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应仁之乱”期间,西军搞出来的“西阵南帝”究竟是什么?

2023-10-19 12:34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应仁元年(1467年)爆发的“应仁之乱”被后世公认为日本战国时代的开始,日本三岛从此陷入混乱之中。而“应仁之乱”本身也很乱,出现了不少奇葩事。比如山名派西军在“应仁之乱”期间就搞出了一个所谓的“西阵南帝”。这又是这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

镰仓时代后期,日本天皇家族分裂为“持明院统”和“大觉寺统”,围绕天皇之位争斗不休。镰仓幕府介入调停,建立了所谓的“两统迭立”,即“持明院统”和“大觉寺统”的成员交替当天皇。然而“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不愿传位给“持明院统”,这也是后醍醐天皇积极倒幕的原因之一。

镰仓幕府灭亡后,后醍醐天皇成为幕府时代唯一对全日本都有最高实权的天皇。然而后醍醐天皇推行的“建武新政”严重损害了武士阶层的利益,武家领袖足利尊氏起兵造反。建武三年(1336年),占领京都的足利尊氏建立了室町幕府,后醍醐天皇则逃往京都以南的吉野山。

因为逃往吉野山的后醍醐天皇依然自称拥有“三神器”的合法天皇,所以足利尊氏拥立“持明院统”的丰仁亲王为天皇,是为光明天皇。于是日本出现了京都的光明天皇(持明院统、北朝)和吉野的后醍醐天皇(大觉寺统、南朝)并立的格局,日本历史正式进入日本南北朝时代。

经过几十年的对抗,南朝逐渐落于下风,北朝的优势越来越大。明德三年(1392年),南朝交出“三神器”,正式向北朝投降,南北朝统一,室町时代开始。不过因为南朝是通过谈判主动投降而非被北朝出兵灭亡,所以地方上有不少亲南朝势力,室町幕府无法将其彻底清除。

另一方面,南朝主动投降的原因之一是北朝承诺在南北统一后按照“两统迭立”继承天皇。然而南北朝统一后,北朝天皇在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支持下背弃承诺,废除了“两统迭立”,导致“持明院统”垄断天皇位至今。北朝和室町幕府的背信弃义自然让一些南朝分子非常不满。

从南北朝统一开始,亲南朝分子就一直在搞事,要么针对天皇和室町幕府发动政变和叛乱,要么在幕府控制力较弱的地区建立据点,目标都是“复兴南朝”。后世将一系列以“复兴南朝”的事件或者叛乱统称为“后南朝”。直到日本战国时代开始,室町幕府都没能彻底消灭“后南朝”。

“应仁之乱”初期,以山名宗全为首的西军节节败退。天皇、幕府将军足利义政、足利义视、足利义尚都被以细川胜元为首的东军控制。这样一来,西军失去了号召各地大名的“旗号”。虽然将军的弟弟足利义视叛逃到了西军并自称将军,但西军的“大义名分”还是比不上东军。

巧合的是,随着室町幕府大乱,一个自称南朝后裔的人(史书没记载他们的姓名)在纪伊和熊野起兵造反。病急乱投医的西军就拥立这南朝天皇的后裔为天皇,打出了“复兴南朝”的旗号。出于各种原因,这个南朝后裔的身世来源、本名和天皇名号都没有在史料中留下记载。

正因如此,后世将这位被西军拥立的“南朝天皇”称为“西阵南帝”或者“新主”。“应仁之乱”结束后,“西阵南帝”也被西军抛弃,下落不明。有意思的是,“西阵南帝”是史书中最后一次可信的“后南朝”活动。“后南朝”此后便在相对可信的史料中绝迹了。

“应仁之乱”期间,西军搞出来的“西阵南帝”究竟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