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低配手机成了伪概念吗
高价低配手机成了伪概念吗 回收宝发布了名为“2020年高价低配手机盘点”的榜单,矛头直指市面上带有“高价低配”性质的智能手机,可谓是把中国智能手机圈都得罪了一遍。然而向来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却对榜单产生了质疑。
原因在于,市场上确实存在过“高价低配”的手机,但今天买卖双方对这些产品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 #硬件
除了芯片,智能手机还有什么值得关注?
四五年前的智能手机市场,手机性能受制于芯片性能,中高端旗舰机之间性能差异明显。存在低性能芯片通过软件优化,让手机使用提升到旗舰机的水平的做法。
现在SoC的性能提升出现“边际效应”,给智能手机带来的整体体验提升越来越有限,或者说“感知不再明显”。
同时业内出现了提升手机使用的其它手段,例如高刷新率、高功率快充等技术。通过非SoC部件的强化,也是可以让智能手机的综合体验获得提升,甚至让中端机比旗舰机更好。
这一行业潮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大家达成了共识:屏幕、相机、设计都需要花费成本,他们也是构成手机整体价值的重要因素。
没有“高价低配”,只有“愿买愿卖”
今天,网络媒体更加发达,产品对比、购买渠道变得丰富,信息的流动也更加透明,如果手机厂商执意要推出“高价低配”的产品,那么最终的下场就只能是黯然退场。
由于“细分市场”的理念被提出而且得到认可,,这时候如果你觉得一款产品“价格偏高”、“高价低配”,那么多数情况下只是“你不是它的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