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泰拉秋叶谈 · 二】将进酒 人物赏析:刘二

2022-02-03 23:46 作者:Giraffowl_隔热服  | 我要投稿

借一叶秋色,品天地萧萧。

欢迎来到久违的泰拉秋叶谈。

今天我们不聊神鬼,不聊英雄,来聊一个没专用立绘、没名字标识的小人物——就像《覆潮之下》的铁皮那样,以小见大的角色——刘二。

一方面,刘二这个角色本身就很有趣,而同时,在表达上刘二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要是什么都懂,我也当掌柜啦。——刘二

愿意出来走镖的,又有哪个会怕事、会怕死?但随着时间流逝、年龄增长,不只是身上的伤痕,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回忆也在增加:铺天盖地的天灾、荒野的苦难、劫匪的伏击、仇家的追杀。出来走镖的,虽然不怕,也没有几个是想死的。如果能有更安稳的工作,又有多少个镖师愿意一辈子过着把头别在裤腰带的生活?


十年前的雨夜对行裕镖局是一个关键节点。

暴雨、荒野、一整个晚上,行裕镖局的镖师们被数倍于己的劫匪追了两百里地。一路上精神紧绷、草木皆兵。弟兄们死了,货物也丢了,尽管杀了回去、给兄弟们报了仇,但又如何呢?且不说人死不能复生,生活继续往前看,如此一份大单子黄了,行裕镖局即便名震一方,这无疑也一场重大打击。

从那以后,镖头郑清钺开始逐渐发展其他业务,用镖局这些年来的积蓄作为启动资金,做起了客栈茶楼生意。而刘二,作为曾经的镖师之一,也转行当上了客栈伙计。


虽然关于刘二的信息不多,但也有可以推测的。首先,他应该是备受镖头郑清钺信赖的手下,虽不是资历最老、能力最强,但他想必也是镖局的核心员工之一。

武艺上,刘二当年和尚冢一起出生入死过,如今也能看清乌有旁门兵器的门道。而且在挑夫尚冢找上门的时候,尽管刘二性格上很不想和“尚大哥”动手,但如果真要为了传统规矩,必须要和尚冢交手,他也是不虚的。

能力上,郑掌柜手下这么多客栈茶楼,肯定不能总是待在最老的行裕客栈。当郑掌柜问起最近业绩时,他找的就是刘二。刘二感觉像一个大堂经理,郑掌柜不在的时候,他就是主事的。把最早、选址最佳的的总店托付给刘二,由此可见,刘二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都是深得郑镖头信赖的。

虽然刘二一副不思进取的样子,开拓业务可能难,但守成还是有余力的。若不是最近渡口那边摆了几次宴,业务量可能依然还是行裕客栈保持冠军。



开篇第一幕(不算杜遥夜和郑掌柜的无立绘对话),就是刘二在开门前和郑掌柜插科打诨。

被问起为什么最近业绩和新店差这么多,刘二马上眉飞色舞地解释起来,“哎哟喂,您别站着说话不腰疼。”然后又是先前行裕业绩怎么领先,又是对面这几天排场怎么大,最后又打上感情牌放低姿态:“您可不能搞隔代亲,有了孙子忘了儿啊。”

一套组合拳下来,抢着把掌柜的话都说了。毕竟,“真等您说出口,那不就全完喽。”突出一个皮。


郑掌柜也没有太在乎,感觉就是随口说说。只不过,刘二随口又抱怨道,运气不好,遇不上贵人。

刚刚被抢话了,郑掌柜在言语上自然没有吃亏退让的理由的,逮住这个点,又开始大哥对不长进的兄弟的说教:什么运气都是虚的,贵人靠的是眼力,别下班就想着打牌,学着点。

郑掌柜也是一套一套的,想必不是第一次说了。刘二也是听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也不反感,就是听着,甚至郑掌柜中途停下来时,他还会反问:“咋不骂了?”

客人来了,快迎客呀!

