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席上腐谈》 宋末元初 俞琰 (五)

2023-08-09 14:36 作者:三步一颠  | 我要投稿

1 ​ 白玉蟾传彭鹤林,彭鹤林传萧了真,萧写了《金丹大成集》用来发扬白玉蟾的学说,比如“七七元来四十八”,这句是玄玄真口诀。在《还源篇》里解释成“老汞三斤白,真铅一点红。”在《四百字》解释成“老汞三斤白,真铅一点黑。”那是因为四十八刚好三斤,汞其一即是真铅。一斤是十六两,也就是二八,二八是指金半斤,水半斤,也就是在《悟真篇》里说的“药物一斤须二八,调停火候托阴阳。” 萧了真还画了一张图,里面重坎居子,重离居午。坎一变为节居丑,再变为屯居寅;离一变为旅居未,再变为鼎居申,三变为未济居酉,四变为蒙居戌,是为朝屯暮蒙。屯卦,下震上坎;蒙卦,下坎上艮。震,是动的意思。艮,是止的意思。顺应动静在朝在暮的说法。还有廖蟾辉所作的《三乘内篇》,沈白蟾所作《金丹篇》,他们也都是白玉蟾的徒弟。 2 许知微的《先天正宗修真秘诀》采用十二时之交处候,在自己所写的序里说“淳熙年间,汉州彭梦蘧传我的。”在他的后面有萧观作的《复丹序》和《宝鉴内象丹旨》,与许知微所说的一样。 3 《梅时杂言》,采用濂洛之说,尽有妙理。 4 毗陵霍上谷的《丹诀》里有句说“一字玄机,参问七月。”无锡的尤木石为《丹诀》作序。 霍上谷的儿子霍巨川又写了部《金丹口诀直指》,里面论及到天上的戊己之时,与人身的戊己相符。也就是所谓的坎戊离己,在天上表现为日月相望之辰,在人身表现为呼吸相含育。 5 宜春李简易,号玉溪子,著作有《心印经》、《解悟真指要》、《羲皇作用》等,还有《规十图》,传给长沙人彭石,写得颇为简洁明了,在湖南有出版发行,近来在江西有翻刊本。 还写有《彭石蜜语》,并且对《跏趺大坐调元气歌》作了注解,极为明白清楚。在末句说“记此即便付丙丁”,这可是下手的真口诀啊。当时彭石得到后,不忍心焚烧,于是便流落到民间,得到这书的人,随便都能看明白。 6 大德戊戌,有位从湘潭来的道友,他拿来了赵古蟾的著作《性命混沌书》给我,看书里面的注解,虽然夹杂了很多禅学用语,可也能讲得明白。 7 大德庚子,夏壶隐给我看《金丹又玄篇》,他说是梁九阳所写的著作,看书中的自序,说是得自王山宾。 天台王山宾道号是“真常子”,观点和夏云峰、陈了空、郁芦庵相倡和。山宾还作有《众妙义集》,到元辛巳,太傅文如心带着此书给我看,书是一手抄本。 8 ​ 金真教主王重阳的《金真集》,马丹阳的《微语集》、《金玉集》,谭长真的《水云集》,刘长生的《仙乐集》,丘长春的《蟠溪集》、《鸣道集》,王玉阳的《灵光集》,郝广宁的《太古集》,在北方有出版,合集名为《七真要训》。 9 有人说“霍上谷、玉蟾谷、储华谷、糜洞阳,都知道但不修为,虽然有留下来他们的著作,但是都是空话。” 我反驳说“不对。难道你没看《列子》里面的说法吗?《列子》说:以前有人传授不死的方法,燕君派人去求不死的方法,但没获得。使者回来说传授不死方法的人死了,燕君很生气要杀了那位使者,幸人出来劝告说‘人所担忧的无非就是死,人所注重的就是生存。你看那位传授不死方法的人自己都死了,怎么会有方法令您不死呢?’燕君这才放弃杀使者。” 有位齐国人也想学不死的方法,他听到传授不死方法的人已经死去,于是抚膺而恨自己无缘学到。富子听到这件事后笑着说“这小子希望学不死的方法,但是传授不死方法的人已经死了,于是他便恨自己无缘学到,我看这位是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要学啦。” 胡子反驳说“富子的话说得不对。有些人虽然懂的不死的方法但自己不修行的,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人肯修行但是找不到方法,有这样的情况。