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海旅行(崩坏三嘉年华)

2023-07-30 22:13 作者:Hanson-Zhang  | 我要投稿

上海旅行(崩坏三嘉年华)

20230714~20230716

本来想每天发一个日志记录一天的见闻,奈何前两天太累了回酒店就不太想动了。为了纪念这一次有特殊意义的旅程,就在回程的时候写一个行程总结吧。

 

先写段背景介绍吧。

上海我曾经去过三四次了,虽然那时还小但该玩的都玩过了,没什么新鲜的。这次主要是奔着崩坏三嘉年华来的,高中毕业也成年了,就打算自己一个人出一趟门。

 

为了保证在上海的时间最大化,特意选择了早上去晚上回。

综合预算和需求考虑,挑了火车站旁边的一个海友酒店。(房间忘了拍照失算了)进屋经济型的风格很浓,房间12m2但小一半都是卫生间,意外地符合我的需求,毕竟每天都洗澡还是希望淋浴间宽裕一点。细节不多说,这酒店知道自己定位不高做不到很干净,就四处偷懒用一次性用品,使用没有任何痛点。但墙这种没法换的就很脏,不过也对得起这个价格。

 

第一天下了火车站路线如图。

本来是想先去上交转转再去世博会博物馆的,到了才发现上交入校预约约不到,就先去了博物馆。

(上交预约现在很紧张,下午一点开始预约到13:07我看已经约满了,然后第二波两点开约我按点抢很幸运地抢到了。有参观需求的朋友们注意一下。)

 

世博会博物馆主要是讲世博会的发展历史的,从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以来,每届都展示了一些当时世界领先的产品,颇有些《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味道。

内容主要是世博会组织形式和历届场馆布置、历史故事什么的,细节就不剧透了,如果有需要的话单独开一个专栏讲,还是说一些我自己Get到的一些特殊的点吧。

一个是这些场馆最后的下场。上图是1939年纽约的场馆,造型很独特。本来说要保留下来的,结果打二战急需钢材就拆了造子弹去了,战争啊。后来大部分留下来的场馆都是用作展览中心什么的了,比如说上海世博会主展厅改成国展了,BW就是在那边开的。还有个日本的世博会有一个纸质回收材料的楼,后来拆了印刷小学教材了。这种世界级盛会环保社会责任要做出表率啊。

另一个是上海世博会展示的种子库,里面内容主要是钟扬先生捐赠的,没错是上过语文教材的那个探界者——钟扬。

 

世博会博物馆旁边一个block里还有个乒乓球&国际乒联博物馆。乒乓球这项运动因为选手们拍子换的很频繁,有些就留在比赛当地了,所以“真迹”比较多。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但我觉得最重量级的还属这张08年奥运会男单决赛马琳赢王皓那一场的台子,不知道为什么从北京运到这,但确实是原件。

博物馆主要讲的乒乓球发展的历史,从英国贵族开始的那一套,比较老生常谈,不过对圈外来说是个不错的科普。除此之外还讲了不少和器材、赛事奖项有关的内容,摆在展示柜里的有些也是日常很常见的东西,从底板狂飙王/皓/龙到胶皮狂飙天极天弓。我平时打乒乓球比较多,对这些也算是耳熟能详,颇有一种自己参与其中的呼应感,有点像逛星铁里那个贝洛伯格历史文化博物馆的感觉。如果不是球友的话也算是个设计比较精致的专项博物馆。

 

本来说去江边看看,不过有点太晒了就直奔上交。上交校区很多,不过要说旅游价值还要算徐汇老校区。

老校区在市中心偏小,早就容纳不下逐年扩招的大学生。转了一圈只见到海洋工程和经管还在这,这两个学院也比较边缘,并不算大。有可能是假期的原因,游客比师生还多。


老校区夹在高楼大厦之中也别有一番风味

有一个梗如是说:在所有的交通大学之中,上海交通大学是最好的大学,但北京交通大学有最强的交通。

 