刘二打了个哈哈,然后很自然地进入营业模式。


开篇第一幕,刘二的形象就已经很醒目了:说话做事很大方,有点贫嘴,心态平和,只求安稳度日。随后仍有更多片段继续丰富刘二的形象。

而且,他和郑掌柜看上去并没有很明显的地位差异,只要对方话语上漏了破绽,他们都不介意给对方贫几句,或者说教一通。这显然是远不止上下级的关系了。



规矩和人心

因为老鲤的打探,再加上逼问过小辈,挑山工尚冢意识到,那个夺走他十年安宁的酒盏又出现了。整整十年了,再加上又是那个酒盏,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尚师傅想要了结这一切、给自己一个交代、给镖局一个交代,所以找到了刘二确认情况。

见到尚冢,刘二第一反应是:“哎呀要下雨了,回去收衣服。”转身就走,装着没看见。然而尚师傅不依不饶,直接挡在刘二面前。面对尚冢的坚持,刘二也只能继续劝他别纠缠,快点走了就当没见过。为什么刘二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这就开始和这次故事的核心矛盾连上关系了——忠与义,规矩与反抗规矩的人心。


十年前押送酒盏的时候,因为郑镖头的失误,押送的货物丢了,尚冢的儿子和兄弟也死了。不止如此,如此忠义皆失的情况下,郑镖头之后竟然选择 “逃避”作为镖局一把手的责任,把工作重心从镖局转移到餐饮业了。

尚冢心生怨念,于是“暗算”了郑镖头。而且当时尚冢也没说清个所以然,按照规矩,他被视为了叛徒。

而遇到叛徒,按照规矩应该将其抓起来,并按规矩处罚的。然而,作为人、作为一同出生入死的伙伴,大家都理解尚冢;更何况郑清钺不但没什么大碍,他自己更是最惭愧、最体谅尚冢的人,尚冢的指责他完全认同。

如果不是要为活着的兄弟某一条走镖之外的后路、如果不是要把兄弟的遗孤,杜遥夜,拉扯大,郑掌柜以死谢罪也在所不惜——这不就是如同梁洵一般:如果这次阳奉阴违伤害了尚蜀人民,梁洵也同样表示,在以死谢罪之前,要“苟且偷生,亡羊补牢”。(在上一个视频里,我是理解不准确了。)

所以,出于人心,没有人严格执行规矩。只要郑掌柜不上山,尚冢不进城,大家就当无事发生。


所以,这次尚冢出现在刘二面前,就相当于逼着刘二直面这个忠义难题了。考虑到刘二的个人情况,这个问题更是难处理。因为尚冢是他救命恩人,而且,他的信念是以和为贵、和气生财。

挑山人    我问你他是谁?

……

客栈伙计    我还是不能告诉你啊,尚大哥。

挑山人    刘二!当年是谁把你从火里救出来的!?

客栈伙计    我不能说。

挑山人    ......和那只酒盏有关,对不对?和十年前那只酒盏有关,对不对?

客栈伙计    你——

挑山人    ......看来是了。

刘二最后的坚持,也就只能是沉默,至少不能亲自说。只不过,尚冢早已逼问过年轻学徒,他已经得到想要的信息了。


忠义两难 和 事在人为

郑掌柜   旁人总以为自己什么都看得明白,但人与人之间的共情终归是有限的。

郑掌柜   我心里也清楚怎么做才对,什么叫“有必要”什么叫“没有必要”。大道理嘛,谁都懂。

郑掌柜   只是偶尔,人情还是不讲道理的。

郑掌柜回来摘下了刀,刘二完全明白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了,但他又能说些什么呢?他先是怪尚冢一根筋,又是说尚冢不会伤害杜遥夜,其实都是在拐着弯地劝掌柜——

前者的弦外之音便是:“别跟尚冢那个一根筋的大老粗计较那么多啦。”后者的意思则是:“其实不去理尚冢,他也不会带来什么危害,他不会伤害杜小姐的。”

但到了这个田地,还能劝得住吗。如今酒盏在尚冢手里,于公于私,郑掌柜都要赴约。刘二也知道劝不住,但还是要说说。没准,万分之一的机会,掌柜的就顺着这个台阶下来了呢。


郑掌柜提刀走了,手下小辈来到行裕问刘二掌柜的去向,心神不宁的刘二也只能随口糊弄一下。

街头青年    咋回事,哪家店都找不到掌柜的,终于想通了,回家享清福了?

客栈伙计    但愿吧。

街头青年    ......咋了刘二,心情不好?

客栈伙计    好,好得很。

客栈伙计    怎么不好?

……

街头青年   ......有一种江湖高人隐退的感觉?那现在他带刀出去做啥?