在卫国有位很厉害的卜算大师,他在死前将秘诀都传授给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知道秘诀但是不会使用。有人来问秘诀,大师的儿子将他父亲告诉他的话告诉此人,此人听了秘诀后,便能运用大师的卜算术,和大师生前一样厉害。如果有这样的情况,那位死了的人没道理不能传授不死的方法呢?” 10 朱晦庵对季通说“阴君的《丹诀》,我看见廉溪有诗提到,应该是此书行此。一位长寿的人,说每顿吃猪肉吃到饱。按照我们的所知,绝对不是这样,因为这种方法不能避免衰病,这其实就是闲着没事瞎聊吃龙肉,其实根本没人尝过的比喻啦。我在四十年前,注解《参同契》那个时候,看见吕四修行八假锦术,非常诧异他年纪这么大了还非常健康。放现在来思考,《参同契》就是屠龙术,有时候真不如四平之宰猪方法。” 知道而不修行,就是朱晦庵所指的“闲着没事瞎聊吃龙肉”,因为有些学习的人,让他们放弃自己的老婆、孩子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我们这些学习圣人书的人,父母还在世,怎么可能违背天命而去学偷生之术哉?但是我曾经在夜里静坐的时候试着修行下,也略知些龙肉的味道,这样难道不远远胜过那些闲着没事瞎聊而不知道滋味的人好吗?我小时候多病,身体瘦弱,之所以能苟延残喘到现在还没死,靠的就是《参同契》啊。 11 ​ 我从德祐后,看到文场扫地,便再也提不起学习的心,每天闭户静坐,弹弹琴,读读《易》、内、外二本《丹书》,逐渐养成弹琴、读《易》、读内、外二本《丹书》这四种癖好。 因为喜欢弹琴,所以希望能用六律来正五音,我请教了很多琴师,都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后来我得到了《紫阳琴书》、《南溪琴统》、《奥音玉谱》这三本书,才知道原来旋宫之法是作《周南》、《召南》诗谱,以及《鹿鸣》、《皇华》等诗弦歌之。而《离骚》、《九歌》、《兰亭诗序》、《归去来辞》、《醉翁亭记》、《赤壁赋》也都有曲谱,了解这些后我对弹琴求知欲也停止了。 因为对《易》有癖好,于是我便收集了诸儒的学说,并编成合集共一百二十卷,取名为《大易会要》,主要是以程、朱二公为主轴,其他的学说为辅。后来得平时交往贤师益友的帮助,作了四十卷的《周易集说》,于是对《易》的求知欲也停止了。 内丹我收集了汉朝、唐朝以来的大师的丹诗歌诀,取名为《通玄广见集》。一直到元癸未,遇到一位世外高人传授我先天之极玄,我将所学的作了《参同契发挥》,《悟真衍义》等著作,于是对内丹的求知欲也停止了。 外丹,我总是搞不明白朱砒汞几成烟焰,一天我在读《参同契》里面的一句“金以沙为主,并和以水银。”时而醒悟,世上只有金丹,没有什么银丹啦。于是打破其中炉皂钳钩之说,对外丹的求知欲从此停止,我以前也作了《炉火监戒录》这部书。 12 在显德三年, 周世宗召来华山隐士陈抟,向陈抟请教黄白术,陈抟回答说“陛下身为天子,应该把心思放在治理天下上,怎么可以用到这个地方呢?”周世宗听了陈抟的话,便让他回去。后来周世宗叫敕州县长吏以私人身份去问陈抟,再向他汇报。 13 ​ 汀洲沙人王捷,一位商人,经常在江淮间来来往往,有回他遇到一位世外高人,这个世外高人传授他烧金术,并且告诫他说“不是遇到人君的话,千万不可以拿这技术吹牛逼。”此后,王捷一心想把烧金术进献皇上,有官员知道这件事后,用尽各种手段要从王捷身上得到烧金术,王捷装疯,于是此官员将王捷判罪,黥窜岭外。 后来王捷隐藏行踪悄悄来到京师,到登闻院,谢从权奉皇上的旨意见王捷。谢从权曾经在岭南为官,知道王捷会烧金术,急忙向皇上奏请免去王捷的罪。内臣刘承规向皇上汇报王捷,皇上召见王捷,王捷将烧金术说给皇上知道,皇上很高兴,特授许州参军,王捷改名为王中正,并留在京师。 王中正前前后后为朝廷烧出巨万贡金,后来为官至神武大将军、唐州团练使。