第一天晚上回酒店过了崩崩崩39章最后一段剧情,该有的都有了,就是最后的符华,米哈游吊胃口可真有你的。

 

第二天早上去旁边商场里吃了个小杨生煎,就那个传统的生煎包还好吃,比较正常。旁边那个肥牛火锅味的生煎包里面的汤就像辣火锅的底料直接兑进去了,挺辣的还是那种食品添加剂的那种愣辣。荠菜馄饨还好点,但汤有明显的一滴香味,没有什么可推荐的。

饭后百步走,在苏州河畔溜达了一段时间。本以为作为黄浦江在上海市里最大的支流,河边生态总该不错,没想到是这样完全城市化的感觉。大概这条河是完全被用作航运河道的,河岸边甚至还有给船看的警告标识。

 

本来说上午去同济和复旦,结果复旦约满了没去成,同济甚至不用约,差距啊~~~

Deutsch四平路这个校区是真大,估计是因为在浦西偏东北比较偏僻地广人稀,扩建也比较容易。以前的建筑和新楼都在一起,风景也不错。校区内有个湖,湖上有岛,竹林密布。其中阡陌交通,沿小径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陋室居正中,有铭刻曰:“配电室”。

校区内植被覆盖率很高,行道树树冠很宽,因此林荫路不少,逛着相对舒适。建筑学院有一个比赛,门口摆了不少用木条搭成的造型。有的复杂美观有设计感,也有歪歪扭扭,有一部分悬空的结构往下耷拉着没什么刚性。不过未经过处理的木条的颜色在校园里有一种原始的美感。

这次正好遇到他们军训。刚开始在校园里没看到什么人,时不时有穿迷彩服的学生路过,连着遇到好几个女生身材还差不多,给人一种反复遇到同一个人的感觉。

在同济的优秀毕业生展览上还看到一位NTR选手,总觉得是刻意整的活。

 

去不成复旦空余出来一段时间去了趟外滩,实在是没什么可聊的,也没仔细逛。回来直奔静安MOHO的Taco Bell买了份崩三联动套餐,结果店员以为我没来,我以为没做好,很尴尬地耽搁了一段时间。

之前约了崩三嘉年华的接驳巴士,吃完一看时间不够了(我确实没什么时间概念QAQ)。12:30人民广场的巴士我12:05才出门打车。等车的时候司机还没get到我的意思,绕了一点路。不过司机也真给力,滴滴上本来说12:33到,然后12:32,12:31,12:30,最后他12:28就开到了。这时我做了个整趟行程最错误的决定:目的地在马路对面,我看前面等红灯又不能拐弯就下了车,然后没有人行横道……到大巴已经12:31了(这操作血压飙升)。然后最有意思的部分来了,大巴前面有一个没约上的舰长在和工作人员扯皮拖时间,然后我就赶上车了……最后有几个人没来,那位舰长也如愿以偿上了车,真是皆大欢喜。

上了车就进入崩三的氛围了,一帮老舰长聊深渊环境、角色强度,我一个入坑没几个月,正经玩也就一个月的萌新完全听不懂。回想起来应该跟邻座那位取取经的。

 

下面是重头戏了。

“我看的就是人”

由于前面大巴拖了时间,我们到得不算太早,入场排队已经排出了棚子。那天太阳很晒,又是午后最热的时候,不过烈日之下酷暑难耐的是那颗躁动的心。

在外场看到了爱莉的伞,我当初还想过买同款,感觉有点过于社死最后还是挑的Kiana的那款。

本来以为排这么长队要等好久才能进场,结果到了两点开始入场进得很快我感觉也就十来分钟进了几百人。入场的安检略有糊弄,但起码包过了X光,人过了安检门。以前听说穆斯林去清真餐厅吃饭不怕馆子造假是因为馆子总会挂一段古兰经在墙上(可以仔细看看确实是有的),按照宗教条例餐馆造假是会受到神罚的。我对其他舰长的信任,大概也是源自类似的对崩三所表达的美好及其对人的感染力的信任吧。

