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科创赴海外,IPO成零跑“遮羞布”?
近日证监会官网披露,已接收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材料。此前零跑汽车曾公开表示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提交IPO文件,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在科创板实现上市。在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成功登陆港股后,又有消息称零跑汽车不排除寻求港股上市的可能,随后零跑汽车相关负责人回复称消息并不属实。此次零跑汽车提交境外审批材料,为其彻底放弃科创板又添实锤。
作为新能源车第二梯队代表,零跑汽车去年在资本和市场端集中发力,加速上市,借以兑现自己所说“零跑很可能是资本方最后的一张门票”的承诺,对此杭州市政府大力支持,中金资本、中信建投入局抬轿,国资傍身的零跑汽车能在今年如愿上市吗?对于跑的不快还百孔千疮的零跑汽车来说,IPO难道是其活下去的理由和“遮羞布”?
01
IPO成“遮羞布”
上月大华股份证实已在12月18日收到公司董事朱江明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及董事会下属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其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随后零跑汽车官方表示:“朱总将更专注零跑业务”。
作为零跑创始人和掌舵人,朱江明此前是一名妥妥的IT男,曾任职大华股份副董事长,杭州摩托罗拉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运营总监、总经理 ;拥有近30年的研发制造经验,擅长嵌入式算法及计算机底层的芯片级软硬结合领域。"IT人造车"自然弯路多多,零跑虽然起步不晚但却跑得并不快。提交境外上市审批材料前夕,朱江明辞去大华股份所有职务,透露出零跑汽车此次上市重视程度以及背后的紧张与不安。
1. 市场被哪吒大幅反超
去年7月完成Pre-IPO轮融资后,零跑在其自家工厂召开的首款量产车下线发布会上,创始人朱江明放出“三年内超过特斯拉”的狠话。然而2021年交出的销量成绩单,零跑虽然销量比2020年增长了96.8%,实现销量4,3121辆,追上了威马汽车,但是却被哪吒汽车大幅反超。去年,哪吒汽车销量增长幅度达到了346%,实现销量6,9674辆,比零跑高出了61.57%。更为残酷的是,特斯拉去年在中国大陆地区实现销量32.07万辆,比2020年增长了177.3%,比造车新势力三杰——小鹏、蔚来、理想三家销量总和还要高。
2021年造车新势力新车交付量

2. 资本并不占优
2021年,传统燃油车市场遇冷但新能源车却逆市上扬,销量同比增长3.9%,此外,在政策上对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频出,特别是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会》,进一步向资本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大数据企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车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行业融资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159.4%。
作为零跑汽车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哪吒汽车2021年完成了四笔巨额融资,4月奇虎360领投D轮融资,融资额达30亿人民币;10月,奇虎360领投,建银国际、中信证券、申万宏源、吉富创投等跟投完成了40亿人民币D1轮融资,11月宁德时代在D2轮投资哪吒汽车,双方在技术研发和供应链保障领域全面开启战略合作。时隔1个月,包括中信证券、建银国际、北汽产业投资、宁波梅山、奇虎360在内的17家机构对哪吒进行了战略投资。
公开数据显示,零跑汽车在2021年共进行了2轮融资,1月国投创益、涌铧资本、歌斐资产、国信弘盛、杭州核聚资产管理等8家机构投资43亿人民币。7月中金资本领投,杭州市政府创投基金、中信建投、中信戴卡跟投45亿人民币。从2021全年融资金额来看,哪吒汽车应该高出零跑汽车不少。
让零跑汽车焦虑的远不止哪吒汽车,曾在腾讯、百度工作过的昌敬2021年完成了2笔融资,合计3.4亿美元,并且其投资方阵容极为强大。4月高榕资本,北极光创投,启明创投,云九资本等2.4亿美元;上个月,腾讯投资领投,红杉中国跟投1亿美元。几天前,1月26日百度旗下智能汽车品牌集度完成近4亿美元的A轮融资。
