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读《金瓶梅》?
《金瓶梅》因淫秽内容,一直被视为淫书。问世以来,长期被禁,导致大众对其一知半解。误解的人视为淫邪之书,不耻谈论(反过来也吸引了一批猎奇者)。理解的人看到它揭露的现实,承认它对《红楼梦》的影响,给予极高的评价。
对待一本颇受争议的书,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读《金瓶梅》?
孙述宇的《金瓶梅的艺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以发现的眼光挖掘真实,以理解、包容的慈悲之心去对待。
以小说人物宋惠莲为例。
宋惠莲是厨子蒋聪的妻子,勾搭上西门庆的仆从来旺,成为来旺妻,进入西门府。后又与西门庆有染。
小说写她成为西门庆姘妇后,开始支使其他仆婢,参加主人家妇女活动,俨然一副高人一等的得意之态。导致西门宅的妇女和家童都瞧不起她,脾性好的家童忍受她作威作福,遇上脾性爆的,同样是“上灶”身份的惠祥,便破口大骂:
贼淫妇,趁了你的心了吧?你天生就是有时运的,爹娘房里人,俺们是“上 灶的”老婆来,巴巴的使小厮坐名问上灶要茶。“上灶的”是你叫的?你我 生米做成熟饭,你识我见的,促织不吃癞虾蟆肉,都是一锹土上人。你恒数 不是爹的小老婆就罢了,是爹的小老婆,我也不怕你。
读到这,读者会不假思索断定,这是个坏女人,不仅对婚姻不忠诚,还妄想飞上枝头当凤凰。同时也对惠祥的讽刺拍手称快。
但这只是故事的一半。另一半是来旺归家发现妻子不忠,打了惠莲,并在醉后大骂包庇西门庆私情的潘金莲,并扬言要揭露潘的历史。潘金莲知道后,怂恿西门庆诬陷来旺,并将来旺送入官府。
这时,惠莲来求西门庆,希望西门庆放过来旺,并为来旺另娶,而自己一心和西门好。两人说得很好,还说到床上去了。但西门庆经不住潘金莲说动,下毒手害来旺。导致来旺遭到毒打,并遣回原籍。
惠莲知道真相后,大哭大闹,与西门庆断绝往来,最后自缢身亡。
惠莲的死来得猝不及防,让人一惊,陷入沉思:这还是一开始那个虚荣、不知廉耻的妇人吗?她究竟是个怎样的女子?
我们在阅读时,很容易将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并为好人好报感到欣慰,为恶有恶报鼓掌叫好。及至遇到一个复杂的人物,我们反而困惑了,是不是自己看错了?
因为我们始终站在上帝视角看待人物,这种视角是有距离的,高高在上的,我们很轻易的就对人做出判断。
而作者把人物拉得很近,尽可能去发现,去看到人物的更多面,进而理解人物,甚至包容人物。
小说里宋惠莲为来旺哭闹时说:我的人哟,你在他家干坏了什么事来?被人纸棺材暗算计了你。
小说里还写到惠莲一开始上吊,被人救下,没死,所有人都来劝,惠莲始终坐在冰冷的地上,说不出的灰心。西门庆让潘金莲来劝,潘回去说:“这个惠莲千也说‘一夜夫妻百夜恩’,万也说‘相随百步也有个徘徊意’”。西门庆嘲笑到:“你休听她胡说,她若早有贞节之心,当初只守着厨子蒋聪,不嫁来旺了。”连西门庆都不能理解惠莲。
惠莲没有传统的贞操观念,但她对来旺不是没有感情。这种感情或许连她自己也说不清,于是套用“一夜夫妻百夜恩”来形容。这种感情其实是穷人和穷人共同生活久了生出的牵绊,是同为天涯沦落人的互相怜惜。这种感情源自社会底层贫苦儿女的仁爱之心。
宋惠莲作为一个仆妇,承认有财有势的西门庆拥有特权,所以肯跟他来旺,只要来旺另娶,她就能安心向上爬。及至来旺被害,她便看清权势的恶毒,也感到背弃了仁心的原则,对这个世界灰心至极,不想活。
从作品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赞美作者创造了一个“出其不意”的人物,丰富了小说的文学性。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原先的评判显的轻佻、武断。这是对他人人生的冷漠。
文学的意义之一是观照现实,我们对人物尚且如此,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呢?
我们是否足够尊重、认真地看待他人的生命,以致不错过任何重要信息。我们是否尝试去发现、理解、包容他们的选择。
而这,正是佛家讲的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