有位老煅工毕升,他以前在京师禁中为王捷煅金具,升叫“其法为炉皂”,是时派人隔墙鼓韛,目的是不让人看见其中的启闭。 王捷以铁作为原料烧出金子,大约一百两一饼,每饼凿为八片,名为“鸦嘴金”。皇上命令将金子铸为金龟、金牌各数百枚,赐近臣每人金龟一枚,其他的都收藏在藏玉清昭应宫;赐天下州府军监各一枚金牌,如今天庆观里的金牌就是用烧出来的金子铸造的。 每次用蛇岗制练雄黄时,一次要烧不少的蛇。后来有回修建大宅子掘土,看见一条巨大的蛇,蛇头如栲栳,现场吓死掘土的一位年纪五十五岁的士兵。 王捷的老婆施氏,被封为吴郡夫人,他的儿子皆授殿直。 王捷刚得到神术那会儿,他也不因此而感到了不起,更不懂得隐藏,总是遇人便说。后来他当官了,皇上赏赐他自己烧出的黄金,他把这些黄金用来施贫奉道释。每回朝廷举行大礼,或者修缮宫殿,王捷都会献出赏赐的黄金,用来资助经费。 太史鲁辈作了《王中正传》,在《名臣碑传》、《琬琰集》里说“咸平年间,捷至南康军,遇异人,自言姓赵。久之,又见于茅山,命求铅汞,教以作金法。”在《广陵志》中说“捷于维扬遇道士,相携至五通庙,指示灵草,传以合和密诀。大中祥符间,尝撰文报谢。庙中旧有祝文石刻,兵火不存,至今尚有烧金草存焉。” 14 ​ 张文定公咏,字复之,号乖崖。他在四川那会儿有位术士来见他,术士说能煅汞成为白金,张文定便让人去市场买来百两汞让术士煅,术士一火而成,可消耗的汞才一点点。张文定于是让人去锻造个大香炉,在大香炉的腹部凿字“充大慈寺殿上公用”,大香炉被送到寺中,他用好酒菜来请术士,术士直接谢绝。 15 范文正公仲淹,字希文,与南郡的一位姓朱的人非常要好。朱生病,范文正公去探病,朱对范文正公说“我遇到位世外高人,向他学了将水银煅为白金的技术,我的孩子年纪还小无法向他们传授,现在我传给您。”说完便将煅炼的方法以及药拿给范文正公,范文正公不接受,朱强行要他接受,范文正公不得已接受了煅炼的方法以及药,但从未打开过。后来朱姓的儿子在范文正公的教导下长大,范文正公在朱姓儿子登第的那天,才把煅炼的方法以及药交给他。 16 胡文恭公肃,字武平,年轻的时候和一位比丘很要好。比丘临死前,对胡文恭公说“我有一秘术,能将一般的瓦片和石头变为黄金,你肯为我下葬吗?” 胡文恭公说“您的后事,您不说我也会为您办,那个秘术我不需要。” 比丘赞叹说“孩子你的志气不可估量啊!” 17 尹和靖先生,字彦明,他对自己的学生祈宽说“伊川有回远行,晚上在一座古寺佛座前躺下休息。还未入睡,听到有老鼠在咬什么东西的声音,急忙起身仔细看,果然看到一只老鼠在佛像腹部的小孔,嘴里衔着一张有字的纸,在小孔间欲出复入。老鼠见了伊川便跑了,伊川取出佛像的那张有字的纸,仔细读了,原来是炼丹的方法,首句写‘不换世间术’。伊川将字句抄了下来,而后再将这张纸塞回原处。后来伊川在郊外隐居,他依照丹方煅丹,这个煅丹需要火养四十九日才得以成煅,煅了三十天的夜里,四周有人过来问‘你家又没着火,我们怎么看见你家火光冲天?’每天都有人来问。伊川怕惊动群众,于是还未到时候便出焚,炼出了一粟粒,将它放入银盂,丹到处,都成为黄金。崇宁间盂还在,这个金盂的金如线圈转数匝,这是因为丹落入旋转而下形成的。伊川将这颗半成品的丹封裹在衣箱,因为太过怪异,他没向人提起过。我曾经找机会问伊川这件事,伊川说‘这是外丹。如果人炼成内丹,吃了可以长生,至于点化五金更不在话下。’我说‘您怎么不吃?’伊川说‘我的肚子里就有这东西。’伊川在晚年将丹方传授给一位道士,到现在我也没听说伊川死去的消息。” 18 ​ 苏子由的《龙川略志》里说:我大哥子瞻曾经在扶风任职,扶风有座开元寺,里面的墙壁都是壁画,子瞻喜欢画,经常骑马到寺院中,沿着墙壁看一整天。 有位老僧走过来拱手行礼说“我的寺院离此不远,是否能到小院一趟?” 子瞻欣然答应,老僧说“贫道喜欢药术,有用朱砂转淡金为精金的方法,我现在年纪大了,应该将这个方法传授他人,可惜找不到可以传授的人。今天我见您是位我可以传授方子的人,所以准备传授给你。” 