本已很卷的新能源造车却还有后续者不断入场搅局,日前董明珠表示:“新能源板块代表格力未来”。2016年,董明珠的“跨界造车”一度引起轰动,去年5月,长园集团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拟以52亿元要约收购长园集团20%股份,业内认为,格力收购长园集团或意在进一步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此外,团车网创始人闻伟也在这个月对外宣布团车网有意进军造车。
可以看出在资本市场上,零跑汽车可谓有前劲敌,后有追兵,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和优势。
3. 持续失血恐难持久
创立蔚来之初李斌曾说:“没有200亿别想造汽车”。后来,李斌坦然承认“这个数字估小了”,随即陷入无休止的“找钱”苦战。相比“财大气粗”的蔚来,零跑汽车在2021年以前进行过四轮融资,总融资额大概在32.6亿人民币。
根据大华股份年报推算,2018年以来零跑汽车每年亏损金额分别为3.07亿、5.88亿、13.9亿、2021年一季度亏损8.6亿。雪球分析师表示:“零跑在今年一月初融资了43亿,融资之前其净资产接近零。按零跑亏损加速的趋势和一季度亏损额,这43亿只够烧1年左右”。
零跑白车身在位于浙江金华新能源小镇的零跑汽车智能制造基地,该基地总投资25亿元,总占地面积约551亩,于2017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并在2018年6月结顶。但由于当时没有获得造车资质,因此2019年1月零跑汽车推出首款车型S01时采用的是代工模式,代工伙伴是长江汽车。但2020年8月,长江汽车进入破产清算程序,零跑汽车只能再找其他车企进行代工成产,这段期间产量和产品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获得汽车生产和销售需所需准入资质,2020年零跑汽车通过收购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获得造车资质,零跑汽车为此付出亿元级的成本。在零跑浙江金华工厂开工建设后3年,也就是2021年终于解决了生产资质问题。
此外,零跑汽车总裁吴保军曾表示:“2021年9月,零跑研发部门一共有 1,000 人的规模,包括整车设计、电子设计,以及自动驾驶三大部门。今年的目标则是招到 1,500 人,其中自动驾驶的算法部门今年的目标是招到 100 人以上”。按此计算,光研发部门员工工资,保守计算零跑汽车一年就要至少花掉3亿元。
02
国资抬轿港股或成归宿
从零跑汽车投资方来看,除红杉中国外均为人民币基金以及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在零跑汽车Pre-IPO重要阶段,合肥市政府做了一回重要的工具人。零跑汽车2021年1月与合肥市政府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合肥建立第二工厂,合肥向零跑汽车出资20亿。为了将零跑汽车留在当地,杭州政府赶紧劫糊,于2021年3月由杭州钱塘新区底与零跑汽车签约,计划在当地建设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即零跑汽车第二工厂。该项目总投资40亿元,其中其中杭州市国资投资30亿元,预计将于2023年投产。
从零跑汽车去年两轮超过40亿的融资来看,投资机构对零跑汽车的信心可能有一部分来自于地方政府给与零跑汽车真金白银批钱批地的大力支持。1月份合肥市政府与零跑汽车签约后不久,零跑汽车宣布完成43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国投创益、涌铧资本、歌斐资产等知名人民币基金进行了投资。3月与杭州政府签约后,7月中金资本领投,杭州市政府创投基金、中信建投、中信戴卡跟投了45亿元。
从投资机构情况可以看出,零跑汽车并没有什么国外投资方资源。反观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其投资人都是摩根、华平、淡马锡这样的知名外资基金,而理想汽车投资人虽然只有经纬中国这一家美元资金,但元璟资本、源码资本以及字节跳动和美团背后都有美元基金LP的身影。由于缺少外资基因,因此零跑汽车被传最多的则是在科创板、港股谋求上市机会。
1. 科创板对亏损容忍有限
此前,零跑汽车公开表示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提交IPO文件,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在科创板实现上市。在采访时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曾表示:“科创板也好,北交所也好,我们国家对于融资盈利与否的包容度,政策的开放度,向注册制迈进的步伐都比我们想象得快”。