场地是一个车展中心,中间是一个车展里接待咨询的那种大堂,相对敞亮纯洁一点。

进门先给一份伴手礼,拿到了芽衣的挂坠和希儿的扇子,留作纪念吧先不打开了。正门对着的是英桀礼堂,旁边有不少到得早的coser抢到了不错的区位,第一次参加漫展也算是长长见识了。旁边翠翠cos的爱莉早就排上了队合影,不过有些coser嘛,我只能说cos这项活动兼容并包,而且cos终究还是满足自己的愿望,毕竟总是会有人找你合影的。下次再来的话我要不要也考虑一下?

过了礼堂继续往前是一个Taco Bell店,我当时想着不耽误参展的时间就提前在外面吃过了,拿到了一块希儿的钥匙链,算是弥补了伴手礼没能拿到希儿挂坠的遗憾吧。希门!

右转就进了车展的时候展示车的那种偏暗的大厅,也是这次嘉年华的主会场。右手边是一个兑奖处和吼姆乐园,可以拿得到的游戏币玩街机得奖品,看来是最后要去的地方。左手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展原画集的地方,好不容易抢到位置翻了翻,下定决心一定要搞一套。然而我一萌新等级才到60,想要在游戏内拿到原画集可谓天方夜谭,不过借助一下钱包的力量还是可以的。

再往前走是抽卡的地方,我欧气不足,十连一紫,也只是证实了这个我与生俱来的运气差。米家三款游戏里,我也就星铁比较欧,但也仅限于多拿到了几个常驻五星,让我怀疑是不是策划调高了出常驻的概率,唉。

不过不必自怨自艾,三十分钟转瞬即逝,尽头舞台上的活动终于开始了。我参加的是15日的下午场,见到了马老师和番茄。其实选这场一个是担心自己早上起不来,一个是想听听包包连线,毕竟平时见到包包直播都在打游戏。早就听说包包天才少女的过往,今天终于听到了她讲述自己的故事,嗯,好像并没有那么突出。不过包包确实回避了自己求学的经历,也确实表述得比较谦虚,这样一来,更喜欢了!最开始的时候还抢到了进场听讲的机会,不过排得比较靠后,和场外没什么区别。我毕竟入圈比较晚,对CV们的轶事也并不了解,最终还是出去参加其他活动了。事实证明,一边排队一边听讲才是整场的主旋律。

场馆另一边是新版本体验和拿棒球棍打凯文。看见一帮身经百战对游戏理解十分深刻的老舰长在凹深渊,我怕丢人本来没想去新版本体验。低头一看时间还早,反正也没事干,就过去试试吧。排队时间并不算短,但这一段一直在听包包聊天也就过去了。好不容易排上了,笑死根本打不过,挺尴尬。

走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了虚数之树,旁边摆了一圈周边产品。不过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那辆黑希痛车,真的很符合我的审美!有钱了搞一辆这种话我就不说了,重要的是活在当下,或许可以把设计一个主题机箱提上日程了?

 

随着舞台上彩蛋的公布,本次嘉年华之旅也接近尾声。我径直走向对面的吼姆乐园,然后眼看着工作人员关上了门……说是里面东西都快被领完了,我好不容易凑了六个币全砸手里了……算了游戏币留作纪念也不错吧。

由于返程没有去城里的大巴,只能先到地铁站然后坐地铁回去,地铁站环顾四周,景象壮观难忘。

还在嘉年华内的时候,因为氛围到位,感觉这种拥挤并没有出乎意料。但在地铁站这种公共场合看到一群人拿着伴手礼还是有点魔幻的感觉,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们是个什么形象。

