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次欧系皮柄的改造
一直对哥特系皮柄比较心水,在收据了些资料之后着手改造:

先简单梳理一下结构问题,其实这个结构多少比想象中略微复杂


知晓结构后,开始准备材料:

这里用的植鞣革,根据pj大佬的说法,皮子的厚度在0.8-1.3毫米之间,这里取平均值,1毫米左右的植鞣革
处理的剑因为一些原因没能用钢训练剑,用的bf的随身剑.至于钢训练剑的处理以后肯定会再做...
去除原有柄系,保留

在柄上缠好缝纫线
因为买不到亚麻,暂且用这个代替了...
如果用钢训练剑的话,柄的结构或许是木,当然也有非天然结构的,如果是pr那种木结构的话,这一步的目的或许有提升柄的结构的效果...不过究竟是如何还得进一步探究

然后裁取皮子,以配重球到护手的距离为长度,略大于柄的周长为宽度为基准
这里裁了个长方形,仅仅是为了方便而已
接下来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皮子会包袱住多余部分,为了让被包的部分不那么明显,要把被包和包在上面的皮子进行打薄


之后是...煮皮子...确切说是温水浸泡

要注意的是水温太高会让皮子蛋白质变质而硬,不可使用
之后开始包皮子,先在皮的反面涂上胶,略干后贴上去,再利用草绳(或者其他的织物)一层一层裹紧


中间的那个“突”是在缠了缝纫线的上面用原来的柄系做的结构
因为包上的皮薄,所以这个形状应该是可以随着下面垫上的东西的形状变化的
之后等待皮子干,干后取出表面的草绳,用蜡反复打磨后就完成了
当然其实最好在去做染色和皮革加固...但目前还没条件就是了....



大致如此,下次准备再去探究雨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