那个时候陈希亮少卿是扶风太守,他沉溺于黄白术,之前向这位老僧求过方子,但老僧不教他。子瞻说“陈卿找你要方子您不给,我没向您求方子,您却要教我,为什么?” 老僧说“贫道不是对陈卿有看法,因为他一得到方子,不可能不炼。贫道以前也将方法教授给一些人,一炼这方子他们有的人死去,有的人因此断了官途,所以我再不敢轻易传授给人。” 老僧说完拿出一卷书说“这里面记载的都是些名方,任何一种都可以转化金子,我知道您不会轻易去尝试,但也不要轻易传授给别人,比如陈卿千万千万不可传授给他。”子瞻答应。他回到家里,看那卷书,方子说“淡金一两,视其分数不足一分,试以丹砂一钱益之,杂诸药,入干锅中煅之,熔即倾出,金砂俱不耗,但其色浅深斑斑相杂。当再烹之,色匀乃止。” 后来子瞻偶然遇到陈卿,聊到这位老僧,子瞻脱口而说“近来我得到这个方子。” 陈卿惊讶地说“您是怎么得到的?” 子瞻急忙说老僧千交代万交代不能轻易传授,不肯将方子给陈卿看。陈卿便一直请求看一眼,子瞻不得已把方子拿给陈卿观看,陈卿仔仔细细看了很久,子瞻很后悔,说“我不珍惜这个方子,辜负了老僧。您不要依着方子炼。” 陈卿说“好”。 过了几天,邻郡的读书人邀请子瞻去聚会,听到陈卿因为贪污被免职。子瞻认为肯定是炼了方子,暗自悔恨。 子瞻谪居黄州的时候,陈卿的儿子陈慥也在黄州,子瞻问陈慥“少卿有没有依方子炼金?” 陈慥说“我父亲丢了官职回到洛阳,没钱买房子,于是大炼金子,然后手指生痈而死。”子瞻乃知老僧的话不是乱说。 十年后,子瞻谪居筠州,有位四川僧人克文禅师,禅师每到一个地方,必然修造当地的寺院,开销非常庞大,没人知道禅师的钱从哪里来的,禅师也不告诉别人自己修造寺院的钱从哪里来的。克文禅师和省聪禅师关系好,他秘密告诉聪道禅师方法,说是扶风开元寺僧人传授他炼金方,因为禅师从来不拿一钱金子自己开销,所以能依方子炼金子而自身无恙。 19 ​ 我在阅读《华严经》第七十八卷时,看到里面说有药汁名诃宅迦,如果有人得到它,能用一两诃宅迦将十两铜翻成真金。有一位比丘来问我这件事,我对他说“你去问《华严经》的作者吧,他知道。”比丘笑着离开。 我曾经用少许的胆矾擦刀头,发现刀头变金。心想所谓的诃宅迦,难道是胆矾吗?到大辛亥铸钱时,我那个时候在饶州,亲眼见到胆水将铁转化成铜。这饶州之胆,是出自铜坑,所以转化成铜。蒲州之胆是出自金坑,它肯定能将铜转化成金子。《华严经》里面说的诃宅迦,现在没人知道是什么东西,我以为佛陀所说的话肯定不是妄语,但瓦、石、沙真的都能变成金子吗? 在《春渚记闻》、《梦溪笔谈》、《述异志》、《涉世录》里面也都有说瓦石、砂土金、生姜这些不能转变成金子,在《投辖录》也说生姜金、蕨菜不能转变成金子,在《清异志》却说有蕨叶金,还不止于此,在《尚书故实》有记载竹叶金,《睽车志》里记载江茶金,甚至在《江淮异人录》中说到握雪金,《宣室志》说有人小便出金子,在《述异志》说吐出唾沫变银子,真的都有这些事发生吗?我说“幻也。”什么是幻?诡怪的瞎扯淡。 20 《秘阁闲谈》有说铁钉银,《神仙感遇传》有说生铁银,《茅亭客谈》有说铜钱银,《昆山集类》有说铅银。邵康节有诗句说“铅锡点金终属假”。 我以为铅锡与铜铁,同属于五金,虽然有些说法很假,但是说到转变,同样属于五金,互相转化在理论上是说得过去的。至于瓦石沙土,可以肯定不行,而那些姜蕨竹叶江茶,也绝对不能转化,没有这样的道理在。姜蕨之类虽然无法转化,但说起来也还是物质,那雪与唾沫、小便,都是些什么东西?可见已经瞎说到没底限。 21 “破布衣裳破布裙,逢人更说会烧银:君还果有烧银术,何不烧银白养身?”这首诗徐卿将它记载在《涉世录》,是劝诫他的小儿子的话。世上那些痴迷炼金术的人,别被耽误了好人生,汝等切宜戒之。 ​ 《席上腐谈》完 ​ ​

《席上腐谈》 宋末元初 俞琰 (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