11号线一路回到城里,在中转站吃了顿饭,出门淅淅沥沥下了几滴小雨。上海的雨别有一番特色。由于是在海边,早晚温差大的时候海陆风是常驻的。所以不像内陆多是刮完风以后下雨,上海风雨往往同时出现,尤其是雨比较小的时候,常常令人不知道该不该打伞。饭后继续坐地铁已经是一小时后,但在地铁上还是能见到零星几个伴手礼。这种扩散的感觉属实奇妙。

 

转眼到了行程最后一天,也算是该做些有点个人特色的事情了。

高二刚学选必二的时候我们找到了封面的位置,碍于不在一个城市没有机会打卡。这下被我逮到机会了,还正好顺路,不如来看看。

这桥据说也有点典故。一开始建的时候中间那根桩子总是打不下去,请人来看说是风水不好,必须请龙王做法。所以最后柱子上雕了几条龙在上面,再施工就没问题了。

刚到桥下,这立交桥的规模很令人吃惊。仔细数来,或许也能有个六七层。有趣的是这还专门建了一个行人的过街天桥,环绕路口一周,有点旅游性质的。

在靠近路口中心的位置拉长焦距拍了一张,还颇有现代艺术的感觉。

 

虽说高中学了三年地理,平时也时不时玩玩图寻,但我地理人的浓度并不算太高,起码没接下来这段重磅。

沿14号线一路向东,随着地铁出城乘客也越来越少,车厢内站台上往往空无一人。如此一路到达了浦东新区,许昕的Xuperman球馆。本来以为这个地方的管理会非常严谨智能,有点现代感。但事实是球馆前台就是那个咖啡馆,球馆里只有台发球机和速度计称得上智能,球馆进去也没有什么人管。

因为我没有提前约人,所以本来没打算在球馆打球的,想着点杯咖啡打个卡算了。但前台说作为一个网红店,他们这经常有一个人来的球友现组队打球,果不其然,过了会有个福建的小哥也专程来参观。这么一下队就凑成了。

估计不少朋友听说过这个球馆收费一个小时180.虽然是上海但也太贵了,更何况是这么偏的新区。不过就打这么一次的话倒也不觉得多亏。对面那位小哥没带球拍,本来只能借球馆的成品拍打的,结果我在球台上发现了个教练用的林a,正好试试手感。正手贴的蓝海棉狂三,反手不认识,能明显体会到林a配狂飙的持球感。只可惜我是下定决心不用狂飙了的。

许昕作为老板平时经常能在店里看到,只可惜这几天许昕在打乒超不在这边。但姚彦还是可以见到的。因为球馆管理不严密,本来只买了一个小时的我们愣是打了两个多小时才走,算是尽兴了。中途有一段时间我背对门口,对面那个小哥突然特别激动,说是看见姚彦了。我一回头,她进屋了。然后陆陆续续等了一个小时她才出来,冲上去要了个签名,然后被工作人员轰走了。我想平时他们应该不是这样的,可能只是那天有一个夏令营活动,我过去打扰到他们了,这点我确实有点突然。

回程已是下午两点,不紧不慢赶到虹桥站,坐上高铁,打开笔记本,宣告此次旅途的结束。

 

如果说让我总结这一趟旅程,我觉得没有比“量身定制”更好的形容了。去过很多次上海的我对那些著名景点没有什么胃口,但上海作为一个汇集全国乃至世界纵穿古今文化交通之地,能从多种方面满足我对“旅行”两个字绝大多数理解。

说到旅游景观,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自然风光,或是文物古迹。但我认为,作为一个游客,去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理应体会到当地最具有特色而与众不同的气息,无论古今。如今的上海,正是“开放”“包容”“年轻”的最佳诠释。因此,我这一趟行程大概也能称得上因地制宜了。

属于我自己的第一次旅程,有兴奋,也有感动。有不顺的事,也有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如是,可谓之量身定制。

上海旅行(崩坏三嘉年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