客栈伙计   切菜吧。切了这么久的菜了,掌柜的也就会切切菜了。

街头青年   无聊哦。

客栈伙计   那咋的,切那么多年菜,还能变厉害不成?

刘二最后的这句“还能变厉害不成?”真的让人唏嘘。本来武力相去无几,当年的郑镖头变成如今的郑掌柜了,怎么可能赢得了尚冢?郑掌柜怕不是一心送死罢了。

刘二虽然和这段恩怨没有直接关系,但他是最接近事件中心的旁观者了,他对所有细节和道理都很清楚,但也同样清楚郑掌柜的那句话——“只是偶尔,人情还是不讲道理的。”因为看得最清楚,所以最无奈。

尚师傅的怨,和杜掌柜的悔,他们互相最明白,也最体谅。但那终究不是靠沟通和体谅就能化解的。



然而,尽管无法化解,但却也不是一定要以暴力终结。杜遥夜作为他们两人共同兄弟的遗孤、二人唯一共同关心的对象,成了唯一破局的突破口。面对任性的二老,杜遥夜以更加“不讲理”的“任性”妨碍着他们——

杜小姐   所以,今天我便是要告诉你们——

杜小姐   ——镖局也好酒馆也罢,迟早是要姓杜的。

杜小姐   麻烦二老,不要现在给我找麻烦。

最后更是以自己的生命逼二人停手。

又或者说,尚冢和郑清钺本来都是想装着使出杀招,然后在最后关头收手,从而以自己的死成全对方。郑掌柜想以自己的命赎当年不忠不义的罪,并结束这持续了十年的悔。尚冢则想以死摆脱自己放不下的怨,同时按照镖局规矩,对当年的“背叛”负责。

然而,为了避免伤到突然介入的杜遥夜,他们被迫提前收手——既然能收住,就表明之前杀招的架势都不过是装的。

郑掌柜    如果两个人想杀了对方,这不是一件多复杂的事情。

郑掌柜    可如果两个人都想被对方杀死......

挑山人   那我们该省省力气,不然矫情。

您二位老人家已经很矫情了 _(:з)∠)_


最终,一人退一步,一个退位,一个离开家乡。心里即便不能完全忘怀,但心结总算是解开了。这可以说是非常王道的武侠展开了。

人心就是这么不讲理的结下矛盾,同样,也就这样不讲理地放下了。



让郑掌柜和尚师傅如此困扰的,是规则和责任的束缚以及他们对规则和责任的坚持,不过,规则到最后依然是他们的共识。

郑掌柜     镖局的规矩,上了酒桌不许谈恩怨,反正我就在尚蜀等你。

接下来,是年轻一辈的故事,他们对现有规则的顾虑就没有那么大了,并不会止步于刘二那种,“打个哈哈、装着看不见”的程度。杜遥夜对规则的反抗、属于她自己的忠义两难还有待展开——

下一站,玉门!


至于刘二……没有无谓的死亡,他悬着的心应该也能放下了吧。最后虽然没有给他一个镜头,但我们不难想象他的反应。之后大概继续当一个“得过且过”的快乐店小二吧。



总结

写神、写鬼、写官、写侠,到头来,写的还是人的故事。而这次《将进酒》中,抛开岁兽、官职、源石技艺,同样如此,无论是梁洵、宁辞秋、左乐,还是行裕镖局,写的都是一个忠义矛盾。


忠,是指对现有规则、责任的忠诚。

义,则是对个人朴素道德情感的坚守。


前者生长统一、集权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社会里,完整而扎实的规章制度塑造着人们的高效安稳的生活,是值得被维护的。

然而,既然规则是人制定的,那就必然有不完美的地方。在规则不完善、不合理、或者触及不到的地方,就形成了江湖、武林,并锻炼出替天行道、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他们以朴素的道德观和正义感来形成对现有规则的补充。

当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江湖中也形成了稳定势力、有了规则,体制内也萌发出颠覆性的力量和血性。矛盾越来越复杂,情感愈来愈细腻动人。

落到《将进酒》的故事,我才疏学浅,说不清这有没有在文学史上为这个问题添上独特的一笔,但至少,作为读者,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和一众鲜活的人物。

至此,这次新年活动的赏析杂谈,也就差不多了。


【泰拉秋叶谈 · 二】将进酒 人物赏析:刘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