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试400+,复试前三甲!|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如何高分上岸?!

2022-10-11 11:16 作者:哲学考研研究所  | 我要投稿


图片


/山东大学 中国哲学/

导言

小栗同学是加油鸭22届的优秀鸭鸭学员,同时也是一众400+鸭鸭之一。小栗的上岸其实一直都在预料之中,在去年的加油鸭考前模拟中,我和小澜分别给她的中哲、西哲答卷打了最高分。那时我们判断(内部密嘎),小栗只需稳定发挥,蟾宫折桂只是水到渠成。


22的山大中哲史,虽然出现了极偏的道教考题,但小栗依然拿到了这一专业课的最高分。据我的了解,小栗在本科阶段便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异的学习成绩,由于保研之后对原专业感到乏味,转而学习哲学。


小栗或许就是那种难得的有学习天赋的人,但天赋从来都是需要努力浇灌的。她的考研经验,既可以供有类似情况的同学借鉴参考,也对广大考研er有启发意义。


——鸭小墨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加油鸭22届学员小栗。我从2021年5月开始备考,到12月24日,备考了大半年,初试总分407分(政治72、外语69、中哲史134、西哲史132),复试成绩89.18,总排名第三,山大儒高中哲拟录取。


或许我的备考经验可以对志在山大哲学系以及其他备考哲学的同学们有所帮助。下面,我将从心态调节、时间管理、专业课相关三个方面展开讲述:


/ 1.心态调节 /

考研心态来讲,有一个大的原则:不要被网络塑造自己的感受,要解决具体的问题,警惕夸张的情绪


今年国家线涨了很多,人心惶惶,焦躁不安,考研被进一步妖魔化,大批考生身心俱疲,部分23考研人已经在考虑放弃。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统计学上的数字只是一个数字,对于个体来讲,只有1和0。如果从450万考生或者国家线涨15分的角度想问题,会陷入比较的误区,除了增加恐慌情绪,对于行动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无论多少人报考,国家线涨多少,我们要做的,也还是仔细阅读参考书,研究真题,理解课程,背熟材料,捋清做题逻辑,减少盲区,提升写字速度。在往后的备考过程中,也只有这一条原则:承认自己的有限性,同时相信自己做到最好就有希望


在看书的阶段,可能会有很多问题:有些段落晦涩难懂,不知道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作者通过文本要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把握不住文本之间的相关性……这些都是正常的,不要去想天才的脑袋如何运转,要让自己的脑袋转起来。不懂就多读几遍,自己解决不了就去求助,实在不会也可以标注下来,隔段时间再回来看。


(在此非常感谢小墨学长和小澜学长的帮助,他们答疑解惑耐心又细致。如果我早一点跟随学习,基础会更加扎实。)


在整理资料阶段,我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感觉混乱、没有逻辑,不知道这样答是不是准确、完整,这些感觉很影响进度。有的同学会去购买机构资料作为背诵材料。不过买资料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市场上资料质量良莠不齐,背诵过程中会怀疑这份资料是不是够好,毕竟资料差即便背得滚瓜烂熟也难得高分;此外完全按照别人的思路整理的资料,背诵也会吃力。


针对整理时期的心绪波动,要做的是掌握整理的方法。比如名词解释,按照出处、解释、含义深挖、拓展延伸的思路去整理。如果是,简答和论述题,要按总分总的结构,如果是某位哲学家的思想,就从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及核心思想等写下来;如果是比较类,就一项一项比较,先相同后不同。


图片

(我的记满了笔记的加油鸭高分手册)

在背诵阶段,很多人觉得输入过程痛苦,本质上是畏难心理作祟。有很多方法可以作为辅助,比如提取关键词,制作思维导图,声音环绕记忆法等等。背得慢点、背了会忘都没关系,不要想“我为什么只背了这么一点”、“我为什么又忘了”,而是始终聚焦自己的进步,以及下一步该背什么。第一轮背诵花的时间长点,后面会好的。


然后是唤醒记忆的阶段,需要按照自己已有的框架把所有背过的内容回忆起来,再打乱顺序随机抽取进行回忆。这个阶段会发现以往背会的东西没那么容易想起来,甚至花费的时间比料想的多很多,容易带情绪。


