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前世姻缘今生定,女子千里寻夫终于破镜重圆!

宋朝时期,有一位来自浙江,姓赵的公子,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有一天晚上他去朋友家赴宴,路过一间院子时,看到一位女子长得非常美丽,貌若天仙,她站在门边,眺望着远处,仿佛是在等什么人。
赵公子正准备仔细看看她,前面突然来了一群骑马的人,那位美貌小姐就赶紧关上门回院子,赵公子也因为急匆匆的赶时间,没来及上前询问那位姑娘的姓名。
宴席结束后,天已经黑了,他在返回途中再次路过那间院子,忍不住又往大门看了看,但是此时那间院子已经大门紧闭,寂静无声了,突发的好奇心,促使赵公子绕着院墙走了一圈,想看一下有没有后门,果然在走了几十步后,就发现有一扇紧闭着的小门。
赵公子心想着:“白天看到的那位美人,就在这间院子里住着,如果能有机会让我再见一面就好了。”他意犹未尽的回想着那位姑娘的绝世容颜,正准备依依不舍的离开,这时,突然有东西从院子里抛了出来,差一点砸在赵公子的头上,他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瓦片,此时正是皓月当空,光如白昼,只见那块瓦片上写着六个字:“夜间在此相候”。
赵公子觉得事有蹊跷,又仗着几分酒意,笑道:“不知道是什么人要偷偷约会吧!那我就耍一耍他!”他抹了点墙上的石灰,在瓦片背面写上:“三更后可出来。”又扔回了院子里;然后又走远了几十步,想看看会有什么动静。

一会的功夫,一个年轻男人走到院墙边,低着头寻找什么东西,找了几圈但是好像没找到,只能叹了一口气,转头就走了。
赵公子躲在暗处看清楚了,这个人就是来赴约的,只是不知道院子里是什么人,肯定还会有人要出来,他决定等着看个明白。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三更【半夜十二点】,月亮依然高挂在天上,赵公子的酒意已经散尽,但是强烈的困意来袭,忍不住伸起懒腰,打起了呵欠。
他自嘲道:“我真是个八卦的人啊!困了都不去睡觉,还等着看别人的闲事。”正准备回住所休息,忽然听见那扇小门打开了,一个看起来身姿娉婷的女子悄悄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一个老妈子,身上背着一只竹筐。
赵公子走上前几步,仔细一看,正是白天见到的那位美貌女子,那女子看到有人走过去,也没有躲避的意思,反而直接迎上前去,走到跟前看到赵公子的脸,她才吃了一惊的叫道:“不是!不是!”然后转头看向老妈子,那老妈子揉了揉眼睛,走上前,盯着赵公子仔细看了看,也叫着:“不是!不是!快回去。”
赵公子却抢先一步拦在门边,道:“还想回去?你是正经女孩子家的,竟然三更半夜出来和别人约会?这样做合适吗?我要是把消息传出去,让你的丑事被人知道了,你还怎么做人?你全家的脸面往哪搁?不过既然遇到了,就算是有缘分,你不如今天就跟我走,我是来参加考试的举人,也不算辱没了你!”
女子一听这话,吓得瑟瑟发抖,顿时泪如雨下了,但是也无可奈何;老妈子倒是个醒目人,提醒她道:“如果这丑事传出去,的确是不得了,你可承担不起这后果呀!既然这位官人是个举人,小姐你不如就跟着她去吧!现在没别的办法了,等会天亮被人看到,那就真了不得了。”
女子还在那哭哭啼啼,赵公子拉拉扯扯的把她带到了自己的住所,安置在楼上的一个房间里,那个老妈子也跟着过来伺候她,等女子的心情稍微平复一点后,赵公子就询问起她的个人信息。
女子道:“我姓曹,父亲去世的早,是母亲一个人把我拉扯大的,因为是独子,所以非常疼爱我,她找了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人家,准备把我许配过去,但是我有一个姑姑的儿子,从小和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所以一心想要嫁给他的,这个老妈子是我奶娘,我让奶娘联系了他,和他约定好,以扔砖瓦为号,一起私奔。他也扔回了砖瓦,叫我三更出来,但是等我出来的时候,看到的却是官人,这是为什么呢?”
赵公子一听哈哈大笑,他把刚才捡到瓦片,又故意戏耍着扔回去,以及看到一个男子寻找东西,没找到又离开的事,说了一遍,女子叹了一口气道:“那就是他了。”
赵公子继续笑道:“看来是我够幸运才撞到的,这不就是五百年前定下的姻缘吗!”女子虽然无奈,但是看着赵公子的条件也不错,只能从了他,因为刚认识,新鲜感和激情都在,所以小日子过得恩恩爱爱,有滋有味。
考试完到了发榜的日子,赵公子没有考中,可能因为把心思都放在了女人身上,无心学习了吧!反正有美女陪着,他也不在意考中没考中,钱花完了就找那个女子要,因为老妈子出门时候背着的竹筐,里面都是满当当的金银财物,本来是留着私奔跑路用的,现在倒是便宜了赵公子。
男欢女爱的小日子一晃过了几个月,赵公子竟然忘记了回家,他的老父亲在家日盼夜盼,不见儿子回来,就拜托京城的朋友打听一下,结果得知:“你儿子的住所有个女人一起住,日子过得爽歪歪,哪还有心思想回来呀!”
老父亲一听,气得血压飙升,立刻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书信,安排两个管家,快马加鞭的前往京城找到赵公子,敦促他马上回家,不得有任何延误。
赵公子不得已,只能忍痛和女子道别:“事出无奈啊!我只能先回去,如果有机会,再回来找你,或者,我和父亲商量好,接你回去,不过暂时还说不准,你就和老妈子耐心在这里等着我消息。”两人含泪分手道别。
赵公子回到家没多久,他父亲升官要调任到福建,举家迁移了,因为一时不方便,他也没写信告知女子这个消息,只能跟着父亲和家人一起去了,但是在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是会想念起远在京城的情人。
那女子和老妈子就一直住在赵公子安排的公寓里等候着消息,所带的财物已经用得七七八八,而赵公子却一直没有消息,女子就让老妈子打听下自己家里的消息,想着实在不行就回家,继续和母亲一起生活。
谁知一打听噩耗传来,女子的母亲因为找不到女儿,整天以泪洗面,伤心欲绝,结果积郁成疾,得重病死了;而她那个青梅竹马的姑姑家儿子,因为她的突然失踪,导致被人说闲话,干脆一气之下,远走他乡,了无音讯。
女子一听这消息,放声痛哭起来,她和奶妈商量着:“现在这里已经没任何依靠了,京城到浙江也不远,不如趁着还有点钱能做盘缠,我们去他家里找他!”随后,就让奶妈雇了一条船,前往浙江。
船行至扬州的时候,她们的盘缠已经花完了,而那个老妈子因为年纪大了,感冒受风寒之后,一病不起,女子只能干着急,哭哭啼啼,却又毫无办法。
看官老爷们应该都知道,扬州自古就是繁华之地,小学生课本里的诗都有:烟花三月下扬州。从古到今,有钱的富家子弟,达官贵人,公子王孙,有机会都喜欢来扬州这地方消费放松一下,既然有消费,那就容易催生第三产业,你懂的!
大街小巷里的老鸨子,媒婆,看到一位美貌姑娘在哭,都围过来询问原因,女子就把遭遇告知她们:“从京城来,到浙江寻夫,半途中奶妈病死了,盘缠用完了,没办法了,只能哭。。。呜呜呜。。。”
人群中有个老婆子道:“怎么不去找苏大商量一下呢?”
女子问苏大是什么人?那老婆子道:“苏大可是个好人呐!专门帮人做好事,为人民服务的呐!”
女子一时慌乱,竟然失去了基本的逻辑思考和判断能力,出口便道:“那能麻烦给我介绍一下吗?”
老婆子去了,没一会功夫,带来一个人,那人来到船边问明情况,随后叫来几个人,把老婆子尸体抬上岸埋葬,结算了船费,接着对女子说:“收拾东西!先到我家里住几天。”一顶轿子把女子抬走了。
女子见这男人做事体面,料想也不是什么坏人,而且当下无依无靠,想找个地方安身,只能跟着他了。
看官老爷们可知这苏大是做什么的?真的是做慈善的好人吗?屁!
这人就是个流氓痞子,给人当打手,养娼妓,接待嫖客,是这一片烟花地的地头蛇,一名资历丰富的老龟公。

