特特(不明地点)。维勒鲁瓦的军队也到达了奥芬堡。与此同时,科伊尼的军团行进到了拜恩海姆。维勒鲁瓦和巴伐利亚选帝侯随后亲自前往斯特拉斯堡。

注:法国军队以及马尔堡和欧根的主要作战地区现在转移到了莱茵河和摩泽尔河。这些行动在我们的文章 1704-Allied offensive on the Rhine and the Moselle中有所描述,而对巴伐利亚的征服和占领则在本文中有所描述。
9月2日,图恩根率领12,000人的军团围攻乌尔姆,贝滕多夫(Bettendorff)用5个巴伐利亚营和4个法国营进行防守,但都非常薄弱。
9月10日,在乌尔姆指挥的贝滕多夫要求投降。他获得了战争的荣誉。
9月12日,乌尔姆的守军带着战功离开该城,向斯特拉斯堡出发。
9月16日,集结了巴伐利亚军队残部的魏克尔和马费将军向英戈尔施塔特进军,袭击了盖默斯海姆的封锁部队。奥夫塞斯在得知他们的到来后,正在撤退。巴伐利亚骑兵在阿尔特穆尔塔尔(Altmühltal)追上了他的部队,给他们造成了重大损失。
11月7日,奥地利和巴伐利亚之间的《伊尔贝斯海姆条约》使巴伐利亚退出了战争。
《伊尔贝斯海姆条约》对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伊曼纽尔和巴伐利亚选侯国规定了以下义务:所有仍然被巴伐利亚军队占领的堡垒都必须连同他们的武器库、大炮、弹药、步枪和其他战争物资移交给联军;巴伐利亚军队、军官、士兵和其他军事人员不得不被解雇,并发誓不反对他们的帝国陛下;蒂罗尔和库夫施泰因要塞征战中的所有战利品都将归还;双方承诺释放战俘;仍在巴伐利亚的法国军官可以自由离开;选帝侯保留了对国领财产和慕尼黑居城的所有收入和获取收入的领土权力;这种主权受到限制,以至于英戈尔施塔特要塞和军火库等必须授予联军,自 1700年以来建造的慕尼黑市的防御工程将被拆除,并且必须交付城市和慕尼黑军械库中包含的所有军火库、大炮、弹药和其他战争物资;除了400人的选帝侯卫队外,不允许任何军事人员存在;选帝侯可以带着他的孩子和宫廷自由地离开巴伐利亚;巴伐利亚庄园完全获得了他们以前的权利。有了最后一项规定,利奥波德一世皇帝希望获得三级会议的合作,众所周知,三级会议忠于帝国,并且一直拒绝其主权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伊曼纽尔的反帝国政策。
11月12日,一个帝国军团出现在英戈尔施塔特要塞前,要求根据最近签署的条约交出该地。巴伐利亚选帝侯国被奥地利和普法尔茨军队占领。
References
This article incorporates texts from the following books which are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Pelet and François Eugène de Vault: Mémoires militaires relatifs à la Succession d'Espagne sous Louis XIV, Vol. 4 pp. 26-39, 369-673
Abtheilung für Kriegsgeschichte des k. k. Kriegs-Archives: Feldzüge des Prinzen Eugen von Savoyen, Series 1, Vol. 6, Vienna 1879, pp. 311-477
Fortescue, J. W.: A History of the British Army, Vol. I, MacMillan, London, 1899, pp. 416-444
Coxe, William: Memoirs of John Duke of Marlborough with his Original Correspondence, Vol. 1, London: Longman, Hurst, Rees, Orme and Browne, 1818, pp. 311-336
Bezzel, O.: Geschichte des Kurpfälzischen Heeres, Bayrisches Kriegsarchiv, IV. File, part 1 and 2, Munich 1925
Hamilton, F. W.: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the First or Grenadier Guards, London: John Murray, 1874, Vol. 1, pp. 444-456
Spanish Succession, War of the, in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c1910-1922), Vol. 25, pp. 601-602
Kane, Richard: Campaigns of king William and queen Anne, from 1689 to 1712, London: J. Millan, 1745, pp. 44-58
Treuenfest, A. v.: Geschichte des k. k. Infanterie-Regiments Nr. 20 Friedrich Wilhelm, Kronprinz von Preussen, Vienna 1878
Other sources
Förderverein Bayerische Landesfestung Ingolstadt, Ingolstadt im Spanischen Erbfolgekrieg
Fuller, J,F,C.: The Decisive Battles of the Western World, 480 B.C. - 1757, Vol. 1, Paladin,1975, pp. 526-527
Christian Probst: Lieber bayrisch sterben. Der bayrische Volksaufstand der Jahre 1705 und 1706. Süddeutscher Verlag, München 1978, ISBN 3-7991-5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