但是莫慌也莫怕,要记住:回顾是为了弄清不清楚的地方,就想着又扫除一个盲点,考试若是考到更容易想起来,会有助于进步。


考前的心态,一言以蔽之,就是“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如果之前几步都能做得好,考试不过是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写到卷子上,手中有粮心中就不慌。


/ 2.时间管理 /

时间管理上,有一个被反复提及的问题:“是效率重要?还是时间重要?”我觉得效率派或者时间派都可,按进度完成规划最重要。我勉强算是效率派,但完不成的内容会多花点时间补上。时间管理还是比较松散,因为如果搞得太紧张我会不开心,影响学习效果。


每个月我总共有3-4天休息,在非休息日,我每天7:10分起床,吃饭散步结束8点开始学习,根据内容决定学习多久,中间会跳绳、喝水、上厕所(不要总是坐着);12点吃午饭,溜达一会儿午休,3点开始学习,到6点吃下午饭,6:30-7:30散步、和朋友聊天;7:30-9:00回忆这一天的学习内容,记一些政治和英语的内容。然后洗漱在10点之前睡觉。


总的来说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在6个小时左右,如果能超过6小时那是要玩一把俄罗斯方块庆祝的。(因为个人的身体原因,我不能熬夜,也不想学得太疲倦,所以会很重视效率,在尽量少的时间内吸收尽量多的东西。我的时间安排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大家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规划。)


因为我是在家备考,就无需花费时间在去图书馆的路上,而书桌和床相隔不到一米,所以躺在床上背书也可(躺床就睡着的同学还是抱着资料去外面背比较好)。


只要心里稳住,不要花太多时间在愧疚、焦虑、怀疑、动摇、后悔等消耗心力的情绪上,学习时间就很充裕。

(陪伴我的书桌)

在大体规划上,我按月做计划,每一小节按周做规划,每天按小时,把任务细分到可操作的程度。


专业课上5-8月通读教材,学习课程,整理笔记,先对各哲学家的思想有比较好的理解,为后面的背诵做准备;9-12月开始背诵,后期主要是不断的回顾和查缺补漏;英语和政治按照各个考研up主的规划走即可(这两科我考得也一般般,这里就不给大家作详细的建议了)。


在做规划时要注意几点。首先,规划是要及时调整的。一开始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需要学习的内容都把握不准,规划的可实施性就不强。比如我第一遍背诵,最开始打算用7天(每天2.5h)背先秦、两汉的内容,7天背魏晋和隋唐的内容,7天背宋明清。


但实际上,魏晋和隋唐的内容相比其他两部分并不多,根本用不了这么长时间。这种时候就要调整,要根据自己能实现的进度来。反之,如果规定的时间无法完成,也要放宽时间,但是要诚实,不能放纵。


其次,不必每阶段都追求百分百的完成度。比如,我到了10月还有很多没整理的题目,就把它们按照未整理、整理了还没背、背过1遍或2遍仍不熟悉来归类,根据自己的能量状态决定做什么,状态不太好就去背,状态好就去整理。此时因为有之前的背诵基础,整理起来也没那么困难了。


最后,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有节奏、不慌张,是为掌握知识服务,不要本末倒置,醉心于做完美的规划而罔顾内容。也就是说,规划要具体到内容,而不是哪个时间段做卷子、背书这样空泛。


例如:10.26,中哲,背诵先秦道家相关知识点——老子:反者道之动、为学与为道、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老子的道论、老庄道论异同。庄子:道通为一、坐忘、心斋、内圣外王、三言、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齐物论、逍遥游;庄子的道论。(此处知识点按加油鸭高分手册内容而列。)


总之,一切方法技巧,都是为了将自己的知识储备无限贴近乃至覆盖考纲内容。


/ 3.专业课相关 /

大612和802考试特点就是范围广,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比如孔孟程朱陆王这些重点今年就几乎没有考,以往没有考过司马承祯但考纲里有,今年就考到了。


所以,学习的时候要重视考纲和真题,不可有侥幸心理,向来是重点的要掌握,从没出过题但考纲里有的也不能掉以轻心。(有的学校的考纲很模糊,或者会考到考纲之外的人物,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中哲

首先,原文是重点,如果分析真题,会发现山大近年来喜欢摘一些原著里的小短句出来考名词解释,比如“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如果见过,还能往哲学家的重要思想上靠;没有见过,就只能猜这可能是谁的思想。所以,务必重视原著,把需要熟记的整理出来背住,一些可能作为考点的要有印象。