科创板的一大突破就是打破了盈利的桎梏,不再严格要求上市企业有盈利的限制,因此威马、天际汽车、零跑汽车、爱驰汽车首先将科创板作为上市目标。然而4月威马汽车科创板闯关失败给大家提了个醒,科创板对申报项目科技含量要求高并且对亏损容忍度有限。
4月中旬有报道称威马汽车暂缓科创板IPO进程,原因是在上市材料审查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被质疑科技含量不足、研发投入营收占比不高和持续亏损等。此外,相比于营收的逐年增长,威马汽车的净亏损却在逐年大幅增加。据数据显示,其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净亏损依次为16.96亿元、24.53亿元、36.08亿元以及36.49亿元,粗略估计威马汽车不到四年已累计亏损达到114亿元。
“虽然科创板上市门槛较低,但是对于企业的科创属性要求较高,如果企业没有较强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比如专利申请的数量、大量的研发投入等等,很难通过科创板的审查”,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表示。因此目前科创板上市新能源车相关企业,多以上游制造产业链企业为主。
2. 港股上市恐将困难重重
从目前情况来看,港股似乎成为零跑汽车最有希望成功上岸的地方。在零跑汽车7月最后一轮融资中,其中一个投资方是中信戴卡。戴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始建于1988年,是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香港大成公司和香港VMC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国大陆第一家铝合金轮毂专业制造企业。
此外,零跑汽车转向港股上市早在去年就有迹可循。去年10月有市场消息称,零跑汽车正考虑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募资至少10亿美元(约64.5亿元人民币),之后零跑汽车相关负责人回复称“不属实”。
此次证监会接受零跑境外发行股票材料则印证了零跑汽车放弃了科创板上市计划,转向了门槛相对较低的境外上市,有很大可能将赴港上市。业内有观点认为,港股发行采用注册制,限制少,周期短,效率高,对比A股与美股,港股在发行制度、上市门槛以及定价方式等方面的包容性更强。
然而对于有国资加持的零跑汽车来说,港股上市恐怕也将困难重重。
几天前1月26日,有消息称蔚来汽车正考虑赴向新加坡二次上市。对此蔚来汽车表示:“对于市场传言,公司不予回应”。去年3月有报道称蔚来汽车已选择瑞士信贷和摩根士丹利安排其在香港的二次上市,这将涉及其高达5%的股本,然而蔚来汽车香港上市计划一直悬而未决。
此外,在美股和港股同时上市的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在港股上市时,都是上市即破发。理想汽车拟将香港 IPO 价格定为118 港元/股,目前股价为92.25 港元/股;小鹏汽车拟将香港IPO 价格定为165 港元/股,目前股价为125.7 港元/股。按此推测,即便零跑汽车成功在港股上市,杭州市政府创投基金、中金资本领投、中信建投恐怕也只是抬轿人,不太容易赚钱也未必好退出。
近日证监会官网披露,已接收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材料。此前零跑汽车曾公开表示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提交IPO文件,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在科创板实现上市。在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成功登陆港股后,又有消息称零跑汽车不排除寻求港股上市的可能,随后零跑汽车相关负责人回复称消息并不属实。此次零跑汽车提交境外审批材料,为其彻底放弃科创板又添实锤。
近日,360创始人周鸿祎在“中国企业家年度访谈”中语出惊人,称中国新能源车征服欧洲、日韩、美国市场只是时间问题。诚然国内新能源车在技术和销量上有了更进一步提升,并且相比其他国家在电动新能源车上有先发优势。但目前情况来看,除了造车新势力外各传统车企也在电动新能源车上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储备和成熟完善的市场渠道,如此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有多少造车新势力最后能留在场上,目前还尚未可知,而冲出国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美好憧憬离梦想照进现实也有很长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