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迷信!最近b站有人用推背图分析未来世界格局!
谶谣是制作者根据自己对未来的感受而编制出来的预言,作出的预言理应是模糊的,大致的,宽泛的;而《推背图》从唐朝到清朝,似乎每图中的。这反而是可疑了。现今发现的《推背图》版本,被发现有七八种之多。如永乐四年(1406)姚广孝作序的手钞本、清抄彩绘本、清末石印本等等,不同版本的内容甚至不同。如姚广孝作序本的第3象与清抄彩绘本、金圣叹批注本的图、文内容均不同。这些版本,越是时间早的,就越简单,准确率也越低。如今人们所谓准的版本,是指金圣叹批注本。
这说明,《推背图》是在历朝历代不断被人为修改的。比较明显的证据是,从明末的事件开始,每象之间的时间跨度明显缩短,这时间跨度像是中学历史课本。所以,此书的本质不是预言未来,而是在讲过去故事。从金圣叹的生平来看,不可能批注过《推背图》。他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年(1608),“壬戌之夏,得一抄本”是1622年,“癸亥年人日金喟识”则是1623年。且不说十五六岁的金圣叹是否有能力批注此书。当时,李自成还未灭明,清军还未入关,他不会对第32象和第33象的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作出评语,而且说“证已往之事易”。况且,皇太极定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也分别是在1635年和1636年。这显然是后人的伪作!
从音韵学也可以分析出,《推背图》的押韵可以证明绝不是唐朝的。我们可以通过诗词分析出用韵的历史层次和方音特征。《推背图》不但不符合《平水韵》韵例所反映的语音年代,而且混乱到各个年代都有。如第1象押“夷、奇、机”(《广韵》韵部分别为支、脂、微),这是中唐后特征;第2象押“实、竭”,(《广韵》韵部分别为质、薛),这是两宋特征。只在两宋或者宋以后出现的用韵现象不是一般的多,后面甚至还出现了明中期后才有的语音现象,越往后时代越近。第22象居然押“南、干、安”(《广韵》南为m韵尾,干安为n韵尾)
从图文的细节来判断,《推背图》也不会是唐朝的作品。第39象预言“日本侵华”,“旭初升,人都哭”,比喻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强大,中国人都在哭泣。此乃典型的民国思维,只有民国人才会把“旭日”比作日本;在古代,日代表帝王,就像成语“天无二日”说的那样。
综上,《推背图》不但不是唐朝的作品,而且还是历朝历代人不断修改的作品。现在流行假托金圣叹批注的《推背图》,基本可以确定是民国年间才成书的。它的内容在清末后也是语焉不详,不知所云。
最近b站有人用推背图分析未来整个世界的格局,请大家不要相信!



这个up主同时相信极端的西方伪史论,认为中世纪之前的欧洲历史全部是伪造的,包括各种战争都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