其次,中哲题目范畴性强,喜欢考比较类、梳理类、联系类等等,这些从课本上找不到答案,要自己做好题目之间的贯通甄别,多思考答题结构,再填充具体内容。


最后,中哲的出题、答题都很灵活,除原文外不要求一字不差的精准度。所以不要太紧张,把每个哲学家的重点思想掌握扎实,基本逻辑关系理清楚,熟记原文,考试就能灵活应对。


(2)西哲

首先,西哲的逻辑性强,流派多,理论多,入手并不难,记忆起来也容易。需要注意的是在贯通学习过程中,注意每一个时期的哲学家回答什么问题,各流派持什么观点,及继承关系。


其次,西哲观点成熟,大家把要点答准确完整,都能拿差不多的分。想要高分,还需要对现有答案进行改造,多考察彼此之间的相关性,仔细思考如何总述,从哪几方面分述。


最后,西哲部分理论很难,尤其到德国古典哲学的部分,这部分每年会出50分左右的题,属于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好在出新的概率不大,把以往出过的题都掌握好,基本可以应对。


(再次感谢咱们加油鸭,课程和手册的质量都非常好,节省了我大量的时间,学长学姐们也会对如何答题、如何针对目标院校进行手册补充等提供靠谱的讲解和建议,少走很多弯路。)


(3)复试

山大复试风格同初试一脉相承,英语问题和专业内容相关,但是不会很难,注意提前背一背重要的中哲专业英语单词。知识部分,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按照考纲把近代哲学史的部分贯通学习一遍,整理出一份背诵答案,不难背,多背几遍,加上初试的学习内容,就足以应对专业面试部分


其他一些综合问题自己根据个人简述稍做准备,前沿问题也了解一下。和朋友做几次模拟,保持良好心态,好好发挥即可。


图片
(我复印的山大老师期刊论文)

/ 最后 /

我想说一下考研期间和网络的关系。


很多资讯是要从网上找的,所以要上网。但同时要保持清醒,不要被网络洗脑。我知道网上有很多莫名其妙又抓人眼球的视频,你要考研,它就推给你《我为什么选择工作而不是考研》甚至《为什么我研二了决定退学》。你有点动摇,它就推《准备了大半年,我为什么还是决定放弃考研》。你遇到困难有点emo,它就推给你《考研人深夜痛哭》。你哪怕考了400+,它还是会推《初试400+,复试被刷》……


真的很无语朋友们,答应我,遇到这种搞心态的视频,在心里嘲笑一下,不要点进去看。永远聚焦行动,不要放大情绪,你做选择应当基于自身的各种情况来考虑,而不是听一些闲言碎语脑袋热来热去,反反复复,那样容易发烧。


还有一些视频很难招架,主要是各种背诵技巧类的视频,像记忆宫殿法之类的。这类视频,看的数量最好不要超过3个,因为大同小异,看多了还以为自己真的在学习。看过视频不等于拥有这项能力,不要用这种假象欺骗自己,代替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要想办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形式主义的学习很难有好结果,如果准备得早,那理解式的记忆就是所有手段中的王者。假装学习不能有真实的收获,踏踏实实努力才能。


还有就是自己休息时的放松行为,劳逸结合效果会好,没有必要废寝忘食。但是!不能接触成瘾性的东西,比如小说、游戏、影视剧、短视频等等,那种陷进去就不知今夕何夕的活动不要碰,出去走走看看花草或者玩雪这类的可以。


如果学习能进入心流状态,倒是可以经常学习,反正不会觉得累也不会内疚(就是有点难达到)。


图片


一个小技巧想打开电子产品之前,把要利用它做的事情写在纸上,积累到一定数目再去查,按照纸上的条目进行,保持清醒。


一个小工具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一日三次,一次一滴,如有需要可增加使用频率。


大抵天下极难为之事,皆是阳谋也,屠龙之术在此,诸君尽可习而使之。建议就这么多,无论哪种规划、哪种说法,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以让自己元气满满为最优解。如果师弟师妹们依旧感到迷茫,可以找加油鸭这样有爱的组织寻求指导,投入大家庭的怀抱~

 

祝大家早睡早起、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学习快乐、成功上岸!



初试400+,复试前三甲!|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如何高分上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