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列宾美院图形系教师亚历山大·扎斯塔夫斯基个人展

2023-08-08 05:59 作者:列宾美院雕塑助教Lena  | 我要投稿

贴个up写的一篇当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关于这个展览的小评论文。原文写的俄语的,直接谷歌翻译不改语法了,大家将就大概看一下吧。

和作者交谈完以后,感觉作者取神话这个名字的理由其实很牵强,他自己都有点懵叉叉。让他解释一些东西他也有点点懵,能理解,这就好像为什么那道经典语言阅读题蓝色的窗帘是蓝色的。所以他解释了很多技术上问题,而不是艺术评论家们爱听的那些文邹邹的玩意儿。

所以啊,评论家说好的东西不一定好,要讨厌你的同行说好,才是好。

正文:

亚历山大·扎斯塔夫斯基的展览名为“神话”,让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参观者感到有些困惑。 但随着对所有作品的熟悉,他们明白这是一次独特的创作活动。

艺术家的声音很轻、很深、很沙哑。 在与艺术家的交谈中,可以了解到他对待自己的作品非常认真和负责。 从他的声音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他在作品中所投入的精神世界的深度。 乍一看,《神话》明明是一组儿童玩耍的系列作品,但画作的色彩效果却很暗,尽管艺术家使用了大量荧光颜料。 有些画作被紫外线覆盖,产生特殊效果。

这种鲜明的色彩和暗色调的对比会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对比感。 艺术家画作中的每个人物都具有个性和性格,这使得他的作品独一无二,令人难忘。

很多艺术家在创作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创造这种效果是为了什么,很多时候是艺术家与生俱来的直觉、潜意识和第六感。 绘画不仅仅是神话的展示,更是对著名故事的重述或诠释。

荧光色很难拾取,上次在图片中看到大量荧光色是在I. Gluzunov的照片和来自Gluzunov艺术学院的A. Shanin的作品中。

与扎斯塔夫斯基不同的是,I. Gluzunov的画作中他使用了与其他颜色混合的荧光颜料,而扎斯塔夫斯基则直接大面积使用。 在绘画时,扎斯塔夫斯基表示,他会使用不同颜色的眼镜来测试自己的画作在不同颜色镜片下的效果。 而且,在绘画完成之前,作者并没有直接用紫外线灯看绘画的效果,而是在绘画完成后进行检查,然后在局部添加细节。

值得注意的是,扎斯塔夫斯基 使用的荧光颜料并不是直接从商店购买的,而是作者自己混合的,因为他希望颜色干燥后具有哑光质感。 为了让画作达到他们心目中的效果,艺术家总是需要付出很多的报酬。

扎斯塔夫斯基可能并没有完全解释他为什么那样画或者为什么他选择这种特殊的颜色。 因为他画得越多,他能向我们展示的内容就越多。 作者不需要用嘴表达任何想法,一切都在他的笔下陈述。 同一张图片在艺术家、观众和评论家眼中有着不同的意义:“一千个人心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

扎斯塔夫斯基的作品风格和展览名称“神话”营造出一种赛博朋克效果,让观者深思。 这些画作会唤起观众不同的情绪,从明亮到黑暗,再到恐怖,每个人都能从其中看到不同的东西。 那么,我们的童年印象是什么呢? 明亮的? 放松? 黑暗的? 还害怕吗?

列宾美院图形系教师亚历山大·扎斯塔夫斯基个人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