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镇江都天庙炮台的最后时刻

2023-05-27 19:42 作者:西津旅程  | 我要投稿

镇江都天庙炮台,位于焦山北侧千米左右,原在江对岸。其与焦山、象山、合山炮台的20余门大口径岸炮,共同构成了长江焦山水道的火炮封锁线。上世纪50年代,炮台旧址因大洪水及江岸形态变化沉入江中,现已演化为南岸焦山江滩。

抗战前,炮台装备有2门230毫米炮、4门150毫米炮,皆为“清末遗老”。

1937年,日军在沪宁线作战期间并未对此掉以轻心。而是派出其95式陆上攻击机,对该处设施进行了连续轰炸,致使炮台无力迎敌。

(下图为95式陆上攻击机。该型机只生产了8架,一架事故损失(先期轰炸镇江后返航台湾撞山),另有5架在37年底的一次火灾中毁于济州岛,其中必然包括参与轰炸都天庙的飞机)

目前可查的日军对都天庙炮台空袭档案有两份,分别是1937年12月10日与11日两天的行动记录,都属于当时的绝密级档案(军极秘)。

当时的镇江已经被日军占领(12月8日失陷),而都天庙地处长江北岸,镇江要塞守军渡江北撤后仍在据守。

象山--焦山--都天庙炮台相对位置

这是档案的封面页(当时的绝密文件)


这是档案中的作战过程图示

12月10日空袭作战行动图


12月10日都天庙炮台区域炸弹落点及攻击航线示意图


12月11日空袭作战行动图


12月11日都天庙炮台区域炸弹落点及攻击航线示意图


这是都天庙炮台的布局照片(日军占领后拍摄)


12月10日的攻击经过


12月11日的攻击计划及经过



档案内容简述:

日军作战部队为海军的第一联合航空队上海派遣队,其飞机由上海王滨机场起飞,都是在上午10点多钟出发,中午11点-13点间凌空,盘旋投弹数十分钟后返航。

参战机种为95式陆上攻击机,10、11日各出动3架。

投弹种类为:250公斤陆用爆弹、60公斤陆用爆弹。

投弹高度:10日为1700米,11日为1400米。

投弹方式:采用偏南-北向航路,编队投弹。两次均投弹46枚(250公斤弹6枚、60公斤弹40枚)。

中方回顾:

根据时任镇江要塞司令部参谋长王庚的回忆,12月9日中午,都天庙炮台曾经打退过一次日本海军舰艇。

10日中午,炮台遭到空袭,建筑基本全毁,炮台除守备部队转入江防阵地外,其余人员皆往高邮集中。

11日晨日军开始渡江作战,至下午5点左右上岸,都天庙及周边江防阵地丢失,守军退往施家桥。



这一资料也映衬了日军空袭的目的,即为扫除海军舰艇西进障碍,并为陆军部队由镇江北渡扬州做火力支援。

都天庙炮台在军事上的作用,也在此刻彻底走进了历史,最终没入江中。

注:日军轰炸镇江的航空实拍照片目前暂没有发现。下面这张日军96式陆上攻击机飞越南京中山陵的照片,可以大致还原当年日军飞机在南京镇江一带的活动场景。



镇江都天庙炮台的最后时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