轿子抬到家,就有几个浓妆艳抹的女人出来迎接了,女子一时间非常尴尬,但事已至此,都由不得她了。
从此之后她改名叫苏媛,在这片繁盛的烟花之地当起了一名娼妓。
话说那赵公子跟着父亲调任,在福建生活了两年,又回到了浙江,正好赶上朝廷开考,他赴京应试,途径扬州的时候,扬州的一位地方官是赵公子的同乡兼朋友,置酒款待他,赵公子赴宴,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之间,有官妓入屋敬酒,只见其中有一个人,总是在不断偷看赵公子,赵公子也注意到她,仔细一看,发觉怎么那么像京城的那位曹氏女子?
于是,赵公子就询问身边人,那女子的姓名,但不是她;再仔细看,越看越像,酒喝到一半,苏媛捧着酒杯上前劝酒,两人这才贴着面的仔细看清楚对方了,但是苏媛不敢说出来,一瞬间,曾经的欢笑悲伤与美好都涌上了心头,情难自禁,忍不住两行眼泪从面颊落下,掉在了酒杯里;赵公子也知道就是她了,落泪道:“我就感觉很像你,原来真的是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女子就将自己的全部遭遇,告知了赵公子,赵公子听完大受震撼,他感觉非常惭愧,对不起眼前的女子,随即他推辞身体不适,不能喝酒了,就提前离开酒席,并且把女子带回自己的寓所,两人同床共枕,各诉情怀,重温旧梦。
第二天,赵公子就托自己的地方官朋友,追究苏大逼良为娼的罪名,还洗脱了苏媛的乐籍【官妓的一种身份证明】。
后来女子嫁入赵家,为赵家生了儿子,赵公子后来也官至尚书郎,许多年之后,面对着满堂儿女,赵公子会回想起,他捡起瓦片写上字扔进院子里的那个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